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世代正在模糊公私領域的範圍,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這也不是故意的,因為投機世代幾乎都弄不清楚公私領域的差異,或者說就是因為不了解,才會走向投機。投機的終點是抹平差距,產生「我蠢我就爛,但我有一張票」,威脅其他人付出代價來滿足私利。真正的危機已經出現,從台灣到歐美各地,這類認為價值都屬於陳腐過去,現在只有錢才是唯一標準的年輕新世代,比例正在上升。
消費主義在此的體現,主要是一種取代,因為沒有目標,失去指引後,只能透過物質性的消費,確認自己的位階,例如買得起跑車的一定地位很高。這看就曉得有問題,但對於沒有能力從人際互動判斷的原子化個體來說,至少是個辦法。
而會走到這步,就是想像力太過豐富,加上工業社會在21世紀後,全球化爆發成長的產值,足以提供多餘的資源以供社會實驗。純粹的論述,需要在社會先行實驗,這沒有問題,但這種基於想像力的後現代思維,也非嚴謹的學術論證,重點是多數推動後現代的執行者,本身的理論基礎薄弱,邏輯論述不佳,只能依靠煽動來推動。
行動家的抒情文,寫的比論說文好一百倍。
筆者來解釋一下,想像力是有極限的,我們回想上個世紀的科幻作家,就不難看出此點。人類很難想像出一個完全未知的世界,想像需要有所本,且突破既有思考架構很難,通常都是意外。在這還有一種反差,越是受過學院訓練的想像家,就越跳不出既有架構,反倒沒有任何主流沾染的三流小說家,往往會有出人意料的發想。
舉一個例子,電影阿凡達,號稱創建一個全新的世界觀,但我們都曉得,這故事本身就充滿不合理性,其架構無疑是傳統套路,一個良善和平的王國遭遇邪惡野心的軍團入侵,主角身為入侵者良心發現,加入反抗軍擊退軍團的故事。
充滿著傳統反資本主義、反帝國主義,又強調自然、無害、現代的環保概念,只是改成新的宇宙殖民版本。其最大的不合理,在許多科技類論壇都有提到,人類都能開宇宙戰艦進行長距離移動了,居然要派陸戰隊到星球表面打肉搏戰,真的只在乎資源,進行軌道轟炸,把阻礙者都夷平了,這豈不是更乾脆,反正地球很邪惡不是?
筆者不是要批判電影,只是要跟讀者表達一個概念,被認為最有創造發想力的娛樂圈,其實也跳不出既有架構,多半用大學的概念套來套去。基本模式沒太大差異,在框架下加入新的元素,各種反轉、再反轉、角色的置換,其效果都在可預判的範圍內。全新的世界觀很難出現,人類超出不了自身經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