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卡片不只是卡片而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我接觸到盧曼的卡片盒筆記前,從沒想過卡片可以是一種資訊管理的手段,甚至被用來作為促進思考的技藝。

我在大學讀歷史系時,曾聽老師們說過,以前的學術研究者都是用卡片來做研究,尤其老師們的老師也是如此。當時,我很直覺地以為,大概是因為卡片能夠方便地拿到圖書館使用,比較好摘錄資料。而老師們多半已經使用電腦做研究(少數老師則是用筆記本),也沒有老師告訴我們,以前的學者到底怎麼用卡片,「卡片 = 便於摘錄資料」,就成為我莫名的認知。

歷史系的訓練讓學生慣於從「脈絡」來看待問題,而「脈絡」往往需要依靠研究者在龐雜的史料中建構。這事說來簡單,但若缺乏工具輔助,其實不太容易(除非過目不忘或有過人的記憶力),畢竟史料的數量多如大海,如何從中理出特定的「脈絡」,實非易事。

在學習使用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方法後,才知道原來卡片不只用於摘抄資料,透過編碼還能建構起龐大、富有「脈絡」的思維網絡。這和歷史研究需要在龐雜的史料中,建構出對於特定問題的不同理解路徑,有異曲同工之妙。

卡片盒筆記並不保證研究者著作等身,但卻能以合乎歷史研究的習性,讓研究者能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始料未及的知識路徑,從而促進思考。

一個在大學兼任通識課教學的打工仔 偶爾寫點教學或自學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於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的「編碼」,是他的卡片盒運作的精髓所在。「編碼」是一種利用連續性編號來刺激思考,並建構自己的知識路徑的技巧。
關於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的「編碼」,是他的卡片盒運作的精髓所在。「編碼」是一種利用連續性編號來刺激思考,並建構自己的知識路徑的技巧。
剛接觸到筆記軟體時,在網路上看一些文章,主要都在凸顯「盧曼的卡片是有連結的,這可以透過筆記軟體中的雙向鏈接做到」的印象。一開始,我也認為雙向鏈接可以實踐卡片盒筆記,但後來發現,雙向鏈接和編碼不同。
回想過往折騰筆記軟體的經驗,我漸漸地體會到,雙向鏈接的目的,可能是讓我們可以專注在寫好筆記,並輔助我們在龐雜的筆記中觀察筆記間的關聯。
筆記軟體很容易令人折騰上癮(有人稱之為「效率成癮」),繁雜地設置功能而耗費許多精力,卻不一定合乎自己的需求。對於筆記軟體的使用,我關注的是便於梳理腦海中片段想法間的關聯,並促進想法持續地生長。以下是綱要式筆記軟體的使用心得。
在高度壓縮的時間內,以近乎腦力激盪的方式撰寫論文,往往適得其反。在那樣的狀態下,心裡想著的是「趕快寫出來」,卻少了「反覆思考」的過程。
關於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的「編碼」,是他的卡片盒運作的精髓所在。「編碼」是一種利用連續性編號來刺激思考,並建構自己的知識路徑的技巧。
關於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的「編碼」,是他的卡片盒運作的精髓所在。「編碼」是一種利用連續性編號來刺激思考,並建構自己的知識路徑的技巧。
剛接觸到筆記軟體時,在網路上看一些文章,主要都在凸顯「盧曼的卡片是有連結的,這可以透過筆記軟體中的雙向鏈接做到」的印象。一開始,我也認為雙向鏈接可以實踐卡片盒筆記,但後來發現,雙向鏈接和編碼不同。
回想過往折騰筆記軟體的經驗,我漸漸地體會到,雙向鏈接的目的,可能是讓我們可以專注在寫好筆記,並輔助我們在龐雜的筆記中觀察筆記間的關聯。
筆記軟體很容易令人折騰上癮(有人稱之為「效率成癮」),繁雜地設置功能而耗費許多精力,卻不一定合乎自己的需求。對於筆記軟體的使用,我關注的是便於梳理腦海中片段想法間的關聯,並促進想法持續地生長。以下是綱要式筆記軟體的使用心得。
在高度壓縮的時間內,以近乎腦力激盪的方式撰寫論文,往往適得其反。在那樣的狀態下,心裡想著的是「趕快寫出來」,卻少了「反覆思考」的過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開始大量閱讀,是從高中時期開始的。那時,我就讀於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並受到國文老師李靜妤的深刻影響。她在高中的第一堂國文課上說了一句話,至今仍然銘記於心: 「高中生要多去書店,了解書店裡有什麼書。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對他遇到問題的詳細解答,你現在或許還沒遇到那些問題,但先去了解哪些問題有哪些答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看著網路教學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碩博士生,都會踩到的3個陷阱: 1. 依賴誤導性的資料來源: 2. 缺乏實際寫作經驗: 3. 沒有文化背景支撐: 你在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過程中還見過什麼其他錯誤?
我在高中與大學時期,也是 Note Taker。 年輕的時候買了很多書,翻了很多書, 到處看來看去,但總是覺得東西都有點印象, 用聊天的還能說出一些故事自圓其說, 但如果用寫的,每個字都憋得很困難。 但隨著抵達碩士與博士時期, 用寫作表達想法是每天都要做的事, 我開始在寫作上下足功夫。
學生評論:這次科普文章,圖表很多,即使可能要花些時間看懂,但這是個很好的支持研究理論的工具,因為比起講出很多複雜的知識和理論,用圖表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更容易一次呈現所有的研究數據和結果,即使最後結果可能是假的,但是要是沒有後人來推翻的話,這樣確實讓人容易懂和相信呢!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記錄知識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許多書籍和專家推薦各種最新的工具和方法,讓我們不禁覺得只要掌握了某種技術,就能輕鬆應對信息洪流。然而,真相往往並不如此簡單。持續不斷才是長期有效的關鍵。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在學術寫作中,掌握「關鍵字閱讀」技術至關重要。 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 有效地從大量的學術文獻中提煉出核心資訊是一項挑戰。 關鍵字閱讀不僅可以幫助你避免被不必要的細節所淹沒, 還能讓你更聚焦於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資訊。 結合「書目卡 Bibcard」的使用, 這種閱讀方式能夠大大提高你的閱讀效
Thumbnail
書目卡(Bibcards)是提高閱讀效率和知識整合能力的關鍵工具。 如果你是一位熱衷於從閱讀中獲得深刻見解的讀者, 那麼書目卡將成為你的強大助手。 這個方法不僅能幫助你記錄重要信息, 還能促進對讀物的深入理解和應用。 現在,讓我們一探究竟書目卡如何在你的閱讀過程中發揮作用。 ▋步驟1 -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開始大量閱讀,是從高中時期開始的。那時,我就讀於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並受到國文老師李靜妤的深刻影響。她在高中的第一堂國文課上說了一句話,至今仍然銘記於心: 「高中生要多去書店,了解書店裡有什麼書。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對他遇到問題的詳細解答,你現在或許還沒遇到那些問題,但先去了解哪些問題有哪些答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看著網路教學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碩博士生,都會踩到的3個陷阱: 1. 依賴誤導性的資料來源: 2. 缺乏實際寫作經驗: 3. 沒有文化背景支撐: 你在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過程中還見過什麼其他錯誤?
我在高中與大學時期,也是 Note Taker。 年輕的時候買了很多書,翻了很多書, 到處看來看去,但總是覺得東西都有點印象, 用聊天的還能說出一些故事自圓其說, 但如果用寫的,每個字都憋得很困難。 但隨著抵達碩士與博士時期, 用寫作表達想法是每天都要做的事, 我開始在寫作上下足功夫。
學生評論:這次科普文章,圖表很多,即使可能要花些時間看懂,但這是個很好的支持研究理論的工具,因為比起講出很多複雜的知識和理論,用圖表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更容易一次呈現所有的研究數據和結果,即使最後結果可能是假的,但是要是沒有後人來推翻的話,這樣確實讓人容易懂和相信呢!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記錄知識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許多書籍和專家推薦各種最新的工具和方法,讓我們不禁覺得只要掌握了某種技術,就能輕鬆應對信息洪流。然而,真相往往並不如此簡單。持續不斷才是長期有效的關鍵。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在學術寫作中,掌握「關鍵字閱讀」技術至關重要。 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 有效地從大量的學術文獻中提煉出核心資訊是一項挑戰。 關鍵字閱讀不僅可以幫助你避免被不必要的細節所淹沒, 還能讓你更聚焦於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資訊。 結合「書目卡 Bibcard」的使用, 這種閱讀方式能夠大大提高你的閱讀效
Thumbnail
書目卡(Bibcards)是提高閱讀效率和知識整合能力的關鍵工具。 如果你是一位熱衷於從閱讀中獲得深刻見解的讀者, 那麼書目卡將成為你的強大助手。 這個方法不僅能幫助你記錄重要信息, 還能促進對讀物的深入理解和應用。 現在,讓我們一探究竟書目卡如何在你的閱讀過程中發揮作用。 ▋步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