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掐指一算,大概有將近1/2的時間會在職場上度過,講直白一點,你每日與主管、同事、客戶朝夕相處的時間,說不定都比家人或伴侶還多。這時,薪酬福利固然是為了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生存下去的籌碼,但若把職場人際關係的隱性情緒成本算入,想來你每個月進帳的薪水裡,可能有大半都是精神撫慰金。
作者Amy Gallo 為職場專家,研究主題涵蓋性別、人際動力關係、對話、回饋及有效溝通,亦為《哈佛商業評論衝突處理指南》(HBR Guide to Dealing with Conflict)的作者。她在本書援引研究數據指出,94%的人在過去5年中,曾與「有毒的人」(toxic person)共事,而87%的人表示團隊文化因此受影響。另外,一項針對2,000名美國工人的調查中,有1/3的人曾因為「令人討厭或傲慢的同事」離職,且受訪者指出,工作上的人際關係,是他們最大的壓力來源。
這些調查顯示,工作上的人際關係是評估一個職場是否健康的重要關鍵。同事間負面的互動關係,淺則破壞我們原先對人的安全感與信任感,損害工作績效與創造力;重則斲傷我們對自我天分、能力和理性的認知。作者因此綜整出8種「棘手同事」的原型,希望幫助人們在職場上識別這些人群,採取相應的互動策略,建立人際關係上的復原力與韌性。又或者,你也可以藉此反思,是否在這8大原型中,隱約看見了自己的身影?
人際關係是一段雙向互動,在試圖處理跟某個難搞同事的關係前,必須先認清自己在這個關係動力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了解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範圍。「釐清邊界」,避免背負他人須自行承擔的課題,是保護自我的第一步。唯有安定自己,才有餘力去冷靜辨識及思考職場人際糾葛的因應之道。
(一)行為背景與動機:晉升主管職往往容易提升一個人的不安全感,擔憂自己(或別人覺得自己)無法勝任,進而產生自我懷疑。為了表現自己「適得其所」,常常出現如微觀管理、吹毛求疵、過度強調自身學經歷(即便在不必要的場合)、貶低性言語、極力控制資訊或資源流(如不允許團隊與其他部門或高階主管互動)等不當行為。
(二)可先捫心自問的問題:
(三)可嘗試的應對策略:
(一)行為背景與動機:悲觀主義者倘若尚具有能動性,仍具備意願或能力採取行動,試圖影響事件的結果,稱為「防禦性悲觀主義」,他們的悲觀,源自於避敗的預防心理,注重規避風險。其他潛在引發悲觀的因素,還包含焦慮、對權力的渴望(如藉由否定某個想法,避免計畫失敗要承擔爛攤子;唱反調維護自主權)、怨恨(如藉由抱怨、看衰別人的提案來表達不滿)等情緒。
(二)可先捫心自問的問題:
(三)可嘗試的應對策略:
(一)行為背景與動機:總覺得所有人都跟他過不去,從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出錯就先將矛頭指向別人或歸咎為外部因素。受害者跟悲觀主義者的差別在於,悲觀主義者指出風險,但受害者著重於指出誰應受到指責,一切都「不是我的錯」。
(二)可先捫心自問的問題:
(三)可嘗試的應對策略:
(一)行為背景與動機:基於害怕失敗或被拒絕(如可能無法完成要求而把問題推回去給別人)、避免衝突、無力感等原因,不太樂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是使用間接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二)可先捫心自問的問題:
(三)可嘗試的應對策略:
(一)行為背景與動機:由於過度自信所導致的偏差,例如「男言之癮」(mansplaining),喜歡表現是個無所不知的萬事通,壟斷發言,並拒絕聆聽其他回饋建議。
(二)可先捫心自問的問題:
(三)可嘗試的應對策略:
(一)行為背景與動機:由於缺乏同理心(研究顯示,若某人面對的困境,我們之前也曾經歷過,會較難對此人出現同情心)、嫉妒、社會認同威脅(相信若跟被輕蔑的群體扯上關係,會危害到自己)、對領導力的錯誤理解等原因,而苛刻對待他人,認為「自己在職涯過程中所付出的犧牲或遭遇的痛苦,你也應該嚐嚐」、「既然我能,為什麼你不能?」
(二)可先捫心自問的問題:
(三)可嘗試的應對策略:
(一)行為背景與動機:進行「微妙的排擠行為」(subtle acts of exclusion),例如才智歸因(表面是讚美,實則暗示你超出大家原本的低期待)、貼上錯誤標籤、「仁慈」的偏見(假設某人會因為其身分需要被保護,而對某件事無能為力或無興趣)、不熟裝熟、奠基於刻板印象的臆測、菁英迷思(否認組織中會出現歧視或歧視並不存在)。
(二)可先捫心自問的問題:
(三)可嘗試的應對策略:
(一)行為背景與動機:出於資源稀缺性、不安全感以及對權力的追求,藉由資訊不對稱或八卦,投入辦公室政治,進行不恰當的政治手段操弄。
(二)可先捫心自問的問題:
(三)可嘗試的應對策略:
本書詳細描述8種棘手同事的類型及應對策略,兼具個案故事與理論研究,並提出非常細緻的策略舉例,本文僅條列筆記重點,非常推薦大家親身翻閱,了解更多具體作為與實務建議。
我想,職場最大的無奈在於,明明就只是想掙口飯吃,為什麼還要面對這麼多奇形怪狀的人類。閱讀過程中,也難免有種「明明有問題的是對方,怎麼我還需要先思考這麼多問題,然後耗費一大堆情緒勞動來研擬應對策略!」只能說,本書宗旨是以「如果你還想繼續待在目前職場拚搏,但不得不處理人際問題」為預設前提,協助你擬定應對方法。但,逃得了一時,也逃不了一世。就算你了卻對目前職場的執念,轉身投入下一段職涯,「人際互動」終究是無法迴避的課題。
回到本書作者的提醒,在職場上,要了解你所追尋的目標,將焦點放在你能控制的事情上,並覺察自己的偏見、觀點,發揮同理心與好奇心以不同角度看待事物,避免對抗與八卦。惟有保有界限,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才能避免上班得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