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就結論來說,投機者不去做實事,是因為專業固化的利益少又費時,或是自己專業不佳,可預見的未來無法在專業階級內獲得階層提升(升職)。所以把心力都花在高喊改革,可以收割大量前文說過的「階級邊緣者」,以及想進這階級但進不去的「心懷怨懟者」。
在現代,「懷才不遇」、「時不我予」這兩種宣傳方式的改革口號非常吸引人,並不是自私自利的結果,而是因為大家都很累。為了保證專業競爭力不墜,為了保有現在的工作,為了追求品質好的生活,為了……
為了太多太多,每個人都很辛苦,又陷在永續改革中,得不到休息。正因為大家想休息,所以「希望這次改革可以成功」,那就可以停下來,慢慢固化成果。就好比台灣曾有無殼蝸牛運動,這些人有殼後就不改革了一樣,一般人要的其實不是什麼「真正的改革」,而是確實拿到的成果。
然後就停了,所有的改革在我自己拿到好處後,就該停下來不要變化,這才是普通人的思維。而這不能算是投機,算數學不好,以為用外插法線性預測未來會準確。
投機政客提出的改革多半屬於這些線性邏輯,且都是簡單的外插法預測未來,完全不提可能的變化,更不用說真實世界的事件皆屬於多因素影響。投機政客也沒有人會跟你講,改革的成果需要花時間鞏固,只說改了就會成。任憑想像力堆疊的弊端,就是當與現實脫節,會選擇繼續下一個改革,而非思考是不是該照現狀暫停一下,或許推行幾年後檢討檢討,視情況再推動,狀況會更好。
簡單說,階級沒有固化,你身處其中會感到不安。一個人人可以翻身的年代看似美好,很少有人會跟你說,這也代表你階級跌落的機會也很高。而在沒有地面的社會裡,從既有階級掉落就好像落入無底洞,恐懼的不是墜落,是不知道地獄底層在哪。
這就是焦慮的主因,每一個人都在動,無法停下休息。
用一個比喻來說,就是玩遊戲想要得到滿足感,需要「完成一樣工作」,收集全部的圖卡、拿到相關稱號、地圖開到100%、正統的破關。想像一下,你玩一款魂系遊戲(編:一種動作角色扮演遊戲的類型,由起源的《惡魔靈魂》得名),正在打一隻超難的BOSS,什麼時候的感受讓你最難過?
不是HP剩1%,再撐一下下就好;也不是還有HP99%,反正才剛開始關掉也沒差,是集中精神沒有失誤的打到50%,不知該繼續還是停手。更難過的是,這時你媽走過來把電源關掉。
這就是現代社會整體焦慮的來源,幾乎每一項改變,都處在一半未完成階段,到底要做下去還是止損?沒有判斷基礎。然後就被強迫進行下一階段任務,煩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