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2|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藍海人生|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

長久以來,我發現人有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賺更多的錢,是為了可以有更多消費」,而消費能帶給我們「更大的愉悅」。

我花了一些時間領悟到「消費,不是生命的意義,創造才是」

物質消費無法滿足「人的精神追求」

開始工作後,由於「個人的時間」只剩下週末,時間寶貴,我開始計算「我每天的時間都花費在哪裡?」。我發現,由於「工作限制了我的自由」、加上「獲取了一些酬勞」,我在週末總想「犒賞自己」,因此在商場流連,做了不少「消費」。

然而在「獲得新物品」的短暫興奮過後,剩下的只有空虛。

我花了很長時間思考「是哪裡出了問題?怎麼克服這種空虛感?」

我發現「我的生活已經過於物質豐盛」,如今的「物質消費」更多是在「創造需求」——消費你不一定需要的東西,並且現在不論再貴的品牌,都有「廉價替代品」。物質消費的快樂給我的「邊際效益遞減」。

我需要的是「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我轉向「閱讀、電影、藝術欣賞」等高級娛樂。

人的終極精神追求——「表達自己」

然而這樣的快樂也持續不久。

在欣賞他人的作品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我總是在「購買別人的生產內容」,它的確給了我一些精神刺激,但是作為個體,我似乎沒有實際的成長。

我才開始醒悟到,世界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內容的生產者」,另一種是「內容的消費者」

每個人都需要「創造」,那是身而為人的「自我表達」需求,然而這在「把人當作生產機器的時代中,被嚴重壓抑了,甚至被遺忘」。

在公司裡我雖然也是「內容的生產者」,然而那是「受人要求的被動輸出」,並不能「發揮自由意志的創造」,因此我的「自我表達」需求一直沒被滿足,這也是讓我「持續空虛」的原因。

人人都應該是「創造者」

當我透過寫文,從內容的消費者,變成生產者,我看世界的眼光完全變了。

所有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人事物,有了更深的意義,成了我「靈感的來源」。我依然會「消費」別人的生產內容,卻是刺激我更多靈感的反哺,幫助我更好的「創造」,並在過程中看到自己「成長的進步」。

飄蕩的靈魂找到了生命的主軸,更能夠「享受當下」。原先金錢填補不了的空虛和焦慮,卻在自己腳踏實地的創造中,迎刃而解了。

我才發現,不管是創作、還是創業,人都需要寄託於「某個事物」來表達自己。

希望大家都能透過嘗試「不同創造」,找到自己「生命的主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Eve's Salon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