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大人與小孩50年的距離#3

又是新的一週,今天來了新的小男孩A與臨時短期一二天的T。二位男孩的口語字正腔圓,咬字非常清楚,語調起伏轉折顯著,我就好奇他們的家庭環境。

男孩A說他們家是澳門人,他會講廣東話。早上課程安排是電腦繪本課程,小朋友們要使用平板利用繪圖軟體製作繪本。男孩A很早就到了,我負責迎接這些爸媽得上班需要提前託付等待上課的孩子們。早到的孩子我都會跟他們聊天,基本上都是他們講,我負責聽。

男孩A前二周來過一次,找老闆E的女兒錄製Podcast 。對! 沒錯! 就是錄製Podcast 。他一早就秀他經營的Podcast  讓我聽。我必須說很專業,聲音輕重、語調起伏、話語速度、故事情節與段落,他通通駕馭的非常好。我不確定他有沒有“字稿”、“腳本”之類的準備,因為沒看到身邊有這樣的紙張,似乎直接講直接錄,講不好就重錄。

男孩A上課沒多久就跑來說他平板無法登錄使用,他爸爸好像重設開啟密碼。我們幫他留訊息給媽媽,希望讓他跟家長可以聯繫上取得新密碼。等候媽媽回應時間,他突然跟平板的語音AI講起廣東話,想要語音AI 幫他解決開啟問題。

從男孩A進來到現在,我被他一連串的平板操作熟練度給深深佩服,比我還強上好幾倍。一旁的藝術老師也嘖嘖稱奇說:這裡孩子英文比我好,連廣東話都冒出來了。

下午魔術課男孩A再度展現超強的平板操控能力,將魔術課老師的撲克牌手技以慢動作拍攝,希望找出破解魔術的方法。我很想很想取得這段畫面,問他是否可以分享給我?

男孩A說:這是秘密!不能讓別人知道!我已經全面删除。我希望教室的監控所錄製的畫面,也要把魔術課的所有內容刪除。(哈哈~真是夠了!中二的太可愛!)

後來有機會跟男孩A的媽媽聊天。媽媽說他們從澳門來台灣十幾年,孩子在家會用粵語溝通對話,目的還是希望孩子會說母語,只是環境影響語言比較深,當他跟外婆講話,台式粵語讓外婆常常聽不懂。媽媽說到男孩A沒有其他兄弟姐妹,他們家只有他一個小孩,所以他很喜歡跟朋友在一起。如果他自己一個人,除了媽媽陪伴外,也可獨處且自己一個人講個不停,這也造就他自學,模仿別人錄製Podcast 。

男孩A讓我真真切切認識到Z世代的孩子,他們是數位原住民,從小就接觸數位技術和互聯網。對於Z世代而言,科技和數位化是生活的一部分,資訊產品融入生活成為日常的重要陪伴物品,習慣運用智慧手機、平板,這也成為他們與朋友交流互動的媒介與工具。

過去幾年在企業或機關工作,在企管、人力資源方面常常看到"世代"研究相關文章與報導,那些都是成人的世界,人的良莠既視感比較直接。然而這幾周與孩子們互動,觀察他們的行為與反應,真的有一種看到未來差距,二個世代的距離!

值得一說的是男孩A這二天的有一個行為讓我訝異。他會叫我幫他拿水壺、拿東西,口吻像是在吩咐幫傭:「你拿過來」、「你幫我拿過來」,沒有尊敬或客氣的語氣。我想這可能是這個世代獨生子女+數位原住民成長的缺失。他們可能在網路線上世界可能生活多采多姿,擁有廣泛的社交圈子,但實際與人面對面互動的次數大大減少,進而影響他們的社交應對進退技能發展。但也可能是我自己還抱持著「輩分」、「尊師」這樣的觀念的框架,還無法認同或接受不應區分大人與小孩的「平等」。

50年的距離,我沒把握我的想法是對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