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為什麼碩博士生學會“好好失敗”這麼困難?】


碩博士生在研究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挑戰,無論是實驗失敗、論文被退回,還是研究方向需要調整。然而,為什麼學會“好好失敗”對於這群專業學術工作者來說特別困難?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Amy Edmondson 在她的書《Right Kind of Wrong: The Science of Failing Well》中指出,造成這個困難的三個關鍵因素是:厭惡、困惑與恐懼。




▌厭惡:對失敗的本能反應


碩博士生的學術訓練讓我們習慣追求卓越,但也因此對失敗充滿抗拒。從小到大,我們的成績單和表現被拿來評價學習成效,這種教育模式讓我們對失敗產生厭惡。一旦論文實驗不如預期,或者研究假設被推翻,我們很容易陷入焦慮與挫折感,因為學術圈對成功的標準往往非常高。


然而,學術研究本質上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就像實驗數據有時需要多次修正,失敗也是過程中的一環。如果我們能換個角度看待失敗,把它當作研究進展的一部分,或許壓力會減輕許多。


▌困惑:缺乏清晰的失敗分類


Amy Edmondson 提到,我們常常困惑於失敗的原因,因為缺乏一個清楚的框架來理解不同類型的失敗。對於碩博士生而言,有時我們的失敗可能是因為方法論有誤、設計不完善,也可能是因為學術資源不足或研究環境的限制。


理解並區分這些不同的失敗類型非常重要。有些失敗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因為忽略文獻回顧造成的研究方向偏差;但也有些失敗是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如探索未知領域時的試探性錯誤。如果能夠區分這些失敗,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具體改進,提升研究的效率。


▌恐懼:來自學術圈的高期待與社會壓力


碩博士生對失敗的恐懼,往往來自學術圈內外的高期待和壓力。論文發表的壓力、學術競爭的激烈,再加上師長、同儕對我們的期許,讓我們對失敗的容忍度非常低。失敗可能讓我們質疑自己的學術能力,甚至擔心影響未來的學術職涯。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常常會選擇避開高風險的研究議題,只做那些容易有成果的題目。然而,這樣的選擇會讓我們錯失許多有潛力的創新機會。Edmondson 提到,要克服這種恐懼,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可以接受失敗的環境,讓失敗成為學習和進步的工具,而不是一種威脅。


▌失敗:學術鐘擺中的常態


碩博士生的研究生涯充滿了挑戰和不確定性,而失敗在其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有一句名言:「生命就像是鐘擺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擺盪。」在學術研究中,失敗正是我們在追求研究目標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無數痛苦之一。當我們懷著期待投入一個假設或實驗,結果卻不如人意時,這種心理落差正是失敗帶來的。


然而,這並不是終點。碩博士生需要學習如何面對並接受這樣的過程,將失敗當作學習和改進的機會。學會“好好失敗”,能讓我們在研究的道路上更具韌性,並最終提升學術成果的質量。


▌總結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學會“好好失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這項技能對於我們的研究生涯至關重要。透過理解並克服厭惡、困惑與恐懼,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從失敗中學習,進而在學術領域中邁向成功。希望這些觀點能幫助大家在面對研究困境時,更有勇氣和智慧地繼續前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