2024-08-08|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文化地圖》閱讀筆記:說服人好難,網傳MIT表達方法在台灣不適用?

不知道大家這幾天在臉書上,有沒有一直被一篇「MIT教授談《如何表達》」的文章洗到?

曼報的作者 曼尼 Manny YH Li 整理教授60分鐘的影片精華,發文才不到兩天,就有超過九千次的轉發,堪稱近期的現象級知識分享文。

作為曼報長期的讀者與聽眾,我也第一時間就把這篇文讀了兩遍。

為什麼是兩遍呢?

因為老實說,我讀第一次,其實沒有深刻感受到為什麼這篇文會爆。又或者再限縮一下期待,我好像沒有得到「啊這超有道理,我怎麼沒想到」的東西

所以我還不死心地再仔細看一次。


今天這篇文,並不是要來談這篇文章,而是分享讀《文化地圖》第三章之後,我找到了自己會對這篇文無感的原因。

《文化地圖》第三章在談的是「說服的藝術」,套用在公司提案、演講簡報、上課教學…都能成立。他談的不是一套想說服人就要怎麼做的SOP,相反地,作者用豐富的跨文化共事經驗要告訴讀者,這件事「就是沒有唯一的SOP」


▋雖然都是西方人,美國人和法國人喜歡的「說服方法」大不相同?


《文化地圖》把說服偏好拉出一條光譜,左端是「原理優先」、右端是「應用優先」

以哲學教育著稱的法國,位於光譜最左端;MIT所在的美國則位於最右端。(各國分佈請看圖)

各國在說服光譜上的位置


兩者有什麼差異呢?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測驗,來感覺自己偏向光譜的哪一端。

以數學課為例,要學「公式和應用」,你比較喜歡老師怎麼教呢?

A.先花80%的時間講解原理的推導、驗證其普遍性,再花20%的時間把公式運用在解決具體問題。
B.先花80%的時間熟悉如何用公式推算出各個具體問題的正確答案,再花20%的時間理解公式背後的觀念原理。


如果選擇A.,那你就偏向「原理優先」的一端;如果選擇B.,那你就偏向「應用優先」的一端。

你可能又會想,這只是因為數學課最後要考試我才這麼選。

那也沒關係,可以把情境代換成工作中的情境,「原理」指的可能是數據解讀的過程、或是思考事情「為何這麼做」的原因探討,「應用」指的則是你發展出的策略或操作方法。


實際上,《文化地圖》中提到,每個人都能適應不同的論述脈絡,但還是會有個人的偏好,而這個偏好就是由文化、成長歷程所深刻影響的。


-


▋既然不論「原理優先」或「應用優先」大家都能接受,那我為什麼要注意這件事?


書中分別舉出了血淋淋的例子,讓人可以很深刻感受到用錯方法的影響。


▍〈例一:美國(應用)vs.德國(原理)〉


有個美國研究員威廉斯要對德國的董事們報告,他會前做了三個月的扎實研究,整理出詳盡的研究結果與建議策略。在報告時,他採用一貫的美式作風,直接切入主題,高效率地說明他的研究發現與建議。

結果,第一張投影片還沒講完,就有董事舉手提問:

「你怎麼得出這些結論?」

「你分析了哪些數據?你的方法是什麼?」

「你拜訪了哪些人?問了什麼問題?」

這些提問聽在威廉斯耳裡,就是對他的不信任、對他專業度的質疑。這讓他感受到攻擊,情緒作用下,開啟了自我防衛,當然也讓這次的提議案完全破局。

.

▍〈例二:法國(原理)vs.英國(應用)〉


法國人巴倫加入一個國際團隊工作,夥伴主要來自英國。剛開始合作時,有件讓他很生氣的事情——他的英國同事總是不看他的重要信件。

巴倫提到,這些英國同事都是電子郵件的重度使用者,但他們總是不看巴倫寄的信。

後來巴倫才知道,原來他每次因為事關重大,而費盡心思擬出敘述推理縝密的信件,在英國同事的眼裡卻變成:

第一段還看不出要做什麼,那應該不急,我就以後再處理吧。

.

由此可知,想要說服其他人,不僅跟訊息本身論述的力道有關,「如何架構論點」也會從根本上地影響聽者的觀感

有時候不是你講的內容不對,而是對方根本聽不下去。


-


▋都講歐美,那亞洲呢?原來~我們愛用奇葩的「喇賽溝通法」


很有趣的是,作者發現他本來的文化分類架構,沒辦法把亞洲國家放入

因為他的經驗中觀察到,亞洲人的論述「既不原理、也不應用」,乍聽根本就在瞎聊。(作者當然不敢這樣說,這是我帶有個人情感的加油添醋)

作者舉了幾個例子。當他提問了A,亞洲人舉手發言時,常先話家常、說起自己過往的經驗,彎彎繞繞到BCD之後,忽然來個回馬槍,提出對於A的看法結論。而這個論述方法,全場的亞洲人都聽得津津有味,也對結論十分認同。

作者還舉例一個實驗,請美國人和日本人去拍一張「人物照」,美國人拍出的照片通常是人物臉部特寫,而日本人則會把整個環境拍入。

美國人覺得日本人根本在拍風景照,日本人則辯護:如果不拍出背景環境,怎麼知道這個人是誰?他在做什麼?

.

我看此段落的理解是:

亞洲的對話很重視「脈絡補充」,或喜歡用一個情境氛圍去類比出自己的論點。

如果回扣開頭提到MIT教授談如何表達,他說「開場不要以笑話開場」,這個論點在美國重視「應用優先」的脈絡應該成立,但是在亞洲的演講中,可能就不那麼切合。

雖然,於我個人,實在不太喜歡拖泥帶水的敘述方式;

但也不得不承認,若自己從聽者換成講者的角色,在開頭、或論述中加入一些「好像相關又好像無關」的生活喇賽,確實能緩和現場的氣氛、平定自己的情緒,讓台上、台下呈現出一種「對頻」的共振狀態


-


▋對我的啟發:方格子和臉書的流量呈現兩極反應,原因難道就在這?


目前,我的日更計畫是同步在方格子和臉書發大致相同的文。

我觀察到,兩邊的流量會呈現極端對比

當我的文章在社群上有不錯的回饋反應,同篇文章即使經過小改後貼在方格子,流量通常還是會很差;反之,我在方格子上短短幾天觀看數就破萬、破千次的文章,在社群上可能只得到少少幾個讚。

必須先承認,我還不是一個專業的創作者,沒辦法精準找出其中的原因。

但我在猜想,或許「原理/應用優先」是兩邊讀者的差別

方格子的讀者們,可能更偏好閱讀那些我有把原理、邏輯脈絡推衍清楚的文章。而方格子的平台設計,也給了更大的自由度,來讓一篇長文被以容易閱讀的形式呈現。

相對地,臉友們在塗鴉牆刷到貼文時的腦力狀態,可能比較是「應用優先」的傾向,會更喜歡簡潔、明快的文章。

這只是我初步的猜測,我會再繼續觀察下去。如果你有什麼經驗,也歡迎分享給我☺️


——


讀完《文化地圖》這本書,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理解到:

文化是相對性的,沒有對錯,而要彈性地因人制宜。

在嘗試說服人時,我們可以先準備一個順自己邏輯的脈絡,或是預判過適合當下條件的方式,但同時備妥對不同偏好者的應答準備與即時切換

如果觀眾願意提問,試著用「他對講題很有興趣」的正向心理,取代「他在質疑我」的武裝情緒,溝通才容易對接、開展。


p.s.我之前也寫過這本書,在探討「人與人溝通的阻礙從何而來?」《文化地圖》閱讀筆記:溝通好難,他為什麼要那樣講話?。我真的太喜歡這本書了,這篇心得文雖然長,但寫得很開心,我還會繼續寫下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文化地圖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