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鯨之嶋》的無從登陸:象徵性砌成的虛幻本土

raw-image

圖源:國家兩廳院臉書;攝影|林筱倩


演出單位:拾念劇集x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演出時間:2023/05/06(六)19:30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本文首次發表於表演藝術評論台


編劇施如芳以台灣為座標,將人文地理特色轉化為各具獨特性格的角色,並攫取各種元素以編織其象徵意涵,其中包括風流浪子般的「黑潮Kuro」、性格強硬的「火山島贔屭」,以及海陸板塊孕育而成的孿生姊妹「鯤兮」與「鯢兮」。此外,由於台灣島形似鯨魚,於故事中鯤鯢半夢半醒的設定與鯨魚在海洋中半腦入眠的科學知識形成呼應,而神話故事與科學知識的結合,亦屬於《鯨之嶋》的戲劇策略之一。至於整體的戲劇形式,主要以無獨有偶工作室的偶戲結合南北管傳統技藝的演奏,嘗試給予觀眾一種多元的體驗,創造屬於「台灣的山海經」。


《鯨之嶋》是編劇施如芳在TIFA國際藝術節中的第二部戲劇作品。與《阮是廖添丁》相比,兩部作品都試圖在戲劇中融入具有「台灣性」或「在地性」的符號,並交錯使用多種元素,例如皮影戲、偶戲、台語饒舌和旁白的HASHTAG等,形成一場戲劇上的「多元盛宴」。然而,這兩部作品都共同面臨一個缺陷,即在多元的表面之下缺乏足夠強大的敘事核心。在《鯨之嶋》當中,角色塑造上固然不乏科學典故,可也正是為了遵循並服務典故,在已知材料上對於意義層面的產出便顯得稍嫌不足,製造多重意涵的符號卻彷若成為了戲劇的主要目的,導致創作素材僅是被象徵化和符號化,或僅是轉化為一個更具「詩意」的模樣而已。


然而,詩意除了仰賴偶戲與南北管傳統技藝在視覺和聽覺上營造不同層次的美感,還需要觀眾對別具心栽的特定符號有所先備知識才能產生共鳴。對於《鯨之嶋》這樣大量取材於地理與生物類型科學知識的作品而言,劇情理解的門檻相對較高。為此,在戲劇之外,節目手冊上的文字幾乎已經解密了所有符號的象徵意涵,這使劇作家對於素材的「轉化」變得毫無意義,表徵元素重於核心理念的創作結構也更加明顯。而在戲劇之中,各幕之間穿插著旁白朗誦現代化符號「#HASHTAG」的手法為觀眾進行提詞,卻也因此將觀眾從偶戲與南北管的體驗當中抽離。類似的感受也發生在歌隊台詞的斷裂式拋接和風格化的表演詮釋,孤島少女與玩偶的童音演繹尤其如此。


綜觀而言,無論是《阮是廖添丁》或《鯨之嶋》,兩部作品皆過度著墨於將材料轉化為各種「隱喻」和「表徵」,追求表面上的多元大雜燴,卻忽略了在材料的厚度之上自身究竟欲求透過戲劇來表達什麼?反倒在知識與史料的保護下,戲劇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遙遠,這對於一個試圖靠近本土的作品而言顯得矛盾。也儘管我願意相信這些作品並非只是投機於當代本土意識思潮的產物,可過度仰賴有所意識或先備知識的觀者來理解戲劇的可能性意圖,仍不免過於取巧。與其只是安全地待在本土素材或史料堆砌的象徵性視界中,等待層層解密的觀眾的到來,我更期待它不如試圖好好地把話說開,放棄過多地對於象徵性意涵的轉化與堅持,或許能夠與更加親近本土一些。





撰文日期:2023/0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上學好日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