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誘惑綑綁讓「該做的事」變得有趣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眼前誘惑與長遠利益之間的衝突。比如說,我們都知道運動對健康有益,但往往會選擇坐在沙發上喝啤酒,因為這能帶來即時的滿足感。這種現象反映了人類的「現時偏誤」,也就是我們傾向於重視當下的獎勵,而低估未來的利益。在Uri Gneezy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討論了如何設計克服短期滿足感誘因的策略,這對於個人發展和組織管理都有很大的幫助。

書中介紹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誘惑綑綁」(temptation bundling)。這個創新的方法是由華頓商學院的米爾克曼、哈佛大學的Julia Minson和賓州大學的Kevin Volpp共同提出的。「誘惑綑綁」的核心思想是將能立即產生滿足感的「想做的事」與需要意志力但利益延遲的「該做的事」綁在一起。

這在習慣養成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舉個例子,我個人近一年來一直堅持在晚間超慢跑時,一邊觀看我最喜愛的YouTube影片。這種做法一舉兩得:首先,它減少了運動帶來的直接不適感,增加了我運動的慾望;其次,它將娛樂活動與有益健康的行為綁定,減輕了我對看影片這種放縱行為的罪惡感。

為了驗證「誘惑綑綁」這個概念的有效性,上述三位學者在一所大學的健身中心進行了一項引人入勝的實驗。他們將參與者隨機分為三組,分別是:

1. 對照組:參與者在實驗開始時獲得Barnes and Noble書店的禮品卡。

2. 綑綁組:參與者只能在健身房使用iPod收聽他們選擇的四本有聲小說。

3. 分立組:操作與綑綁組相同,但參與者可以隨時在個人iPod上收聽有聲小說。

實驗結果令人振奮。相較於對照組,分立組的參與者健身頻率提高了29%,而綑綁組的健身次數更是激增了51%。這凸顯了承諾機制的強大效力,即將「想做的事」限制在做「該做的事」時進行。更有趣的是,即使實驗結束後,仍有高達61%的參與者願意付費繼續使用健身房專用的iPod來收聽有聲小說。這顯示人們意識到自己意志力的局限性,願意為有效的誘惑綑綁措施付費,以促使自己堅持做「該做的事」。

這個概念不僅適用於運動,還可以應用到其他領域。例如,如果我們想培養健康飲食的習慣,可以限制自己只在吃健康食物時觀看喜愛的節目。或者,如果想要提高做家務的效率,可以設定只有在打掃時才能聽你最喜歡的Podcast。關鍵在於找到一個你喜愛的活動,將它與你想要培養的習慣綁定在一起。

誘惑綑綁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時偏誤」。書中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來說明這個概念:

情境1:你是選擇今天拿100美元,還是明天拿110美元?

情境2:你是選擇一年後拿100美元,還是一年零一天後拿110美元?

雖然兩種情況下等待一天的額外收益都是10美元,但大多數人在情境1中會選擇立即拿100美元,而在情境2中則會願意多等一天拿110美元。這就是「現時偏誤」的體現——我們傾向於高估當前的獎勵,低估未來的利益。

更有趣的是,這種行為可能出現「動態不一致」的現象。假設你在情境2中選擇等待一年零一天拿110美元,但當一年過去後,你又被允許改變主意立即拿100美元。這時,許多人會改變原先的決定,選擇立即拿走100美元。這種前後不一致的行為稱為「動態不一致」。

現時偏誤和動態不一致是我們難以改變行為的主要原因。它們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經常立下宏願(如明天開始節食、運動或戒菸),但等到「明天」真正到來時,卻又被舊習慣所誘惑。

心理學家Daniel Read和Barbara van Leeuwen的一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他們讓參與者在健康但不太美味的零食和不太健康但更美味的零食之間做選擇。結果發現,當被問及下週想吃什麼時,49.5%的人選擇了健康零食;但當被問及現在想吃什麼時,高達83%的人選擇了不健康的零食。這再次印證了我們在做長期規劃時往往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現時偏誤不僅影響飲食習慣,還會對財務決策產生深遠影響。經濟學家梅爾和Charles Sprenger的研究發現,具有現時偏誤的人陷入信用卡債務的可能性要高出16%。考慮到信用卡的高利率,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發現。

通過理解「現時偏誤」和「動態不一致」這兩個關鍵概念,我們可以更好地設計克服短期滿足感的誘因。「誘惑綑綁」是一個極具創意的方法,它巧妙地將短期獎勵與長期目標結合,有效增強了我們堅持良好習慣的動力。

圖片來源:Dall. E生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