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屬於你的幸福樣貌,我讀|幸福的鬼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八月的閱讀活動書目「幸福的鬼島」是一本我幾乎不太會主動選讀的類型,原本打算跳過,但最終還是先讀了一下有關此書的介紹,原來是一本關於台灣歷史的書,加上想到心理學中「敘事」也提及過,一個人對自我的認同與觀點總會和當時的環境與時空背景相關連,「去書店買個好人生」一書中,也提過「試著每年買一本過去『不可能讀』的書」,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最終仍是參與了本月的活動。也慶幸最終選擇閱讀,讓我有另外不同面向的收穫。


翻開書的推薦序標題,寫著:

一本保存台灣家族歷史與五年級生記憶之書


五年級生的記憶,約莫是自己兒童至國小時期的記憶,仍記得當年升旗典禮上,也曾經因為蔣總統過世而要降半旗默哀,那時,也常常聽著「龍的傳人」、「夢駝鈴」之類的歌曲,一種總有一天要反攻大陸的心情,也或多或少的植入在幼兒時期的記憶中。


不僅是個人的兒時回憶,更重要的是,它也和父親、爺爺那個年代有非常深厚的關係,二戰期間、八年抗日、國共戰爭,正好是爺爺在軍中服務,而父親則以幼年兵身份,一起跟著蔣總統一路爭戰,一路撤退到海南島、再轉至台灣的歷史。


以前,常聽著父親當年如何和他的父親失散、如何在海南島求存、如何再和他的父親團聚⋯⋯等等的故事,然而,年輕的自己,對重覆又重覆的內容感到厭煩,於是,也沒能好好記下,直到如今,開始感興趣,也好奇父親到底如何成為他今日的樣子時,才發現,想要釐清也來不及,一如作者在書中的最後,他和九十一歲老父親的對話:




因此,當作者透過他的長輩以及他個人記錄下當年的歷史時,我總也忍不住對照與想像,在於父親和爺爺以外省人來台的故事中,又會怎麼樣的看待這些?幸好,妹妹當年曾參加徵文比賽,透過她的文字,也一窺了部分的歷史。



台灣在二次大戰中的故事十分精采,因為這其中充滿了衝突與矛盾。這些衝突不是行動上的衝突,而是內心的、身分認同上的衝突。這種衝突,陰魂不散地跟著台灣人,一直到今天都還在。
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之前,台灣本省人與外省人的歷史經驗是非常不一樣的。但是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之後,兩者之間的歷史經驗就漸趨一。
因為在威權時代的台灣,談論一九四九年之前的歷史往往是個禁忌。一方面,國民政府希望台灣本省人忘記日據時期發生在台灣的歷史;另一方面,國民政府也希望外省人忘記那些在國共內戰期間發生在中國大陸的不光彩歷史。因此,我們所有這些本省人、外省人們,就這麼陌生而又親密地一起在台灣島上生活著。


當我翻閱書籍,讀到以上幾段文字時,也想起了數個月前曾參加的「家庭敘說工作坊」。在那場工作坊中,以「歌曲」為主題,去探究了不同年代之下的歌曲,如何反應著當時社會氛圍,反應不同身份族群,以及這些又如何影響與內化了那個年代的人們(我們的父母),從而影響了我們。


我記得其中有一段討論的內容,約莫就是國軍撤退來台後的時代,當時有一部分的人唱著如「夜上海」之類的曲目時,有另一部分的人則是唱著如「燒肉粽」等歌曲,查找資料時,無意間看見這則:今夜來放送:那些不該被遺忘的臺語流行歌、音樂人與時代 1946~1969,雖然收錄的是台語歌,但也反應了那段時代的人文風情與文化。


我記得,當我們討論著那些歌曲與相關的回憶時,我父親的外省身份,正好和在場其他同學屬於台灣身份的父親有了對照,從而帶出了當時的原住民、客家人反而沒有聲音的景況。也看見相同年代,不同人身上因此長出的樣貌。


我也記得,在那個當下,這些歷史不再只是當年課本上標註年代和事件的生硬知識,而成為一種活靈活現的存在,透過觀看當年的史料及社會,好像也或多或少地可以再多一點點地去瞭解我的父親、我的母親,那些可能連他們自己也還說不清楚的東西。



歷史總是複雜的。在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候,台灣有六百多萬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每個人都只看到了歷史的一小個片面。真正的歷史不像電影或是歷史教科書那樣,脈絡分明,井井有條。誰是誰非?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其實很難說得清楚。
我們所了解的越戰,其實是電視新聞裡的越戰、電影裡的越戰、搖滾樂中的越戰、美國人眼中的越戰。


即便如此,我所理解的父親、母親,也不過是由我所見、所聞而推測出來的他們,一如歷史的真相,即便還原到當時的時空之中,在不同人的角度,也都有不同的詮釋。就如同作者在書寫日本戰敗的那段文字時,曾被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人,也會因為認定自身是屬於日本或台灣,而產生不同的情緒。


我想起在閱讀與敘事相關的書籍時,曾經讀過一段話,大意是說單薄故事會讓人的自我認同有單薄的結論,而敘事治療師則使用各種對話技巧來豐厚案主的故事,在豐厚的過程中也是讓其有機會重新建構故事。(參看: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


雖然這段聯想與作者在談歷史的複雜性不盡相同,然則,如同兒時自己讀著學校教科書和所受的教育方式,它讓當年的自己產生一種精忠報國、反攻回祖國的情懷,如果沒有機會挪動視角,打開不同視野與角度去看待相同事件時,就可能會形成單一面向的思考,大則不利於與非同溫層的人對話。不過,提到與不同溫層的對話,其中還牽扯許多其他心理層面的狀態,是更複雜的東西,就暫且先停在這了。


有一種說法,每個國家的每個世代的記憶,都是由幾個特殊事件所定義的。
我們這個時代的台灣人,經歷的其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人生旅程,只是一切來得太快,而我們又忙著閱聽各種外國的故事,以至於我們忘了停下腳步,好好的整理編寫我們自己的神話與傳說。


最後,仍想以敘說的學習回應本段。


在學習「敘說」的時候,曾有個老師邀請我們回去寫功課,功課的內容是要回頭列出自己過往成長的事件,好看到自己是如何成長至今日的樣子。如果把國家也比擬作一個人,發生在它身上的事件,也就成為這個國家之所以長成如此的脈絡,雖然它的成長牽連更多層面也更為複雜。


班傑明.富蘭克林曾說:「讓一個人重新活過一遍的最好方法是:回憶那種生活,並用文字記錄下來,讓這種回憶盡量可長可久。」


在這個快的年代,如果能讓自己停下腳步去梳理活過的生活,試著用更多角度和層面來看待自身,或許,我們也會看到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如同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的這段話:


其實所有的這些故事都是同一個故事,所有的英雄都是同一個人,他們只是用不同的面貌出現在各個文明中而已。


你,看到屬於自己、屬於這片土地的神奇旅程了嗎?


不妨也試著書寫與整理吧!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這本書介紹瞭如何學習的重要關鍵,包括充分的睡眠、適時的運動、專注和反思等方法。透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腦神經的連結、深化和鞏固,讓學習更有效。此外,書中也分享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如番茄鐘學習法、手寫筆記和善用比喻等。這些內容雖然針對青少年,但也對成年人有幫助。
這是一趟充滿驚喜的日本旅行,除了追櫻以外,遇到了一些暖心的團友,更學到了出國前應該預先備好必備藥品等經驗,這些都是值得感恩和學習的,至於旅行之於人,除了體驗和感受,還有哪些意義?在是在反思的部分。
東京旅遊第三日,迪士尼樂園。這天遊玩迪士尼海洋樂園,體驗了排隊的挑戰、遇見了許多驚喜,最後更被遊行和燈光表演感動得落淚。寫下這篇遊記,時至今日仍念念不忘,期待下次再次造訪迪士尼。
在東京旅遊第二天,行程安排了新宿御苑、小石川後樂園和東京晴空塔等景點。原本期待的櫻花,但天氣和花期都不盡人意,甚為可惜。後則到晴空塔商店街享受逛街的樂趣。這裡有很多吸引人的小店和美食,例如海鹽餅乾、晴空塔可麗餅。最後,回到舞濱車站附近的拉麵店品嚐特色拉麵和珍奶,還意外遇上美麗的煙火秀。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這本書介紹瞭如何學習的重要關鍵,包括充分的睡眠、適時的運動、專注和反思等方法。透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腦神經的連結、深化和鞏固,讓學習更有效。此外,書中也分享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如番茄鐘學習法、手寫筆記和善用比喻等。這些內容雖然針對青少年,但也對成年人有幫助。
這是一趟充滿驚喜的日本旅行,除了追櫻以外,遇到了一些暖心的團友,更學到了出國前應該預先備好必備藥品等經驗,這些都是值得感恩和學習的,至於旅行之於人,除了體驗和感受,還有哪些意義?在是在反思的部分。
東京旅遊第三日,迪士尼樂園。這天遊玩迪士尼海洋樂園,體驗了排隊的挑戰、遇見了許多驚喜,最後更被遊行和燈光表演感動得落淚。寫下這篇遊記,時至今日仍念念不忘,期待下次再次造訪迪士尼。
在東京旅遊第二天,行程安排了新宿御苑、小石川後樂園和東京晴空塔等景點。原本期待的櫻花,但天氣和花期都不盡人意,甚為可惜。後則到晴空塔商店街享受逛街的樂趣。這裡有很多吸引人的小店和美食,例如海鹽餅乾、晴空塔可麗餅。最後,回到舞濱車站附近的拉麵店品嚐特色拉麵和珍奶,還意外遇上美麗的煙火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無論是想更了解中國或是更了解台灣,都可以看看這些書!也歡迎留言推薦我好書! 臺灣政治 時代如何轉了彎 阿共打來怎麼辦2024不衹是選總統 認知戰下的台灣 臺灣歷史 二七部隊 來自清水的孩子 宋氏三姐妹與他們的丈夫 關於中國 被中國拘禁2279日 紅色賭盤 新疆再教育營 吃佛 關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重創原本期盼回歸祖國的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成為臺灣歷史無法抹去的悲慘一頁。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無論是想更了解中國或是更了解台灣,都可以看看這些書!也歡迎留言推薦我好書! 臺灣政治 時代如何轉了彎 阿共打來怎麼辦2024不衹是選總統 認知戰下的台灣 臺灣歷史 二七部隊 來自清水的孩子 宋氏三姐妹與他們的丈夫 關於中國 被中國拘禁2279日 紅色賭盤 新疆再教育營 吃佛 關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重創原本期盼回歸祖國的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成為臺灣歷史無法抹去的悲慘一頁。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