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成為生命的掌舵手:追尋自我實現的四個反思

在現代社會中,你是否常常感到迷失,思索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看似有眾多選擇,卻不知道如何選擇,有多少時候,我們無意識地應付每天發生的事,彷彿被時間的洪流推著前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工作與生活。

也許偶爾會思考如何改變現狀,但想到轉變充滿不確定性,改變所帶來的不舒適,可能多於維持不變,便又打消了念頭。

我們都期待擁有自在豐盈的人生,想要達到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自我實現」,如果來到地球上是為了體驗,自我實現便是不斷探索個人潛力的過程,更是尋找生命意義的旅程,而它將持續終生,直到回家那天。

那麼,到底怎麼樣算是自我實現?和格友分享我的觀點,也許不一定和你認為的一致。


一、自我實現是動態追求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自我實現並不是終點,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持續追求的理想狀態,當生理、安全等基本需求被滿足後,更高階的需求便會出現,有點像是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用運動來比喻,你的身體在移動中不斷改變重心來維持恆定,以追求更高難度的動作(目標)。

但當不知道要追求什麼的時候,怎麼辦?我認為你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嘗試,如果發現自己不適合,就再嘗試更多事物,這個過程沒有正確答案,只要憑心感受這件事,是不是能帶給你正向體驗即可。舉例來說:如果你想發展心理諮商、社工師職涯,但不確定自己適不適合,可以先接觸看看與這些職務相關的環境,做志工服務、親自體驗心理諮商、讀心理學教科書,都是評估和了解自己的好方法。


二、自我實現是關於「你要什麼」

我比較保守,覺得完全捨棄現有的生活模式重新開始,難度太高,所以傾向在能力範圍內創造新的體驗,當然有可能還是要付出一點代價,例如:我想學習寫SEO文案,增加商業接案機會,那我可能會需要花錢買線上課程,在工作之餘花時間鑽研技巧,並練習真正開始寫文章等等,但我還是能兼顧工作,以及維持想要的生活品質。

在這個面向,保持好奇心很重要,用「主動創造」的態度回應(Respond)生命,而非被動解決問題或無意識地反應(React)。這兩者的差異,取決於你看得多遠,如果你能開始預想五年後、十年後想成為的模樣,會比只思考這一兩的計劃來得更完善,清晰的目標就如北極星,給予人生方向重要的指引,花點時間探索絕對是重要且值得的。


三、自我實現不需要和別人比較

我們活在充滿框架的世界,社會從小教導我們要好好讀書、畢業找個穩定的工作、組成家庭養育兒女,父母、老師、朋友或甚至陌生人,似乎都有權利告訴你「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別人一句無心言論,就可能觸及你柔軟脆弱的內心。的確,活著似乎常常被人拿來比較,或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

想改變這種情況,必須先判斷哪些訊息是噪音,哪些訊息真的有參考價值?避免用「受害者心態」埋怨別人,或是陷入「可憐的我」的心理狀態,而是觀察自己對於這些訊息的真實感受,並對自己100%誠實,你得負責任地做出自己想要的選擇,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我會用三個問題,幫助自己思考:

  1. 如果選擇別人不認同的道路,最糟的情況是什麼?(風險預測與分析)
  2. 我是不是有能力面對並處理最糟的情況?(自我能力評估)
  3. 現在的我能做什麼?(主動選擇)

雖然和別人比較是人的天性,但是唯有做自己相信的事,才能為你帶來人生的意義。


四、自我實現是歸屬感與貢獻感

阿德勒心理學主張:我們是共同體的一員。你是獨立完整的個體,你與你身邊的人組成另個或多個共同體,你與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都存在於宇宙這個大共同體。

自我實現,就是在共同體中獲得歸屬感並創造貢獻感。把自我的執著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創造充滿接納、信任、平等的人際關係,對他人表達坦誠的感謝、敬意與喜悅,人在聽到感謝時,會明白自己對他人是有價值的,也會有自己屬於世界的一份子的感覺。

其實阿德勒對貢獻感的定義更為寬廣:不用親眼可見的貢獻,只要擁有「我對某人有用處」的主觀感覺,就是「貢獻感」,就能產生幸福感。

追求自我實現的目的,就是為了自由幸福的人生,不是嗎?


結語

自我實現,是一個持續探索的生命旅程,我們從勇於嘗試新的體驗,到保持對未來的好奇,創造性的追求及對他人的貢獻,是通往幸福的關鍵。最終,這一切都在於對內在的接納與誠實,讓我們在共鳴中找到生命的意義,並以真正的自我回應這個世界。


<支持我繼續創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創作自由,自由創作
0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