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而犀利,母女關係的心理探索與重建|閱讀筆記《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下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對完整閱讀心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這裡看上篇


其他摘錄


1.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

2.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我不是為了符合你的期待才活在這個世界上。你也不必實現我的期待,希望我們是真心誠意地看待彼此。——弗雷德里克‧皮爾斯(Friedrich Salomon Rerls)

3.
所謂的「接受」,則是大方承認我們對各種事件所產生的反應,並且深入去體驗或感受,進而樂於承擔它所帶來的責任與代價。

4.
母親之於孩子雖然是絕對的存在,但若因此認為「孩子的一切都是我給的」,則是非常危險的想法。

5.
人們之所以沉迷於宗教,也是相同的原因。所謂宗教,就是永遠保護我、愛護我的神所在的地方。德國心理學家史蒂芬妮‧史塔爾解釋,有這種問題的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部份的主體性去迎合對方」。尤其是孩子,他們不惜放棄自己,也要找一個安全的保護人。因為對孩子而言,安全的保護就等於被愛。可惜的是,儘管他們為了被愛而放棄自己,這個犧牲最終並不能換來他們所期待的。
 

6.
通常留在人們記憶中的,不是「某人有多照顧我,願意和我一起犧牲」,而是「某人有多努力試著理解我的痛苦和無力感」。

7.
懷疑與困惑引領我們探尋新的人生。在矛盾與空虛中,深刻的質疑將會帶領我們走向能真正做自己的地方。

8.
適當地緬懷失去的東西,可以讓人生輕鬆一點、舒適一點。懂得失去,也是一種守護自我的方式。

9.
在滿足孩子的需求後,請獨自一人靜靜地為兒時的自我追悼,為她渴望與等待那樣的母親卻落空的心情悼念。「原來是這樣,所以我才會這麼痛苦。」輕聲對兒時的自己這麼說,並給予安慰與鼓勵。這也是自我覺醒的瞬間,認知到自己兒時對母親的期待原來是如此。

10.
正如阿甘本在書中所說:「懶惰源於希臘文的無心。」讀到這段,我不禁拍了一下大腿,就是這個!人際相處時發生的許多問題,尤其是親子之間,都與「無心」於細微的小事有關。我們必須先思考什麼是「關心」,以為已經付出足夠關心的人,在經過思考後,或許不難發現自己也只是關注自己有興趣的部分而已。

11.
努力發掘日常中能自我滿足的小小行程,更具有意義。

12.
為了避免無聊而被創造出來的東西,便是「工作」。我們身邊的工作狂朋友,總是說自己「實在太累,連移動手指的力氣都沒有了」,也常抱怨「真想逃離一切,什麼事情都不想做」。但等到真正有了空閒,他們卻又閒不下來。為了逃避時間空白帶來的空虛,總是想方設法欺騙自己、說服自己繼續忙碌。當然,將忙碌視為美德的社會風氣,也是導致人們無法真正面對無聊的重要原因。

13.
每次想到周一上午,我總是滿心期待、心情愉悅。我一直努力建立這種看似微小,卻是個人專屬的日常行程,也正一點一滴地增加中。儘管微不足道,卻得花費許多心力來維持。我也想藉此擺脫他人的束縛,用自己的力量感受生命的喜悅與快樂。

14.
我身邊的許多作家,也說過類似的話:「為了在每天最美好的時刻坐下來專注寫作,必須先調整好其他行程和身體狀態。」換言之,要讓某件事成為最快樂、且樂此不疲的事情,需要像修行一樣的反覆練習。

15.
即使不是為了追求多麼偉大的自主人生,至少這個小小的改變,就能讓自己不再依賴他人,不再從他人身上尋找自己生命的滿足。

16.
有些人說:「像那樣生活,幾乎等於是修行了吧?」這是有可能的。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想要維持下去,必須有自我克制的能力,所以稱之為修行也無妨。但是對人生走到這一步的人,尤其是讀到這本書的你,一定會知道。知道跟著感覺走所得到的快感不可能長久,也知道這個快感和舒適的狀態,不會如你所願那般隨時出現。

17.
希望各位別讓實現個人快樂與滿足的權力拱手讓人。責怪生命或陷入憂鬱,注定只是虛耗人生。與其漫無目標尋找某個對象,藉此滿足我們對生命的迷戀與愛情,不如努力發掘日常中能自我滿足的小小行程,相信會更有意義。
 

18.
無聊是遮蔽虛無的帷幕。——赫爾伯特‧普格(Herbert Plugge)




希望各位讀者也能從上面的書摘中,找到陪伴你的句子。記得喔!別總是輕易地把實現快樂與滿足的權力讓渡給別人。


想看更多作者的精彩內容,就去找書來看看吧!也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心得。


書籍資訊


  • 書名: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
  • 作者:朴又蘭(彼岸心理診所精神分析專家)
  • 出版:悅知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喵喵-avatar-img
2025/02/07
喵咪真可愛😽 女兒要從媽媽的情緖跳脫出來,才能看見媽媽的難題
Emily L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5
喵喵 對呀,很適合看書的咖啡店,讓貓咪陪伴閱讀。
avatar-img
我的步伐與擁抱
9會員
34內容數
住在河岸的女子,意識到已然踏上中年之路,決定認真將沿路採集的石頭,變成靈魂的寶石。
我的步伐與擁抱的其他內容
2024/08/12
從那之後,跑步成為我對自己發出求救信號的方式,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快倒了、快瘋了、快崩潰了,那麼就獨自出發去跑步吧!尤其是漫無止境、毫無時間感地亂跑。有一則來自印地安部落耆老的智慧,當一個人憤怒時,就朝遠方直線行走,走到憤怒消失為止,在該處插一根樹枝。我想,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跑步。
Thumbnail
2024/08/12
從那之後,跑步成為我對自己發出求救信號的方式,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快倒了、快瘋了、快崩潰了,那麼就獨自出發去跑步吧!尤其是漫無止境、毫無時間感地亂跑。有一則來自印地安部落耆老的智慧,當一個人憤怒時,就朝遠方直線行走,走到憤怒消失為止,在該處插一根樹枝。我想,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跑步。
Thumbnail
2024/08/10
《諸眾》是關於東亞藝術佔領行動的研究,紀錄了東京、沖繩、香港、首爾、濟州島、武漢及台灣等地創作案例。作者目擊東亞當代藝術正朝向兩條背反的路線:商業主義與社會主義。
Thumbnail
2024/08/10
《諸眾》是關於東亞藝術佔領行動的研究,紀錄了東京、沖繩、香港、首爾、濟州島、武漢及台灣等地創作案例。作者目擊東亞當代藝術正朝向兩條背反的路線:商業主義與社會主義。
Thumbnail
2024/08/10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2024/08/10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我們對於父母和孩子,通常都有高人一等的期望,因為血脈相連,我們希望他們是,或是理當成對自己更好的人。只是每一個女人在成為一個母親的當下,她對待孩子的方式,也只能根據她的內在母性、人生的成熟度或是她從原生帶來的意識型態來教導自己的孩子。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是至少,如果我們已經覺察到這是一個彼此之間關
Thumbnail
我們對於父母和孩子,通常都有高人一等的期望,因為血脈相連,我們希望他們是,或是理當成對自己更好的人。只是每一個女人在成為一個母親的當下,她對待孩子的方式,也只能根據她的內在母性、人生的成熟度或是她從原生帶來的意識型態來教導自己的孩子。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是至少,如果我們已經覺察到這是一個彼此之間關
Thumbnail
母親說:「我要做到眼睛閉上的那一天。」 每當身為兒女的我們跟母親勸說許多事情可以放手不需要做,她總是說沒辦法不做,即便再怎麼訴說自己的辛勞,仍然停止不了她為兒女及孫子付出的心意。 有時候我們會又氣又急地說:「那是妳自己要做的,沒有人逼妳啊!」 母親聽了這番話也只能沈默不語,彷彿知道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Thumbnail
母親說:「我要做到眼睛閉上的那一天。」 每當身為兒女的我們跟母親勸說許多事情可以放手不需要做,她總是說沒辦法不做,即便再怎麼訴說自己的辛勞,仍然停止不了她為兒女及孫子付出的心意。 有時候我們會又氣又急地說:「那是妳自己要做的,沒有人逼妳啊!」 母親聽了這番話也只能沈默不語,彷彿知道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Thumbnail
「媽媽這麼辛苦為你們做那麼多?怎麼都沒有一個人抱著感恩的心?」 從這一段話中,你感受到什麼了呢?是感受到這位母親在言語上對小孩「情緒勒索」,還是這位母親很需要被安撫及肯定呢? 在叢非從心理師的這本《擁抱受傷的內在小孩》(原文:養育內心的小孩)一書中便告訴我們,有很多時候母親是會變成小孩的狀態在索愛,
Thumbnail
「媽媽這麼辛苦為你們做那麼多?怎麼都沒有一個人抱著感恩的心?」 從這一段話中,你感受到什麼了呢?是感受到這位母親在言語上對小孩「情緒勒索」,還是這位母親很需要被安撫及肯定呢? 在叢非從心理師的這本《擁抱受傷的內在小孩》(原文:養育內心的小孩)一書中便告訴我們,有很多時候母親是會變成小孩的狀態在索愛,
Thumbnail
整個八月~九月中旬,因為沒有找短期打工,大部分都閒置在家,媽媽陪我說了很多話,有時候媽媽綿延不絕的展開話題,我會一邊處理自己的事,一邊打開耳朵,聽到關鍵字,好奇驅使就會探問的更多一些,有時索性放下手機、關上電腦,專心的聽她幾回。
Thumbnail
整個八月~九月中旬,因為沒有找短期打工,大部分都閒置在家,媽媽陪我說了很多話,有時候媽媽綿延不絕的展開話題,我會一邊處理自己的事,一邊打開耳朵,聽到關鍵字,好奇驅使就會探問的更多一些,有時索性放下手機、關上電腦,專心的聽她幾回。
Thumbnail
某日,有位年資逾十年的全職媽媽,前來療癒。近來,兒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己的衣著、課外生活也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這讓她有了「不再被需要」的感覺!但在一開始時,還算忍受得了⋯⋯直到一趟「應該要,但是卻沒有」歡樂的採買行,她終於被先生給踩爆了!
Thumbnail
某日,有位年資逾十年的全職媽媽,前來療癒。近來,兒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己的衣著、課外生活也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這讓她有了「不再被需要」的感覺!但在一開始時,還算忍受得了⋯⋯直到一趟「應該要,但是卻沒有」歡樂的採買行,她終於被先生給踩爆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