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過錫蘭關於台灣媒體亂象的影片。在那部影片之後,三立發表了相關聲明,除了證實林偉凡真有其人外,也提及了他們正在籌組相關的自律委員會。雖然我們或許很難對此抱持太多期待,但至少他們迅速做出了會進行處理的表態。
然而,後續的進展卻令人感到更加不樂觀。在錫蘭為了製作新影片而進行相關查證的過程中,他看到了過去三立新聞台在自律委員會中關於「白飯之亂」的討論。討論內容看起來相當避重就輕,且學者也基本上認為相關的新聞報導沒有明顯的問題。這一點一方面令人遺憾,另一方面則帶給我們許多不協調與困惑。
在自律委員會的外聘學者與錫蘭的通信中,我們才意識到這種不協調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
在三立新聞台於8月28日展開的自律委員會中,他們討論了7月11日撥出的「北科大與熱炒店」新聞。根據當天的兩段新聞片段,參與的學者普遍認為正反意見都有包含,且報導相對公允,一方面有平衡報導、另一方面,也有擷取專業人士與意見領袖的看法,而得到「並無不妥」的綜合意見。
對此,錫蘭的疑惑主要放在,為什麼明明三立在短時間內產出了一百多則包含煽動意見、學生個資的新聞,自律委員會卻只討論了這兩則「相對公允」的新聞?這一點,在參與委員會會議的媒體學者,柯舜智的友善回信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兩個最直接的理由:
一、三立新聞台與三立新聞網是兩個互不隸屬的單位;二、民眾透過NCC進行申訴時,必須要填寫新聞撥出日期。因此,會議便僅會討論「三立新聞台」於「7月11日」撥出的新聞。學者雖然可以提供意見,但卻沒有相關的權責(也沒有義務)去處理在那個時段以外的新聞,也無法對於三立新聞網的內容做出處理。
除了建議錫蘭在評論時將(雖然明確地共用三立之品牌名的)三立新聞台與三立新聞網兩者分開,柯舜智也在信中向我們提示了一些當前非常嚴重的問題:作為傳統媒體,三立新聞台明確地受到主管機關NCC的監督,也因此必須要成立由外部人員組成的自律委員會進行督導。
相反的,因為「回應網路自由開放且多元的精神」,三立新聞網等網路媒體「需要政府核可、不需要執照、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相對應主管機關來監管。」因此,雖然柯教授同樣關心媒體的問題,也無權對三立新聞網生產的內容做出處置。「因為新聞網根本沒有自律委員會啊!」
也就是說,這一個問題顯然不僅僅是三立新聞--以及在白飯之亂、每次林偉凡式腥羶色新聞出現後,一窩蜂抄寫的其他媒體的職業倫理的問題。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台灣現行的制度不僅僅是無法監管、甚至是根本就沒有打算好好監管這些網路媒體。
的確,無論是從自律委員會的常駐設置、NCC的檢舉機制,以及電視台與網路新聞肉眼可見的嚴謹程度差異,我們都能夠相信電視新聞還是一定程度上有被管控的。但另一方面,當三年前中天電視新聞台因屢次違規而在NCC的審議下不予換照時,卻還是有相當多人因為政治立場而認為這樣的監督是侵害新聞自由。
就像錫蘭指出的一樣,台灣的民眾一直都知道台灣媒體有問題,卻似乎一點也不把這當作是一件瘋狂與嚴重的事,而以一種「不意外」的態度麻木地接受了這樣的媒體生態。甚至當相關主管機關依法進行審核與處分時,還有相當比例的人只因為政黨政治的對立而無條件支持那些製作煽動新聞與假新聞的電視台。
*
每一次科技與商業模式發生變化時,資本家都用力地在利用當前規則的漏洞。日前總算告一段落的好萊塢編劇罷工之所以出現,很大程度就是因為他們一路上都在面對過時的不合理條約。從業人員甚至都還沒從DVD與藍光的銷售量拿到他們應有的利潤,實體光碟就已經要成為夕陽產業;Netflix透過經典作品贏得大量的用戶,參與製作那些作品的演員、編劇等工作人員卻幾乎拿不到任何紅利。
而隨著泡沫破裂,連遲鈍的人也都開始意識到,虛擬貨幣與NFT的風潮在很大程度上就只是一場場無法可管的龐式騙局。三月底那篇呼籲暫停AI發展六個月的公開信,很大程度就是為了讓人類有時間去應對,好讓這一新科技的剝削屬性可以稍稍受到制衡。
長期以來我們都已經看到,無論是台灣還是其他國家,政府對於「新事物」的應對總是慢半拍。尤其在非極權國家,要快速做出監管有很大的難度。可是平心而論,「網路媒體」早就不是那麼新的東西了。但台灣政府似乎對此還沒有任何足夠清晰的想法。
我們幾乎可以說是在媒體亂象中成長,在網路的時代,這一問題又變得更加猖獗。從一個角度來說,媒體識讀的確是每一個人的功課,一定程度上,去麻木地放任這樣的亂象的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責任。
但反過來說,我們真的應該要繼續讓政府與媒體行業對此毫無作為,去推託地說「之所以新聞內容長這樣,還不是因為民眾愛看」嗎?當你以一種「鬼島不意外」的態度面對這些差勁節目時,那些無良的媒體就會說:「看吧!你就是愛看!」,將你標記為這些最沒有品味的差勁內容的受眾。
或許,我們不能只是獨善其身,還需要做更多的抵制與檢舉,並在更多的場合讓政府與媒體行業知道觀眾並不想看到那些虛假與煽動的內容、知道他們應該要做出處理。
問題被正視與指出來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需要行動、需要倡議,需要真正做出改變,走出重要的下一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