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奬症狀 Le syndrome du prix Nobel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智力高不代表就不會產生認知偏差,或對不同領域的知識持有批判性思維。

智力高不代表就不會產生認知偏差,或對不同領域的知識持有批判性思維。


在今年2月,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迪迪埃·拉烏爾(Didier Raoult)對傳染病學家讓·保羅·史達勒(Jean-Paul Stahl)提起的誹謗1告訴被馬賽輕罪法庭2駁回,而前者必須支付後者1000歐元的訴訟費用。這件訴訟起因於史達勒在一次電視節目中,公開指控拉烏爾竄改3有關藥物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的研究,並認為其發表的言論都是胡扯4

 

拉烏爾在微生物5領域有卓越的貢獻。他曾獲得2010年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及2015年路易·D基金會的科學大獎,在其領域中,他是論文被引用6最多的研究員之一,高達23萬筆。然而,對自己領域外的科學共識,他也常提出異議,因而陷入爭議。除了聲稱治療瘧疾的羥氯奎寧也能有效治療Covid-19外,他也對氣候變遷及演化論的真實性提出質疑。

 

拉烏爾的例子不是單一事件,很多在國際上享有聲譽,並對科學界有重大貢獻的大師們,也常因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發表一方言論而引發爭議,以下皆為諾貝爾獎得主們,發表未經驗證過的「想法」的著名例子:

 

美國化學家萊納斯·卡爾·鮑林(Linus C. Pauling)堅稱攝取大量維他命C可有效防止思覺失調症7;「PCR之父」凱利・穆利斯(Kary Mullis)公開承認大量使用迷幻藥LSD,認為有益思維,並否認HIV 病毒會導致艾滋病,他甚至支持占星術8;發現「巴克球」的理察·斯莫利(Richard E. Smalley )反對達爾文演化論,而相信上帝創造一切;法國病毒學家呂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相信疫苗會導致自閉症9,而使用抗生素10能治療自閉症;邁可·列維特(Michael Levitt)在新冠疫情發表許多爭議言論,包含認定當時許多國家的封城11措施是錯誤決定;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克勞澤(John Clauser)則是加入二氧化碳聯盟(CO2 Coalition),否認科學界對氣候變遷的共識及主張。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天才們認為自己不僅是天才,而是「通才」?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史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認為五種因素可能會使高知識份子產生「迷之自信」:

1)  Illusion d’invulnérabilité.(無堅不摧的幻覺):「我不會受認知偏誤干擾,也不會誤判。」

2)  Illusion d’omnipotence.(無所不能的幻覺):「只要腦袋夠聰明,沒有什麼做不到的。」

3)  Illusion d’omniscience.(無所不知的幻覺):「我有資格對任何領域發表言論。」

4)  Optimisme excessif quant à ses propres capacités.(過度高估自己的能力):「沒有人可以騙得到我!」

5)  Égocentrisme.(自我中心主義):「別人的想法及意見,不是那麼重要。」

 

長期研究高智力潛能12的美國心理學家約瑟夫·倫祖利(Joseph Renzulli),從獲得崇高科學成就的人觀察到共同特徵:智力、創造力及毅力;三種特徵看似是優點,卻也帶來負面影響。首先,智力高不代表就不會產生認知偏差13,或對不同領域的知識可持有批判性思維14;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帶來創新能量,卻可能會連結脫離現實,且差距甚遠的想法;最後,非凡的毅力讓這些諾貝爾得主們可以在同個領域鑽研幾十年,但得獎後獲取豐碩的果實可能讓他們鬆懈對科學應具有周密謹慎的判斷力。

 

外界因素也是造成認知偏差的重要因素之一。諾貝爾獎被視為最高成就與無上光榮,可只聚焦於得主一人身上,致使他們忘了所有的科學結果其實都是集眾人之力完成。另一方面,媒體會開始就不同領域的議題尋求他們的意見,好似在其他領域他們也同樣具有話語權。再來,獲獎後來自各方的合作要求及研究經費的贊助,無形中形成盡快獲得成果的壓力,促使加速研究進程,因此難以嚴格檢視研究中應關注的重要問題。

 

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到處是偽科學、假訊息及自稱專家學者的人,如果媒體或研究機構無法謹守職業道德,那麼身為閱聽人的我們更應該加強識讀能力。

 



 

Lexique :

1.  Une diffamation : 誹謗,動詞diffamer (v.t.)。

2.  Le tribunal correctionnel : 輕罪法庭。法國普通刑事法院分為三種:違警(Tribunal de police)、輕罪及重罪(Cour d’assises)法院;輕罪法文是un délit,重罪是un crime。

3.  Bidonner : (v.t.) 竄改,做假。

4.  Une fadaise : 泛指沒意義、不重要的事物。

5.  La microbiologie : 在⋯⋯領域,都用介系詞en + 某領域。

6.  Référencer : 加註出處。

7.   La schizophrénie : 以前稱「精神分裂症」,但易使人產生負面印象而改稱為「思覺失調症」。

8.   L’astrologie:占星術,被認定為偽科學pseudoscience。

9.   L’autisme: 自閉症。「麻疹疫苗導致自閉症」早在多年前就被證明是偽科學,可至今許多人仍相信此說法,而拒絕為自己的孩子打麻疹疫苗。

10.  Des antibiotiques:通常以複數形態出現。

11.  Le confinement:幽禁,禁閉,動詞confiner (v.t.)。疫情紓緩後的解封措施則加上否定字根dé-,成為déconfinement。

12.  Haut potentiel intellectuel:簡稱HPI。

13.  Biais cognitif:認知偏差。

14.   L’esprit critique:批判精神。

 

 

本文節錄:

Nicolas Gauvrit et Hayet Zeghiche, « Le syndrome du prix Nobel », in Cerveau & Psycho N˚166- Juin 2024, pp.52-57

avatar-img
3會員
43內容數
這個平台提供關於法國時事、心理學、科學、歷史、文化、藝術和哲學等領域的文章,文章內會介紹該領域的法文詞彙和使用到的文法,希望分享知識的同時,可以幫助對法文有興趣者學習法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d Ast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今人類平均壽命拉長,我們普遍接受需要「活到老,工作到老」的情況,因此看到當時法國百萬人上街頭遊行抗議,有些人可能感到困惑,只不過多工作兩年,有必要反應這麼大嗎?甚至不少人還覺得法國人懶惰,不願意工作。不工作,就是懶惰。為何我們會認為繼續工作是正當的,可對於休息卻直覺聯想到懶惰?
從何時我們開始能「感受到」情緒呢?害怕可能是最古老的,也是被研究最多的情緒,它源自於生存本能,甚至在昆蟲上也能觀察到恐懼的行為。近年來,對於情緒研究數量呈爆炸式成長,但在這之前,情緒議題在科學領域其實長期被忽視,研究數量相當稀少。
「化療腦」是指某些化療患者在治療後發生認知功能退化,其症狀因人而異,最常出現如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或語言障礙等情況。2015年,澳洲雪梨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將化療藥物歐利普注入實驗組老鼠,而對照組則注射鹽水。研究發現,只有實驗組的老鼠在空間辨識方面出現了認知障礙。
古往今來婚姻都是件大事,不同時代對撮合姻緣的人稱呼跟著變化:婚姻仲介、婚姻介紹、中間人、媒人等,在不同脈絡下,意思也大不同。古羅馬時代將撮合姻緣,以金錢為目的的「婚姻仲介」,女性稱為lena,男性為leno,意思是販賣奴隸的人,其實就是皮條客或老鴇,出現在古希臘劇作家米南德喜劇《薩摩斯的姑娘》中。
在現代心理學界,佛洛伊德對夢的解析,因無法以科學方法驗證而受到批判,但一些新的腦神經研究指出,夢境的確和生活中的親身經歷有所關聯,在真實生活中情感體驗,有很大機率會在夢中重現。馬克·布萊格羅夫更是大膽假設,做夢有可能幫助消化真實生活中受到的負面情緒。此外,夢還能提醒潛在危險的存在。
« Gaslighting »2022年被韋氏辭典選為年度代表字,中文稱煤氣燈效應,源自於1944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Gaslight,劇中男主為奪取女主Belle的財產,惡意操縱其精神狀態。在1988年,心理學家開始對 « Gaslighting » 做科學性研究,他們發現這現象經常發生在夫妻間。
如今人類平均壽命拉長,我們普遍接受需要「活到老,工作到老」的情況,因此看到當時法國百萬人上街頭遊行抗議,有些人可能感到困惑,只不過多工作兩年,有必要反應這麼大嗎?甚至不少人還覺得法國人懶惰,不願意工作。不工作,就是懶惰。為何我們會認為繼續工作是正當的,可對於休息卻直覺聯想到懶惰?
從何時我們開始能「感受到」情緒呢?害怕可能是最古老的,也是被研究最多的情緒,它源自於生存本能,甚至在昆蟲上也能觀察到恐懼的行為。近年來,對於情緒研究數量呈爆炸式成長,但在這之前,情緒議題在科學領域其實長期被忽視,研究數量相當稀少。
「化療腦」是指某些化療患者在治療後發生認知功能退化,其症狀因人而異,最常出現如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或語言障礙等情況。2015年,澳洲雪梨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將化療藥物歐利普注入實驗組老鼠,而對照組則注射鹽水。研究發現,只有實驗組的老鼠在空間辨識方面出現了認知障礙。
古往今來婚姻都是件大事,不同時代對撮合姻緣的人稱呼跟著變化:婚姻仲介、婚姻介紹、中間人、媒人等,在不同脈絡下,意思也大不同。古羅馬時代將撮合姻緣,以金錢為目的的「婚姻仲介」,女性稱為lena,男性為leno,意思是販賣奴隸的人,其實就是皮條客或老鴇,出現在古希臘劇作家米南德喜劇《薩摩斯的姑娘》中。
在現代心理學界,佛洛伊德對夢的解析,因無法以科學方法驗證而受到批判,但一些新的腦神經研究指出,夢境的確和生活中的親身經歷有所關聯,在真實生活中情感體驗,有很大機率會在夢中重現。馬克·布萊格羅夫更是大膽假設,做夢有可能幫助消化真實生活中受到的負面情緒。此外,夢還能提醒潛在危險的存在。
« Gaslighting »2022年被韋氏辭典選為年度代表字,中文稱煤氣燈效應,源自於1944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Gaslight,劇中男主為奪取女主Belle的財產,惡意操縱其精神狀態。在1988年,心理學家開始對 « Gaslighting » 做科學性研究,他們發現這現象經常發生在夫妻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領導者暨心理學教授達赫.凱爾特納(Dacher Keltner)的團隊發現,人類實際上經歷了 27 種基本情緒
Thumbnail
我之前解釋的時候朋丟了肥宅這根本就是我的梗圖,所以這張圖就誕生了 感謝 朋友 贊助撥出 解釋: 浪漫時期怪人開始同情老清教徒Milton的撒旦,甚至覺得撒旦是整部的英雄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我們都是凡人。妒忌心人人皆有,看別人開名車好拉風,看同學吃好的用好的,好生羨慕;相信很多人的腦子裡都曾閃過這樣的念頭:如果我成為另一個人、過著對方的生活是什麼滋味?如果你問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你猜他會給出什麼答案。
Thumbnail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選擇記住的童年事件,是有特定意圖的,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要由我們來賦予經驗意義。 知名諜報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將父親根植在他血液裡的「賊性」,轉化為情治工作的特別能力,與寫作上豐富的材料,生命給他一手爛牌,但他把它翻轉成一場好局,真是超級強大的!
Thumbnail
1965年,英國導演大衛.連,將備受好評的小說《齊瓦哥醫生》搬上銀幕。大衛.連曾執導多部史詩巨作,也多次改編文學作品。架構龐大的《齊瓦哥醫生》固然是個挑戰,所幸在導演深厚的功力下,成功將故事化繁為簡,既保留原著悲天憫人的情懷、宏大的時代輓歌,更將三角戀的糾葛,拍得纏綿悱惻、淒楚動人。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路易·莫羅是離群的法國■■■,他因為■■■■■■■■在 1859 年的太陽風暴中出現明顯異狀而來到倫敦尋求科學家的幫助。 他找到了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與詹姆士·克拉克·馬克士威(James Clerk Maxwell),而兩人也對此感到有興趣,雖然最終他們並沒有成功查明……
Thumbnail
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領導者暨心理學教授達赫.凱爾特納(Dacher Keltner)的團隊發現,人類實際上經歷了 27 種基本情緒
Thumbnail
我之前解釋的時候朋丟了肥宅這根本就是我的梗圖,所以這張圖就誕生了 感謝 朋友 贊助撥出 解釋: 浪漫時期怪人開始同情老清教徒Milton的撒旦,甚至覺得撒旦是整部的英雄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我們都是凡人。妒忌心人人皆有,看別人開名車好拉風,看同學吃好的用好的,好生羨慕;相信很多人的腦子裡都曾閃過這樣的念頭:如果我成為另一個人、過著對方的生活是什麼滋味?如果你問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你猜他會給出什麼答案。
Thumbnail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選擇記住的童年事件,是有特定意圖的,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要由我們來賦予經驗意義。 知名諜報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將父親根植在他血液裡的「賊性」,轉化為情治工作的特別能力,與寫作上豐富的材料,生命給他一手爛牌,但他把它翻轉成一場好局,真是超級強大的!
Thumbnail
1965年,英國導演大衛.連,將備受好評的小說《齊瓦哥醫生》搬上銀幕。大衛.連曾執導多部史詩巨作,也多次改編文學作品。架構龐大的《齊瓦哥醫生》固然是個挑戰,所幸在導演深厚的功力下,成功將故事化繁為簡,既保留原著悲天憫人的情懷、宏大的時代輓歌,更將三角戀的糾葛,拍得纏綿悱惻、淒楚動人。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路易·莫羅是離群的法國■■■,他因為■■■■■■■■在 1859 年的太陽風暴中出現明顯異狀而來到倫敦尋求科學家的幫助。 他找到了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與詹姆士·克拉克·馬克士威(James Clerk Maxwell),而兩人也對此感到有興趣,雖然最終他們並沒有成功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