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閱讀筆記#005|創造與心智的成長CH.01

Viktor Lowenfeld為奧地利的兒童藝術教育學者,他的繪畫階段論對於藝術教育和兒童發展至今仍有十足的影響力。他和Brittain合著的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亦是所有視覺藝術教育工作者必須閱讀的經典著作之一。儘管碩班時期簡單讀過這本書,但是我個人深受Lowenfeld理論與哲學觀的吸引,因此近期又再度拿出來翻閱,所以接下來應該會連發這本書的閱讀筆記(笑)。

Lowenfeld認為教育應以兒童為本,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個體的認知、情感與感受力均衡發展,以開展個人潛在的創造力,而藝術教育適合作為培植個體適應能力與創造力的方法,因為藝術本身兼具認知與情感,故而,凡是人類在接觸藝術或創作的過程中,都必須運用個人的感性、思考與感覺能力。

然而,儘管藝術創作對於個體來說十分重要,但是每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因此藝術教育並沒有一體適用所有兒童的教學方法,教師必須依據每個不同的個體,給予適切的引導。換句話說,藝術教師的角色極為重要。他提到,教師本身的特質(創造力、敏銳度與環境適應能力)、同理心,以及對教學對象的認識程度,皆會影響教學品質,一名好的藝術教師,最重要的教學任務是協助兒童藉由創作認識自我與激發兒童的創造力。

Lowenfeld在書寫過程中屢次強調「過程」的意義,顯見他相當重視兒童的創作過程,他認為,兒童創作的歷程比成品更為重要。在他的觀點中,藝術教育應關注創作活動對個體的影響及美感經驗所引發的感受。兒童在創作過程中提高個人的創造力,未來即能將創造力應用於不同之處。

最後,Lowenfeld提醒成藝術教育工作者,成人如何引導兒童創作將影響兒童的學習歷程。他認為,兒童的創作大致上是植基於個人經驗,因此教師的教學重點應是協助兒童「擴大經驗」。關於「擴大經驗」的討論,他鼓勵成人先以觀察的方式參與兒童的創作,當兒童出現反覆的內容時,表示兒童可能遇到瓶頸,此時,成人再藉由開方的提問,擴展兒童繪畫的內容。舉例而言,當兒童反覆繪畫同樣的車子時,要先肯定汽車對於兒童具有意義,再引導兒童思考汽車的背景、空間等,使汽車從反覆無意義的符號,成為有變化與意義的表現。

總體而言,Lowenfeld重視兒童與生俱來的藝術語言能力,強調若生活中有過度的限制,反而會使兒童的繪畫能力停滯。因此,成人應肩負引導而非指導的角色,透過開放性的問答,讓兒童的創作能依據經驗架構的擴展而邊得更加豐富。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章中,Lowenfeld提到生活中的廣告、書籍與教育都可能成為干擾兒童創作的因素,然而,當代兒童生在視覺爆炸的年代,大量的視覺資訊影響兒童的日常,對於兒童的繪畫、創作方法應該會有許多影響,因此也引發我好奇,當代兒童的視覺經驗究竟會成為豐沛的刺激、擴大兒童的經驗,抑或成為限制兒童發揮創造力的藩籬呢?

參考資料:Lowenfeld, V., & Brittain, W. L. (198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8th ed.). Pearson.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