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從體驗出發,談寫作的三個部分

〈從體驗出發,談寫作的三個部分〉2024-09-18

 

  從體驗出發,我會把寫作過程粗略分成三個部分:望著螢幕(或紙張)發呆、開始寫並順順地寫下去、收尾與最後的潤飾。雖然從「產能」看起來,第二個部分是寫作的主軸,但無論是時間感還是重要性,三者經常佔據了差不多的比重。

 

 

  從文章的起點開始說,這個部分又可以分成有筆記和沒筆記的情況。沒筆記的時候,你必須開始往記憶裡挖掘,今天發生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在思考什麼。去找到某個適合寫的主題,或者讓一兩句話直接從腦海裡蹦出來。

 

  對我來說一個想要長期寫作的人不能想要倚靠飄忽不定的「靈感」,不能妄想在樹旁邊休息就有兔子自己撞上來。你必須像耐心的攝影師一樣,找好位置架好機器,凝神去注意,才可能在適合的想法出現時立即捕捉。

 

 

  有筆記的時候,這件事情有機會變得簡單一點。因為你已經在過去的某個有意思的時間點中標記了某個方向,所以你要做的就只是喚醒這些筆記,點出它們之間的關聯或闡釋那些使得你覺得它們值得被標示的原因。

 

  但也有一些情況是,你望著那些筆記,卻沒有想要讓它們進一步發展的動力。這時候,與其繼續跟它們乾瞪眼,你可以嘗試順著這些筆記先去查資料,然後用自己的語言介紹那些知識或背景,再由此展開你的論述。

 

  但如果資料查一查還是覺得沒有什麼想說的,又或者越查越覺得細節太過複雜,那最好把它們再放一放,也許未來會有某天對它們更有想法。

 

 

  所謂「萬事起頭難」,當開頭確立下來之後,後面通常就會順暢許多。只要你平時思考事情的方式是邏輯清晰的,一段一段推展下去會是相當自然的事情。

 

  不只是論述性質的文章是這樣,一些充滿想像力的、更加「意識流」的寫作也是如此。你的論點、觀點都不會是漂浮在真空中的原子,它們會和彼此鍵結。透過描述、擴展、聯想、或深入細節等方法,只要是你想談的話題,總有辦法一句一句串成一篇文章。

 

 

  當然,寫到一半卡住的情況並非不可能發生。這種時候,你可以將你寫到目前的部分當作是那做為文章基礎的筆記。重頭到尾讀一遍,然後以「重寫」的角度再次思考。

 

  因為之所以文章會寫到一半卡住,經常是你心中粗略構想的文章架構在具體寫的過程中有所偏斜。所以重新想一下架構可以怎麼安排,調整一下句子和段落的順序,將這些砌到一半的磚從這裡拿到那裡,邏輯有時就自己通順起來了。

 

  如果是寫論文、寫書這種更長篇幅的文字,這個「重寫」的活動幾乎是必要的。你不太可能在第一次寫的時候就知道接下來的數萬字甚至數十萬字準確的擺放方式,寫了才知道原來的架構問題在哪,有前一次寫作時留下的材料,重寫時才有辦法打出更深厚的地基。

 

 

  然後就是收尾的階段了。事實上,像這種千字出頭的文章,我們也可以試著在稍微卡住的時候做收尾。因為「卡住」不見得是還有東西要寫但寫不下去,也可能就是因為關於這個主題,這次想說的說得差不多了。

 

  重新瀏覽一遍已經寫好的部分,知道自己已經說了什麼、還沒說什麼,確認這些已經說的話的主軸是什麼(如果沒有主軸的話,趕快找個能夠讓這些蔓藤攀爬的欄杆)。看看有沒有錯字、不通順的地方或過於情緒化與意圖外的攻擊性字眼。最後給出一個願景、一個行動呼籲或對主題階段性的結論。找一個地方打下最尾端的句點,然後找一個平台按下「發佈」或「送出」,當至少有一個人從頭到尾讀完時,這篇文章便宣告完成了。






延伸閱讀:

〈關於自己的寫作關於自己的寫作〉

〈前圖紙的一年(二):關於寫作,以及熱水器〉

〈創作者的靈感生活:問題意識、體驗與原創〉

〈觀看視角的編排與再現:「描述」作為一種最關鍵的表達〉

〈寫作對重複與探索的要求〉

〈關於論文寫作,以及《超級瑪利歐創作家2》〉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