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list)是不退流行的內容形式。
不論「推薦排行榜」,或者社群常見的「X 種技巧、Y 種策略」,它們都引人注目。
有了清單,表示你「整理」過。
你從各種雜亂資訊「辛苦整理」、精煉出讀者只要「輕鬆閱讀」就能獲取的知識。
所以它的接受度很高。
把清單拉到「也太過分了吧!」的長度,這篇內容就變成「必看文」。
甚至不看還「虧大了」。
但這也代表,你得花更多時間和精力「梳理」。
假設你懂寫作,請整理出「29 種最實用的寫作技巧」。
如果你專門做書評,列出「我讀過最值回票價的 39 本書」。
我有篇臉書貼文,標題是〈39 個實用臉書貼文技巧〉,就得到了破千按讚、600 多分享。
「長到哭爸的清單」這招,是出自於歐美專家 Backlinko 的經驗。
“insanely long list”
他有一篇「Google 的 200 種排名因素」,除了列出長達 200 種因素,內文量還來到「變態等級」的 10,436 字。
他靠這篇文,分享數突破 47,379 次,還得到多年來數不清的媒體、專家人士不斷引用、導流。
誰先認清讀者的「懶惰」,誰就能立即「升級」成更強創作者。
別高估讀者的耐心。
讀者看貼文的時候,只付出極低注意力。這是有心理學依據的。
他們的狀態是「放空」、「淺思考」、「渙散」。
「懶人包」就是完美契合的內容型態。
大家都愛懶人包。
▸ 虛擬貨幣是什麼?整理懶人包
▸ 元宇宙有什麼好熱門的?整理懶人包
▸ 懶人包怎麼製作?整理懶人包
取得流量的要訣,是作者「萬分努力」,換來讀者的「毫不費力」。
面對熱門、廣泛的主題,我會寫至少 8,000 – 10,000 字的懶人包。
用精練的文字、把大量的知識灌注在內容當中。
很神奇喔,它不管放部落格、發表在社團,甚至是由別家社群轉發,互動數都居高不下。
我最推薦的製作技巧,是 RE:LAB 的《懶人包知識大全》。
短短一篇內容,卻包含了多年的製作心法、溝通技巧。
它這篇內容,自己本身就是吸睛的「流量引擎」。
教學,就是教讀者「如何做到某件事」的秘笈。
它的訣竅是:請你想盡辦法,讓閱讀的人「高效率學會你的專業」。
如果你是 PM ,請把多年在職場上擔任管理者學到的寶貴知識,全部攤出來。
攤到「開課都可以收費了」的等級。
像我,經營 SEO 公司,我的內容就是不斷的把關鍵字排名、取得流量的技巧公開出來。
寫到「都可以出書了」的等級。
資訊滿載、注意力爆炸的時代裡,你眼中的致富秘訣,別人甚至不會多看一眼。
所以,別藏招。
取得注意力、收穫閱讀量,就要大膽把秘訣「亮出來」。
我很喜歡的一位企業家和文案高手「王繁捷 Wang, Fan-Chieh」,有篇貼文是「把經營公司這幾年來,取得資金的經驗和方法」。
他做一份 PDF 檔,是訂閱電子報就可以取得的教學,該篇貼文得到驚人的 1.7 萬按讚、800 分享。
是我看過的「教學流量」極好範例。
熱門事件是群眾目光的焦點、是流量波濤最高的峰點。
搶到它,流量就會像站在風口上一樣,連豬也能直接「飛起來」。
擅長辯論、剖析寫作邏輯的臉書創作者「陳睨」,在〈翻譯炎亞綸,漂亮的文字技巧如何帶風向〉貼文,得到驚人的 1.3 萬分享數。
深耕 IG 與社群動態的「電商人妻」,即時分享社群第一手消息、分析演算法動態,在 Threads 社群剛開放時,就收穫大量追蹤和各個官方帳號的互動。
我自己也曾在 Google 宣布把 AI 融入搜尋引擎的時候,快速提出整理與自己看法,貼文湧進入百人追蹤,還得到新聞媒體的轉載。
時事熱點,就是流量熱點。
(延伸閱讀:Google 機密文件外洩,搜尋專家開撕演算法黑盒子)
人類天生就喜歡故事。
「從前從前⋯⋯」
是個歷久不衰的開頭。
歐美是最擅長說故事的人了,你看看皮克斯動畫、迪士尼、還有哈利波特。
他們說好多故事、吸引人的故事,創造難以估量的產值。
同樣是玩具,胡迪和巴斯光年就是很有「辨識度」。
迪士尼主題的遊樂園,是大人和小孩一生夢想都要造訪的聖地。
哈利波特更不用說了,1997 年上市的故事,直到現在的熱度和知名度都還在延續。
有多少景點、主題樂園和周邊商品,都是由「故事」所帶動。
我的內容種類裡,表現最火熱的就是「行銷故事」。
例如〈花不到 3 年,只有 13 人的公司,卻賣了 300 億〉的故事,就收穫將近 700 分享。
• • •
得到高流量的「社群行銷」、「文案寫作」有很多專家討論。
但其實,還有一種流量技巧,講的人不多。
它是既穩定、又能長期流入、有耐心就會看到的流量。
「自然流量」。
我發文不用擔心發社群沒互動。
我也不用太在意社群上偶然爆紅的貼文,下一次怎麼再「重現」。
因為,我只要把內容發在部落格,它就會持續從搜尋引擎抓到流量。
技巧,就是以下這些「自然流量型內容」。
• • •
你可能會以為:每個人「搜尋」的語詞千變萬化,很難預測。
其實不是。
大家「會搜的」關鍵字其實很無聊又重複,都集中在少數字詞上。
根據研究,搜尋量「大於 100,001 次」的「關鍵字」,只佔了 0.0008% 的數量。
每個人到 Google 上面輸入的字詞「很集中」。
所以你不需要優美的文筆、老鷹般的洞察眼光,只要掌握「關鍵字概念」,也能取得流量。
寫作之前,請你先用「關鍵字工具」,查看看自己的主題有沒有搜尋量。
我最推薦的是 Ahrefs,它的 “Keyword Generator” 是免費就能用的。
專挑那些「已經有流量的關鍵字」寫作,流量就像在江海之中取水一樣,源源不絕。
有些主題不是最起眼的,但生命力卻最旺盛、可以不斷生長延續。
像常春藤。
“evergreen content”
就是「長青的知識」。
例如「關稅」、「材積」這些,是幾十年不變的題材。
看起來很無聊,但每天就是都有人在搜這些知識、長久不過時。
這兩個主題,我 3 年前就寫好了。
但它們直到今天還是佔據 Google 排名前 3、還是不斷的帶來流量,幾乎都不用更新。
請你找出不過期、長青有效的關鍵字主題,寫它。
我去年和資訊設計專家 RE:LAB 公司合作,寫了一篇《SEO 第一聖經》。
但這份內容我不只放自己的內容,我還找來不同「SEO 專家」一起寫,並且揭露他們的品牌名稱、導連結到他們的文章。
為什麼找競爭者、幹嘛連結到他們網站?這樣不是很吃虧嗎?
不會。
這種「揪團」找高手的方式,其實是「互利」的。
幫助他們曝光的同時,我自己的內容也「增強豐富度」、「得到各家高手閱覽」的好處。
你看喔,假設我講的觀念某家廠商看不慣,他現在敢直接指出嗎?
多半不敢了。因為這篇文章裡面還「包進」眾家高手的意見,這樣要下手,顧忌就更多了,對吧。
這也是「好文精選」、「策展」的內容形式。
英文叫 “roundup”。
就是你擔任「內容揪團」的角色,把值得一看的內容匯總出來。
▸ 最推薦追蹤的 5 個臉書創作者
▸ 本週精選的 10 篇社群貼文
▸ 2023 上半年最佳好書
▸ 必訂的 5 份電子報
這些,是你只要稍微花「少量時間」做「內容揪團」,就能「蹭到」各家好手「精華內容」的順風車策略。
你不但能賺流量,也能為社群、創作者環境帶來「正能量」。
像我前 2 天就發一篇〈推薦你追蹤的 5 個臉書帳號──粉絲不到 10,000 的創作者們〉,不但互動很好,提到的創作者還和我說,因為這篇收穫很多訂閱數。
推薦給你試試看。
1. 長到哭爸的清單 2. 懶人包 3. 教學 4. 時事 5. 故事 6. 關鍵字 7. 長青知識(新招:內容揪團)
瞄準這些來寫,你就可以靠文字拿到高流量。
(延伸閱讀:流量大崩盤,逆勢上升的 1% 部落客做對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