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2|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算了是一種智慧,抑或駝鳥心態?

事件

  • 你上蝦皮買東西,買了兩個手電筒,一個50元。結果收到時發現,一個好的,另一個壞了。你會直接算了,或是花時間回覆賣家,拍照、傳影片、留評論呢?


  • 一群人在排隊,你是最後一個,你前面排著一位中年女子,突然有個不到10歲的小孩,跑到你前面,喊你前面的女子:「媽媽」。你會算了,讓這個小孩插隊嗎?

    過了沒多久,有一個老太太,走到你前面,喊你前面的女子:「女兒」。你會算了,讓這個老太太插隊嗎?

  • 你有一個同事,算是你的資料上游,但她常常把檔案數據弄錯。她一出包,你的檔案就要重新製作。你會算了,還是想辦法讓她不再犯呢?


  • 你開車準備要左轉,交通規則規定,對向的直行車輛,必須讓你先轉彎。但對向的駕駛,竟然沒讓你,進了停車場後,你會算了,還是走過去跟那位駕駛理論一番?


  • 檢察官決定要羈押你喜愛的政治人物,你臉書上的好友,竟然數落他。你會算了,或是跟他來場言語大戰?


為什麼人有時候做得到 - 不費力氣的說算了,放下執著?有時候卻無法呢?


身為一個人類,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遇到的不同的事件。

有些事,雖讓人不舒服,卻很容易決定「算了」。可是有些事,不但讓人不舒服,還很難「算了」,然後陷在「執著」裡 - 生氣。


仔細地思考了一番後,發現這完全取決於每個個體心中 - 對人、對事情的定位

同樣的事情,對A而言,嗯~算了。但可能對B而言,氣到3天睡不著覺。


那有沒有一些通則呢?有的。


不重要的人(對你價值不高),很容易我們就會覺得「算了」。
比如說:你最好的朋友在你背後說你壞話 vs.一個陌生人在說你壞話。如果是後者,很可能你根本懶得理他!


不在期待範圍內的人,我們也比較容易覺得「算了」。
比如說:他是一個外國人,牠是一頭牛,啥也不懂,你無法跟他「算」。


不重要的事(對你價值不高),我們也容易覺得「算了」。
比如說:買了一個5元的橡皮擦,有夠難擦,但算了吧,才5元。


不常發生的事情,我們也比較容易覺得「算了」。
比如說:排隊上洗手間,有一個人衝進來說:「我快大出來了,拜託讓我先」。喔~先讓他吧!算了吧!


心情愉悅的時候,我們也容易覺得「算了」。

比如說:股市大漲,大賺一筆。這下其他的小事,都不足掛齒,算了算了啦!


於是,歸納出以下5點,能不能輕易的算了,被其所影響:

  • 對象是誰?對我而言重要(有價值)嗎?
  • 對象是誰?他是正常人嗎?
  • 什麼事情?對我而言重要(有價值)嗎?
  • 發生頻率?高或低?
  • 自身的心情好壞


有更簡單的說法嗎?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這個事件,對你的價值核心到底有多大的衝撞(影響)。


想像你的內在有一個價值核心,在圖的正中央,圖中的四周,散佈著不同的事件。

每個外在事件,都代表著一個能量傳遞,而能量形式由三個變數所決定。

  • 能量大小
  • 能量頻率
  • 能量距離


三個變數的作用之後,1.)能否打中你的價值核心,2.)乘載多大的衝擊,3.)搭配上你當天的心情 ⮕ 將決定你的行為反應。

我畫的示意圖 - 外在事件如何影響你的決定。



舉例來說:

A.) 有一隻狗,每天早上8點,都在喜馬拉雅山上大便。

B.) 有一隻狗,每天早上8點,都在你家門口大便。

這兩個事件,能量大小相同,頻率相同,但距離不同。於是你對A不痛不癢,對B恨得牙癢癢。


調整對人、對事的定位

凡事有底線,每個人當然也有底線,也必須有底線。想清楚對自己而言,最有價值的究竟是什麼?其他的部分,就不用去在意、掛念。

如此一來,便能將「不能算了的事」縮成最小的圓。

再則,天天保持愉悅的心情,也很有幫助。



總結

「算了」- 可能是智慧,也可能是駝鳥心態。

但終究展現出來的,是我們決定對這件事:終止投資,停止關注,畫下停損線


若考量到「時間」這個機會成本,世界上多的是機會為你帶來金錢,卻沒有人能給你時間 - 選擇「算了」,還真可能是一種智慧,因為你幫自己省下了時間,生命裡最稀缺的資源。


(全文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