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財星500大企業稽核師的舞弊現形課:從人性到科技掃描舞弊

有什麼樣的需求、就出現什麼樣的產業。

乍看到封底寫著作者高智敏擁有特別的國際證照:「舞弊稽核師」(Certified Fraud Examiner,CFE),本來驚奇地想原來還有這種職業證照,仔細想想其實一點也不意外。



每個人或身邊的人都可能遇到大大小小的舞弊,小至從公司帶咖啡包回家私用、大至做假帳掏空公司。


在一切萌芽之前

為了防止舞弊,國內外發展出許多防弊機制。如果能夠在事情未發生前就能遏止,當然是最好的,因此需要瞭解舞弊犯的心理學。作者引述美國白領犯罪先驅唐納德•克雷西(Donald Cressey)提出的舞弊三角(Fraud Triangle)

舞弊三角(Fraud Triangle)


  • 舞弊犯需要有動機,動機可能是誘惑或壓力、或是壓力大卻無法循正規管道求援時,讓他不惜舞弊被抓包的代價也想這麼做。
  • 必須要有鑽漏洞的機會,所以舞弊犯會是熟知系統漏洞的人、或是有點小聰明的類型。
  • 畢竟舞弊是不合法的行為,為了讓自己良心過得去,舞弊犯會為自己找藉口:為了家人小孩好、別人也都這麼做、每次只虛報一點點金額沒什麼大不了的。

因此必須重視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作者建議設計舞弊認知教育訓練,告訴新進人員公司的道德標準、怎樣的行為是舞弊、發現舞弊該如何舉報、舉報方式。如果沒有人告訴新進人員:你們心中的疑惑是對的、那些你們看不慣的行為確實違反公司的道德準則,那麼他們有可能一起沉淪,把這一切不堪視為理所當然,然後繼續影響新的員工,或是選擇離開這個奇怪的公司


亡羊補牢

但我們不可能期望道德規範和企業文化在所有人身上發揮影響力,總會有那麼幾個少數人偷偷越過那一線。那公司該如何及時地、有效地抓出舞弊犯?

員工的行為異常改變是指標之一。另外作者建議需要「落實」職能分工,才能有效防堵漏洞和人為操作空間。最基本的例子便是不可管錢又管帳,授權、保管、紀錄、調節的權責一定要分開,所以為什麼會說記帳與簽證會計必須分開,就是要避免一手轉走錢一手虛報。

上一段特別強調「落實」,職能分權不清最常見於小公司,或許是為了節省人力、或是為了便宜行事,卻成了虛有其表的表面制度,往往會因此付出大代價。


跟上時代:利用科技協助防弊

若要把每個員工都當成潛在的舞弊犯,可能影響工作合作效率,也會花太多成本在管理上。

數據分析竊密者的共通點,提前定位可疑洩密者,尤其竊取公司機密者在離職前三個月常運用外連VPN、拋棄式的電子信箱、外接硬碟、或是故意在下班時間偷偷影印機密文件攜出,甚至盜用同事的帳號以規避稽核。

舞弊稽核師會協助公司鎖定嫌疑犯、蒐集證據,並和公司討論後續提告工作。

運用統計學線性迴歸,找出採購案離群值進行調查。

說起來容易、要從發現問題到蒐集有用的證據卻不簡單,試著在本書中和作者一同抽絲剝繭......蒐集證據的過程中小心別透露出你已經對嫌疑犯起疑。

作者在書中提到許多台灣發生過的舞弊案,案件來源來自法院判例或報章雜誌,有些案件甚至你我還從新聞中聽過,使本書讀來生活化且易懂。甚至在近期的舞弊新聞事件中,可以找到相似的軌跡。


水至清無魚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深深感受到稽核除了要有會計、財經、法律知識,面對日新月異的舞弊技術,更需要隨時充實最新資訊,瞭解資訊科技、犯罪心理學等領域。

許多舞弊犯被揪出來時,因為平時形象良好,常令身邊的人感到驚訝,甚至其中還有人曾經說過對貪污舞弊深惡痛絕的話,如今也跌入唐納德的舞弊三角中

如果這些人是被民眾賦予期待的人,或許會有民眾因此失望、再也無法相信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人。

如果你是這些傷心的人之一,請你務必記得:即便國內外發展出如此多機制對付舞弊、即使有專業的舞弊稽核師,畢竟要與人性長久對抗,我們無法期望所有貪贓枉法因此打擊殆盡,但至少在事態發展到嚴重難以彌補前,防弊機制可成為一道道防火牆、阻止漏洞持續擴大

這就是為何無法完全杜絕舞弊、卻仍必須稽核防止舞弊的原因。

對我們市井小民來說,除了謹守本心勿跨越那一線以外,也期望公司能落實職能分權與舉報保護機制,並懲戒不當得利的舞弊犯。公司減少損失、老闆賺錢、守法的員工才能領到應得的報酬,對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