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故宮琉球特展:一段跨越時空的歷史之旅

參觀故宮南院「萬國津梁:東亞海上的琉球」,恰逢幾件展品即將離開展廳的倒數日子,讓人有種抓住流逝歷史的感覺,像是在海上捕風捉影。

在區域交流上,扮演重要的橋樑角色,因此被稱為「萬國津梁」。

在區域交流上,扮演重要的橋樑角色,因此被稱為「萬國津梁」。

展廳入口處,很難印刷的大面紫色上,纖細的標題字發著光,展現帝王氣勢。琉球不僅僅是個小島,而是日本、中國、朝鮮、東南亞之間的重要轉運站。當時的琉球人應該很忙吧,忙著接待來自各國的貿易夥伴,隨時來上一場「跨國會議」。

這樣繁榮的盛況,被當時的畫師生動描繪在屏風上。那霸港邊形形色色的船隻來往穿梭,旗幟飄揚,其中琉球國的紅黑色大船格外顯眼,船首還被點上可愛的大眼睛。岸上也進行著不輸海上的熱鬧活動,密密麻麻的大頭人民,或騎馬、或步行,有的撐傘看船入港,有的正在鹽田中辛勤勞動。

除了藝術性的描繪外,現場也展示數幅航海圖,作為這個航海王國的見證。圖上清楚標示出琉球本島、奄美群島、宮古群島……等大小島嶼,並以彩色線條連結起各島間的航線,詳記方向、距離、港口資訊,甚至連島上山脈和陸路交通都有。彷彿是在宣告天下:「歡迎來到東亞海上的貿易帝國。」

萬國津梁扮裝派對

雖然中琉間的關係並不平等,但彼此互動相當熱絡。中國派遣使節前來冊封琉球王,好像是在頒發「國王合格證書」,而琉球也多次派使節來華進貢、派學生來留學交流。當時的知識分子們彼此切磋,留下許多精彩的作品和旅程紀錄。

看著櫃中的殘磚破瓦,我腦中浮現出一幅畫面:寧靜的午后,某個琉球人坐在木造長廊上,泡著一壺清茶,聽著浪濤,與朋友聊著剛從中國帶回來的趣聞軼事。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像我們現在週末的咖啡廳時光?只不過那時的琉球茶香中多了一絲海洋的鹹味。

可惜、扼要位置也帶來強國的覬覦。

1609年薩摩藩入侵,被迫承認日本幕府為宗主,得上江戶進貢。當時的琉球國王既要討好中國皇帝,又不能得罪日本將軍,相信台灣人一定也很能體會這樣的兩難。後來「牡丹社事件」爆發,日本政府藉口併吞,曾經輝煌的海上帝國從此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

如今,我們只能藉著幸免於難的書畫、青瓷、碗盤,以及華麗的傳統服飾來遙想當年。忍不住事後諸葛:若沒有成為日本的一個縣,或許就能逃過二戰時的轟炸,也能留下更多更完整的歷史文獻與文物?

參觀完畢,走出展廳時,仍覺得心情複雜。一方面,為琉球這個小國能在強權之間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到佩服;另一方面,也為他們的最終命運覺得惋惜。不禁思考起今日全球化浪潮與過去的連結。展期到今年的12/1,希望有機會再次來探訪這片東亞海上的奇幻王國,繼續挖掘它隱藏在歷史深處的故事。



謝謝你讀完這篇文章!

好的內容需要投注加倍的時間和精力,蘿蔔存活無法只靠陽光空氣水💦

邀請你認養一畝蘿蔔田,支持蘿蔔在創作之路成長茁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