燁升上三年級後大約1個月左右
我就明顯感到孩子的作業,變多了!
某個晚上,燁寫作業寫到11點
(燁算是能夠專注的)
寫作業的過程中適時地穿插了幾個些短休息
看著孩子在整個寫作業的3小時中
升起情緒、去調整、再回來表示要完成作業
媽媽看了也有些心疼,但也欣賞孩子的堅持。
過程中我也問燁:「需要我跟老師反應作業太多嗎?」
燁又表示不用
一週後,又是一個功課很多的晚上
燁在寫作業時,好幾次來問我關於字怎麼寫的問題
『媽咪,教我。』
『媽咪,滿,怎麼寫?』
『難,怎麼寫?好難哦…』
『哦~是這個”為”哦!』
『直升機的直是哪一個直啊?』
燁一直來問,連我都困惑了:「學校沒教嗎?」
燁:『沒教啊!』
我:「那怎麼會需要寫這麼多沒教的字呢??」
燁:『因為要造句啊,而且我們老師說,沒教過的字也不准我們寫注音,要查字典。如果寫錯或寫不好看,又會被圈起來,又要罰寫…嗚嗚…』
我聽了也覺得…
哇,這個要求實在不容易啊!
過程中孩子還是一樣,會哀手酸
哀完後,又認份地繼續回去投入作業。
再哀一下,來我身邊討抱,
就這樣來回了幾趟,最後燁終於受不了了!
情緒蓄滿,抱怨和大哭了起來!
『嗚嗚…為什麼功課那麼多!』
『我討厭我們老師!』
覺察到慣性回應,心中的第一個念頭…
還是諸多道理、和想鼓勵孩子學習:
“老師也是希望你們認識的字越來越多啊”
“老師也是想讓你們進步啊”
好在,因著幾年的學習,
對自己的內在狀態有所覺察
因而我 #停 下來了
沒有直接以慣性反應和道理回應燁
並且關注內在不甚明顯的擔心、煩燥、緊張、焦慮…
安頓了自己後,我才會有餘裕
以孩子需要的方式來陪伴他。
學習了冰山,並非就不「教」孩子了
而是能更加自由地依情境,決定教養順序
“先貼近和理解孩子”是現在我會放在前的
當孩子情緒被允許了、被同理了
再一起和孩子討論如何面對他的問題。
我問燁:「你還好嗎?」
「手很痠是不是?」
「很累啊?」
「有什麼我能幫忙的嗎?」
當我越 #同 同理燁,
燁情緒更大,眼淚也越來越多
我再次和燁確認:「需要我跟老師反應嗎?」
畢竟在班親會上時,老師就表示,三年紀了,他會比較嚴格要求一點,希望幫孩子建立一些習慣和基礎,同時老師也表示,如果孩子真的覺得負擔太大,家長可以跟老師反應,老師會再看看要怎麼彈性調整。
但燁邊哭,卻依然表示:『不用。』
一會兒後,燁卻開口問我:
『媽咪,那可以轉學嗎?』
我愣了一下…:「轉學?」
這孩子真可愛,不想和老師反應,卻想轉學!
我:「但…如果遇到更嚴格的老師怎麼辦?」
燁:『那…就再轉啊!』
我聽了後,沒有回應,讓沉默在空氣中流動
也讓孩子自己覺察看看,他的想法是否可行。
燁待在我旁邊的椅子上,眼淚直直流下來
我擺了一隻手在燁背上,只是安靜地 #伴 陪伴。
看著孩子辛苦,當媽媽的心裡當然也會心疼
尤其面對「處罰」的做法,其實也很不符合我的理念
但,我相信有我陪孩子一起面對挫折和挑戰
這些都會成為訓練孩子的耐挫力及抗壓性的過程
而且,#老師與家長必需是合作的好夥伴
若我對老師沒有信任感,
陪伴孩子的過程將變得更加艱難。
我選擇相信:
不論是這些看起來過多了的作業量
或是老師對於「造句時不能寫注音」的規定
都起因於老師也希望孩子成長、願孩子向上的心意。
不久後,燁哭夠了,便從我腿邊起身:
『媽咪,我好多了,我要繼續去寫作業了。』
作業,是孩子的課題
當我願意為孩子跟老師反應,孩子表示不用
我選擇尊重、和信任孩子。
#課 是以尊重、信任、同理,和陪孩子增能的方式
以溫暖的存在和支持,執行 #課題分離
情緒流動後,果然,
燁便有力量繼續面對和完成屬於他自己的學習責任了
最後,時間來到11:00
燁收好作業和書包,來找我簽名,並跟我說:
『媽咪,我寫完了,我要去睡覺了!』
「燁,辛苦了!媽咪看見你很堅持要完成作業,對自己的事很有責任感,我覺得你很棒!如果之後你覺得需要,要跟我說,我再跟老師反應哦!」
#鼓 鼓勵孩子在過程中願意努力的部份
『好,媽咪晚安!我愛妳。』
我欣賞自己,在成長的路上,又陪孩子走了一小程了。
#棒
#停課同伴問鼓棒 實例篇
#家長與老師是合作夥伴
共同的目標是孩子的學習與成長
#高小露的阿薩母教養
照片為陪孩子寫作業的日常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