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以為只有學歷迷思的亞洲人喜歡念研究所,原來美國人和英國人也是。
根據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二十年來英美越來越多人念研究所。過去,大學生比例遠遠高於研究生,但英國現在研究生的比例大增,每五個大學生,就有四個研究生。Why?
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缺乏安全感,覺得現在大學畢業生太多,怕自己不夠出色,於是很多人想讓自己多一個學位,可以提升職場競爭力,可以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另一個原因,則是相信多一個學位在身上,可以讓薪水更高。
但這兩個期待,一點都不實際,也被《經濟學人》澆了一大盆冷水。最新的數據和分析顯示,以碩士學歷來說,英美很多碩士課程並不能帶來實質經濟效益,甚至可能害你背負巨額學貸,陷入財務困境。
先說要花的錢,英美碩士學位的成本不低。美國的研究生學費自2000年以來實際增長了兩倍多,英國的國內碩士學費在2021年也比2011年高出約70%。高昂的學費加上就學期間的收入損失,使得許多碩士畢業生背負巨額學貸,畢業後需面對沉重的經濟壓力。
其次,碩士學位未必能帶來更高的收入。美國智庫FREOPP的分析師Preston Cooper估計,如果把學費支出和就學期間的潛在收入損失算進來,碩士畢業生一生平均只能多賺五萬美元。英國財政研究所的分析也顯示,35歲碩士畢業生的收入與大學畢業的同儕相比,在所得上並沒有顯著差異。
不過,以上只是平均而言,也不是所有科系都如此。碩士學位的「投資報酬率」好不好、能不能帶來預期的回報,也和科系選擇有關。《經濟學人》製作了一個表格,比較不同科系的大學生與碩士生之間,到了35歲時的所得差異。結果顯示,有些重視學位的領域,例如computer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chemistry等,多一個碩士的確有幫助。但如果你念的是歷史、地理、社會學、語言等領域,整體來說多花的錢未必賺得回來,並不「划算」。
除了科系選擇,就讀的學校也是影響收入的因素之一,例如MBA課程,頂尖商學院畢業生的收入遠高於其他學校的畢業生。不過整體來說,雖然在美國不同大學的碩士學費差異很大,但學費高低與畢業生收入之間,並沒有強烈的關聯性。也就是說,選什麼學校,對你日後的收入不見得有明顯幫助。
或許有人讀到這裡會心想,念碩士的決定未必這麼現實,求學也能帶來很多金錢無法衡量的好處,例如學習知識與技能。但《經濟學人》也很不客氣的說,其實許多研究所課程「flabby(鬆散)」、「inefficient(沒效率)」、「flaky(瑣碎)」,學生花了很多錢,卻CP值不高。這樣的研究所,念了幹嘛呢?
當然,現在很多人念研究所只是為了不想就業或無法就業,將研究所當作庇護所,反正台灣研究所的學費跟英美比起來便宜得多。如果你只是暫時性逃避,我想也無妨,等你覺得自己準備更充分再跳進職場,也沒什麼不好。但如果你念研究所的理由當中,包含了「投資報酬率」的想像,這篇文章應該可以讓你重新評估。至少可以想想《經濟學人》寫到的一句話:「高等教育應該讓我們更有腦、更有錢」(Higher education ought to make students brainier and richer),如果念完之後多了一個學位,卻沒有豐富我們的腦袋和口袋,何必呢?
經濟學人這期的兩篇文章,很值得參考。
更多更完整的財經觀點分析,請鎖定《沈雲驄說財經》Podcast,每週三更新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