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見不到你了,我會寂寞



「死是什麼?」

『死嗎?(深吸一口氣)

你看,這裡有螞蟻,雖然現在爬得很有活力,總有一天會死,然後成為某種養分。』


「和樹葉一樣!(眼睛發亮)」

『對,就是這樣。

你看,還有瓢蟲!那隻瓢蟲有一天也會死,化作泥土,成為養分。然後又會有新的螞蟻和瓢蟲誕生。』


「......(沉默不語)」

『聽我說,所謂死,對於生物來說並不特別。這是誰都無法避免,終會遭遇的正常事情。所以我從來不認為死亡是不幸。因為那樣一來,人生在世就成了走向不幸終結的過程。』


「但是很寂寞,見不到你了,我會寂寞」

『(溫柔凝視著對方)但是,我死去後會回歸土地,成為大家的養分,會變成風、變成雨,會一直陪在你的身邊,好嗎?』


「但,我會寂寞!(抬頭看向對方又低下頭)」

『(抿了一下嘴)這樣阿,會寂寞阿。

我們來拍照吧!......有照片的話,覺得寂寞的時候,拿出來看看,就不寂寞了,對吧?』



出自日劇 <家族的形式>



心得:

「但是很寂寞,見不到你了,我會寂寞」

這一幕讓我深刻體會到,面對離世(或將離世)的重要他人,即使腦袋知道「死亡終會發生」,但身體與靈魂深處依然會捨不得和感到寂寞。

因為相處時建立的情感與連結,在永遠見不到面時,人往往不知道如何喚醒與安頓那份情感與連結,所以會自然感到迷惘、悲傷、痛苦。


敘事陪伴有一個心法與做法叫「say hullo again」(因為創始者是澳洲人,所以用澳式英語),當人面對分離或死亡,不一定只能用「放下與忘記」的態度來面對內心的遺憾、悲傷與寂寞,而是也可以「從斷裂到重新連結,帶來療癒安定的力量」。所以雖然再也見不到面,但人也可以不強迫自己「放下或忘記他」,而是選擇「用見面以外的方式記得他,跟他連結,帶著關係與故事中的愛、溫暖及希望繼續生活」。


死亡與分離,可以不是「關係終止」,可以不是「say goodbye」,死亡與分離可以是「關係的新開始」「開拓新資源的機會」「離開之人的故事依然活著」「對離開之人依然能產生連結」。我們還是可以用其他方式「say hullo」,像是劇中提到用看照片來陪伴心裡的寂寞,用照片來記得彼此之間的故事,用照片來提醒自己「連結依然存在」。當看到風、看到雨、看到土地,也能想像他的養分就在自己的身邊滋養著自己。


此刻心裡浮出幾個靈魂提問,也許適合自己說給自己聽,或者安靜書寫,或者找個合適的人說說。

「我跟對方之間有哪些重要的故事與回憶?」

「我們對彼此印象深刻、喜歡之處是?對彼此的關懷與互相影響是?」

「我對他的離開,有哪些情感?」

「對方若聽到我說的這些故事與情感,他可能會想跟我說什麼?」

「我會如何回應他?我的感覺有什麼樣的流動?」

「對方若想給此刻的我一個支持與祝福,那可能是什麼?」

「帶著這些連結與支持,接下來我想要怎麼走?」


如果有機會不斷整理著這些故事與連結,未來也許還是會有寂寞,但是也會有對方帶給我的豐厚養分,陪著自己繼續走生命的旅程。






近期活動:https://vocus.cc/article/66bac40efd89780001f9ffae
關於我的詳細介紹:https://forms.gle/zF4EtiC5qpb5h7aP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