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眾多論文時,碩博士生會犯的重大錯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 只挑選自己完全看得懂的論文來讀:

- 很多碩博士生在閱讀論文時,習慣選擇那些內容自己已經熟悉或容易理解的論文,這樣的選擇讓他們感覺自己進步迅速,但實際上只是強化了已有的知識,而無法真正拓展自己的學術視野。這種方式容易造成知識的局限,無法進一步接觸到新領域或前沿研究。

-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適當選擇一些挑戰性較高的論文,透過閱讀那些自己看不太懂的部分來激發新的思考,這樣才能真正推動學術進步。


2. 盲目追逐每一篇新的學術文章:

- 基礎模型的研究日新月異,每隔幾天就會有新論文發表,許多碩博士生因此陷入無盡的閱讀循環,總覺得自己要跟上每一篇新發表的研究。但這樣的行為不但讓他們疲於奔命,還容易失去方向,無法聚焦在自己真正關心的研究問題上。

- 實際上,選擇論文應該是有策略的,專注於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且有深度的論文,避免淺嘗輒止,才能在學術上有所突破。挑選論文時,應該關注哪些論文能與自身的研究問題產生共鳴,而非追逐「新」字當頭的趨勢。


3. 忽視混亂中潛藏的學術機會:

- 學術研究往往在混亂和未解的問題中孕育出新的突破,但許多學生往往選擇避開那些他們覺得「難以駕馭」或「過於混亂」的領域,只專注在自己熟悉的範疇。這種安全的選擇可能會讓他們錯失重要的研究機會。

- 正如我的教授常說的:「哪裡有混亂,哪裡就有機會。」在這些看似無序的問題中,可能隱藏著重要的創新點。如果能在這些混亂中找到「訊號」而非「噪音」,那麼就更有可能引領學術突破。培養判斷能力,學會辨別什麼是值得深究的問題,才能真正走在研究的最前端。


你在閱讀論文的過程中,還看過哪些其他常見的錯誤呢?

raw-image


avatar-img
533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將卡片盒筆記法當作最終目的,而不是累積知識的工具: - 許多學生誤以為卡片盒筆記法是研究的「終點」,將重點放在製作精美的筆記上,卻忽略了其實它應該是幫助梳理思路、發現新問題、以及整合知識的「過程工具」。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看清問題之間的關聯性,並引導我們找到解決
許多人在生活中的一大課題是「找工作」。然而,有趣的是,有些人一生中在這方面的經歷卻相對較少。正如我自己,在32歲的年紀,竟然發現自己幾乎沒有真正「找工作」的經驗。 從國中開始,我的學業道路似乎順利得不可思議,而這樣的順利也一直延續到今天。 ▌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 最早的轉折
作為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中要同時應對多項任務和指導,建立一套可靠的「工作流」是你能順利完成學位的關鍵。不僅是為了眼前的目標,而是讓你的研究和學習系統能夠持續發展。當我們不再只專注於單一項目的成敗,而是投入於系統的優化,你的研究效率將顯著提升。 ▌目標 VS 系統:研究生的兩種成長模式
人類社會中,優越感似乎無處不在。不論是在學校、職場,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我們總能遇見一些人,仿佛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優越感」。然而,這種感覺真的必要嗎?從萬維綱老師的《精英日課》中關於「解構」的討論出發,我開始反思這些「優越感小丑」的行為。 ▌打破二元對立,重新審視優越感 解構,簡單來
「加盟模式正在成為零售行業主流的經營模式。」 「比起獨立創業,加盟一個大品牌,可以直接得到品牌方的支持,不用太操心設備,貨源,產品,裝修設計,還可以使用品牌方提供的經營管理培訓,甚至派遣店長。」 「林林總總的加盟業態有四種:一次性加盟,管理型加盟,供應鏈型加盟,投資型加盟。」 「一
今天的主題,來自萬維鋼的《菁英日課》中的一篇,講的是人生中有兩件事值得我們投入無限的精力和時間。這篇文章非常精彩,讓我感觸頗深,因此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 這兩件事是什麼呢? 一件是 "學習",另一件是 "搜索"。 ▌為什麼學習和搜索值得無限投入? 在萬維
1. 將卡片盒筆記法當作最終目的,而不是累積知識的工具: - 許多學生誤以為卡片盒筆記法是研究的「終點」,將重點放在製作精美的筆記上,卻忽略了其實它應該是幫助梳理思路、發現新問題、以及整合知識的「過程工具」。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看清問題之間的關聯性,並引導我們找到解決
許多人在生活中的一大課題是「找工作」。然而,有趣的是,有些人一生中在這方面的經歷卻相對較少。正如我自己,在32歲的年紀,竟然發現自己幾乎沒有真正「找工作」的經驗。 從國中開始,我的學業道路似乎順利得不可思議,而這樣的順利也一直延續到今天。 ▌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 最早的轉折
作為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中要同時應對多項任務和指導,建立一套可靠的「工作流」是你能順利完成學位的關鍵。不僅是為了眼前的目標,而是讓你的研究和學習系統能夠持續發展。當我們不再只專注於單一項目的成敗,而是投入於系統的優化,你的研究效率將顯著提升。 ▌目標 VS 系統:研究生的兩種成長模式
人類社會中,優越感似乎無處不在。不論是在學校、職場,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我們總能遇見一些人,仿佛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優越感」。然而,這種感覺真的必要嗎?從萬維綱老師的《精英日課》中關於「解構」的討論出發,我開始反思這些「優越感小丑」的行為。 ▌打破二元對立,重新審視優越感 解構,簡單來
「加盟模式正在成為零售行業主流的經營模式。」 「比起獨立創業,加盟一個大品牌,可以直接得到品牌方的支持,不用太操心設備,貨源,產品,裝修設計,還可以使用品牌方提供的經營管理培訓,甚至派遣店長。」 「林林總總的加盟業態有四種:一次性加盟,管理型加盟,供應鏈型加盟,投資型加盟。」 「一
今天的主題,來自萬維鋼的《菁英日課》中的一篇,講的是人生中有兩件事值得我們投入無限的精力和時間。這篇文章非常精彩,讓我感觸頗深,因此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 這兩件事是什麼呢? 一件是 "學習",另一件是 "搜索"。 ▌為什麼學習和搜索值得無限投入? 在萬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同時讀多本書卻沒有深入理解每一本書的內容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時會同時參考多本書籍,認為這樣能快速吸收更多知識。然而,這樣的做法容易導致只停留在表面理解,無法深入掌握每一本書的核心概念。特別是針對技術性或理論性較強的書籍,研究生如果不仔細研讀並思考書中的理論和應用,往往會錯過許多關
Thumbnail
不要想得太複雜,筆者當年剛開始時,寫作功力也很低,內容往往是擷取閱讀過的片段,硬是加入到文章中。類似填空,自己想了一個概念,然後找可以用的內容填進去。 年紀比較輕的族群,寫出的網文往往有這種特性,這是理所當然的,年齡跟閱讀總量一定有關,所以習慣引經據典,非得要找到大師、師傅、導師的語錄進去。
1. 沒有聚焦在一本經典書籍或論文上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試圖閱讀大量的書籍和論文,認為這樣可以廣泛涉獵並提升知識水平。然而,這樣的做法常常導致學習成果分散,難以深入理解任何一個主題。事實上,選擇一本經典之書或一篇具有深遠影響的經典論文,並深入鑽研其內容,能夠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一個領
1. 只依賴關鍵字找論文: - 這類學生會利用關鍵字在最新的機器學習會議中尋找相關的論文,雖然這樣做能快速找到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論文,但這種方法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這意味著,學生們可能會錯過那些沒有直接使用關鍵字但實際上對研究有重大影響的文獻。因此,學生應該學會使用更廣泛的搜尋策
1. 收集過多相關書籍卻無法專心讀完一本: - 這類學生常常分心,喜歡收集各種講同一主題的書籍,並花費大量時間去比較這些書之間的異同。但這樣做反而使他們無法專心深入地閱讀完一本書,導致知識的掌握變得片面和零散。 - 解決方法:專注於選擇一本優質的教科書,並深入閱讀和理解其內容,將精力集中在這本書
1. 只找「字面上」相關的論文: - 這類學生常常只利用關鍵字搜尋最新的會議論文。這種方法的確可以找到與關鍵字直接相關的論文。然而,這樣的搜尋方式存在一個盲點,因為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卻無法發現那些「字面下」更深層次相關的研究。這些更深層次的研究可能會對你目前的研究提供更為重要的啟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1. 忽視讀者需求,演講內容凌亂、訊息不明確: - 很多學生在進行學術演講時,沒有考慮到聽眾的需求,這樣只會讓內容看起來混亂,聽眾無法抓住重點,最終浪費大家的時間。例如,有些學生的投影片上放了太多文字或不相關的圖片,這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 2. 缺乏系統的簡報製作能力: - 學
1. 只關注自己知識面的新穎點子: - 許多學生在讀Paper時,會覺得這些研究成果非常新穎,驚嘆於「怎麼會有這麼新穎的點子!」但往往這些點子只是對自己的知識面來說是新鮮的,而不是對整個領域都是新穎的。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深入理解Paper真正的創新點。 2. 不深入
大學生寫研究論文, 一個常見的毛病, 是不知道什麼是「清楚的段落」。 原則上,在研究論文裡面, 每一個段落要說的話, 都需要有根據有來源。 沒有根據來源的段落, 講的內容經不起推敲, 就更不可能是清楚的段落。 為了讓自己說的話清楚, 管理根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同時讀多本書卻沒有深入理解每一本書的內容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時會同時參考多本書籍,認為這樣能快速吸收更多知識。然而,這樣的做法容易導致只停留在表面理解,無法深入掌握每一本書的核心概念。特別是針對技術性或理論性較強的書籍,研究生如果不仔細研讀並思考書中的理論和應用,往往會錯過許多關
Thumbnail
不要想得太複雜,筆者當年剛開始時,寫作功力也很低,內容往往是擷取閱讀過的片段,硬是加入到文章中。類似填空,自己想了一個概念,然後找可以用的內容填進去。 年紀比較輕的族群,寫出的網文往往有這種特性,這是理所當然的,年齡跟閱讀總量一定有關,所以習慣引經據典,非得要找到大師、師傅、導師的語錄進去。
1. 沒有聚焦在一本經典書籍或論文上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試圖閱讀大量的書籍和論文,認為這樣可以廣泛涉獵並提升知識水平。然而,這樣的做法常常導致學習成果分散,難以深入理解任何一個主題。事實上,選擇一本經典之書或一篇具有深遠影響的經典論文,並深入鑽研其內容,能夠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一個領
1. 只依賴關鍵字找論文: - 這類學生會利用關鍵字在最新的機器學習會議中尋找相關的論文,雖然這樣做能快速找到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論文,但這種方法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這意味著,學生們可能會錯過那些沒有直接使用關鍵字但實際上對研究有重大影響的文獻。因此,學生應該學會使用更廣泛的搜尋策
1. 收集過多相關書籍卻無法專心讀完一本: - 這類學生常常分心,喜歡收集各種講同一主題的書籍,並花費大量時間去比較這些書之間的異同。但這樣做反而使他們無法專心深入地閱讀完一本書,導致知識的掌握變得片面和零散。 - 解決方法:專注於選擇一本優質的教科書,並深入閱讀和理解其內容,將精力集中在這本書
1. 只找「字面上」相關的論文: - 這類學生常常只利用關鍵字搜尋最新的會議論文。這種方法的確可以找到與關鍵字直接相關的論文。然而,這樣的搜尋方式存在一個盲點,因為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卻無法發現那些「字面下」更深層次相關的研究。這些更深層次的研究可能會對你目前的研究提供更為重要的啟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1. 忽視讀者需求,演講內容凌亂、訊息不明確: - 很多學生在進行學術演講時,沒有考慮到聽眾的需求,這樣只會讓內容看起來混亂,聽眾無法抓住重點,最終浪費大家的時間。例如,有些學生的投影片上放了太多文字或不相關的圖片,這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 2. 缺乏系統的簡報製作能力: - 學
1. 只關注自己知識面的新穎點子: - 許多學生在讀Paper時,會覺得這些研究成果非常新穎,驚嘆於「怎麼會有這麼新穎的點子!」但往往這些點子只是對自己的知識面來說是新鮮的,而不是對整個領域都是新穎的。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深入理解Paper真正的創新點。 2. 不深入
大學生寫研究論文, 一個常見的毛病, 是不知道什麼是「清楚的段落」。 原則上,在研究論文裡面, 每一個段落要說的話, 都需要有根據有來源。 沒有根據來源的段落, 講的內容經不起推敲, 就更不可能是清楚的段落。 為了讓自己說的話清楚, 管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