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愛的練習曲 Ch.15】融和二人的成份──談自戀者與共依存者的心底需求與求偶模式
付費限定

【愛的練習曲 Ch.15】融和二人的成份──談自戀者與共依存者的心底需求與求偶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論關係的品質能否以某種標準來評斷好壞,只要一段關係能繼續下去,就是兩個人的共舞。即便如「自戀者 X 共依存者」那種看似施受虐般的互動模式,也代表兩個人都在意識及潛意識層面得到某種滿足,才保持了有效的平衡。

在上一篇【Ch.14】,我們談到這種平衡往往在相認識的一開始,即彼此吸引的那種知覺體驗及投入中,就建立起來,並一直在明或暗在關係中維持著。

二人的吸引與結合,其實就是需要與渴望的「融和」。精神分析師 Zeitner(2012)說,對一方而言,被融入的特質可能代表被壓抑的那部份自我,但對另一方而言,則可能是在人格形式時候尚未發展成熟的自我:

關係的形成是一個在伴侶的自我中,尋找自我的過程,而這個伴侶身上有我們需要的、可能會改變我們的品質。因為愛的體驗是相互的,所以這些品質的供給也一定是相互的,也就是說,兩個人都必須為對方貢獻一種被對方體驗為有價值的基本特徵。

如此,二人人格的結合,就創造出一個「融和」了雙方部份自我並加以修正的結合體,即一種獨特的「彼此之間」。

由此觀點出發,我們想把「默默守候」,或是所謂恐怖情人們的「死纏爛打」式求偶態度,並最終換來一段關係或是終究失敗一事,看得更清楚!今天從「自戀者 X 共依存者」組合中的各自的追求行為來思考這件事,相信恐怖情人或有聖母情結的戀人,都可以從中有所收獲。

自戀者底下的依戀需求

傳統的兩性追求中,我們總會聽過類似的故事,即男方對女方死纏爛打,天天送飯、接送、竭而不捨地說「我喜歡你」,這些行動最終打動了女方。

很顯然,女方一開始並沒有被男方吸引,換言之,「彼此之間」沒有產生,單方的貢獻沒有被另一方視為有價值的。在臨床經驗中,這樣的男生往往是自戀者,他們的追求其實是嗅到(確實如此)或投射(或許沒有)對方能夠滿足自己的依戀需求

共依存者最常投入關係中的自我,就是一個奉獻、配合、容忍、自責、順服或回避的自我。一般論調認為自戀者是想要控制共依存者並從中得到自戀滿足,也的確正確,但我想揭示與強調的,是他們為何能夠如此堅持:不只是享受追與逐的快感,更是因為背後的依戀需求!他們渴求對方是一位像母親的「安全型」情人!

這時候,原本不喜歡他的共依存者由於個性使然,開始可憐對方,並接受了對方的長年追求。因此,一個「女方大愛與接納—男方努力與堅持」的彼此之間平衡便構成。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3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79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伴侶關係是一種複雜的結合,涉及意識與潛意識的多重因素。文章探討了浪漫、情慾與依戀之間的聯繫,以及性在伴侶關係中的重要角色和挑戰。性不僅是身體的聯結,更反映了內心的需求與潛意識的矛盾。透過瞭解性意識的衝突及自體情慾的自我實現,伴侶可以更好地建立持久的關係。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持續經營彼此的愛情。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情中的三角關係,分別為浪漫吸引、情慾和依戀,並分析它們如何在一段關係中形成有效的平衡。透過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角度,作者探討了不同愛情型態的特徵,以及家庭背景如何影響伴侶之間的互動與連結。文章指出成熟的愛情需要滿足激情、親密與承諾,並強調這三者的相互依存關係。
本篇文章探討二人長期親密關係的動態變化,從莎士比亞的詩句引入,深入分析影響關係的內部和外部因素,包括依戀風格、環境變遷與人生階段的影響。透過模擬伴侶,揭示互動模式的轉變可能導致關係失衡,並探討在面臨挑戰時,伴侶應如何重建安全感與依賴關係,以維護健康的親密連結。
伴侶關係是一種複雜的結合,涉及意識與潛意識的多重因素。文章探討了浪漫、情慾與依戀之間的聯繫,以及性在伴侶關係中的重要角色和挑戰。性不僅是身體的聯結,更反映了內心的需求與潛意識的矛盾。透過瞭解性意識的衝突及自體情慾的自我實現,伴侶可以更好地建立持久的關係。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持續經營彼此的愛情。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情中的三角關係,分別為浪漫吸引、情慾和依戀,並分析它們如何在一段關係中形成有效的平衡。透過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角度,作者探討了不同愛情型態的特徵,以及家庭背景如何影響伴侶之間的互動與連結。文章指出成熟的愛情需要滿足激情、親密與承諾,並強調這三者的相互依存關係。
本篇文章探討二人長期親密關係的動態變化,從莎士比亞的詩句引入,深入分析影響關係的內部和外部因素,包括依戀風格、環境變遷與人生階段的影響。透過模擬伴侶,揭示互動模式的轉變可能導致關係失衡,並探討在面臨挑戰時,伴侶應如何重建安全感與依賴關係,以維護健康的親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