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讀假的」的碩博士生,都有這些特徵:

更新於 2024/07/1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 被食物、書籍、網路、娛樂與社群媒體佔據整天醒著的時間:

- 許多研究生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被各種媒介吸引,大量時間花費在非學術活動上,尤其是社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Threads等,這些平台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這些分心的活動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降低學術專注力和研究效率。


2. 忽視實際環境與網路環境的影響:

- 在網路時代,實際的生活環境對個人的影響已不如以往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重要。相反地,網路環境對個人的塑造力更強,因此需要格外注意所接觸的網路內容。在網路上花費的時間逐漸超過現實世界,這樣的轉變要求我們更加謹慎地選擇資訊來源,避免被負面或無效的信息所影響。


3. 缺乏對於紀錄和創造的渴望:

- 很多研究生沒有很好地利用現代工具來紀錄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比如,利用Obsidian這樣的工具,可以系統地紀錄研究進展和靈感,這不僅有助於整理思路,還能激發更多的創造力。缺乏紀錄和創造的慾望,會導致學術生活變得單調乏味,缺乏深度思考和持續改進的動力。


你還有觀察到周遭那些「碩博士生演員」有什麼特徵嗎?

avatar-img
524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在高中與大學時期,也是 Note Taker。 年輕的時候買了很多書,翻了很多書, 到處看來看去,但總是覺得東西都有點印象, 用聊天的還能說出一些故事自圓其說, 但如果用寫的,每個字都憋得很困難。 但隨著抵達碩士與博士時期, 用寫作表達想法是每天都要做的事, 我開始在寫作上下足功夫。
1. 同時嘗試太多不同的方向: - 這類學生希望在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間取得平衡,但通常沒有一項能全力以赴。結果是,他們的時間和精力被分散,導致最終無法在任何一個方向上取得顯著的成果。這樣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常會感到困惑,為何自己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2. 沒有專注於特定的研究方向: -
每天大量的自由寫作, 就像是桿麵團一樣, 而將自由寫作的草稿進一步, 用一些模板寫成短文, 就像是拿餅乾模具做餅乾一樣。 而社區媒體就是你賣餅乾的市場, 餅乾好吃就有很多點讚評論轉發, 餅乾不好吃讀者就吐出來。
攻擊者的目的,是發展出一種方式, 能夠可靠辨認出特定的數據點, 是否包含於目前算法的訓練數據中, 以此來窺探算法的訓練數據隱私。 有另外一類的研究,叫做數據拷貝, 則是直接觀察算法的輸出, 看看算法輸出是否有過於靠近訓練數據的情形。 這種數據拷貝的觀察, 也轉成另一種成員推論攻擊的形式。
1. 制定嚴謹的工作節奏: - 在 UCLA 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我制定了嚴謹的工作節奏,具體來說,我的工作週期是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 8:30 到下午 3:30,共 7 個小時。這樣每天 7 小時,一週累積 35 小時的高強度專注工作,使我能夠達到高效率和高
今天聊聊 Marc Abeille[1] 所著作的《Linear Thompson Sampling Revisited》[2]。 這篇文章是分析Linear Thompson Sampling的理論經典文章。 文章裡面示範了如何將 Thompson取樣, 看作是一種對參數的擾動,
我在高中與大學時期,也是 Note Taker。 年輕的時候買了很多書,翻了很多書, 到處看來看去,但總是覺得東西都有點印象, 用聊天的還能說出一些故事自圓其說, 但如果用寫的,每個字都憋得很困難。 但隨著抵達碩士與博士時期, 用寫作表達想法是每天都要做的事, 我開始在寫作上下足功夫。
1. 同時嘗試太多不同的方向: - 這類學生希望在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間取得平衡,但通常沒有一項能全力以赴。結果是,他們的時間和精力被分散,導致最終無法在任何一個方向上取得顯著的成果。這樣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常會感到困惑,為何自己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2. 沒有專注於特定的研究方向: -
每天大量的自由寫作, 就像是桿麵團一樣, 而將自由寫作的草稿進一步, 用一些模板寫成短文, 就像是拿餅乾模具做餅乾一樣。 而社區媒體就是你賣餅乾的市場, 餅乾好吃就有很多點讚評論轉發, 餅乾不好吃讀者就吐出來。
攻擊者的目的,是發展出一種方式, 能夠可靠辨認出特定的數據點, 是否包含於目前算法的訓練數據中, 以此來窺探算法的訓練數據隱私。 有另外一類的研究,叫做數據拷貝, 則是直接觀察算法的輸出, 看看算法輸出是否有過於靠近訓練數據的情形。 這種數據拷貝的觀察, 也轉成另一種成員推論攻擊的形式。
1. 制定嚴謹的工作節奏: - 在 UCLA 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我制定了嚴謹的工作節奏,具體來說,我的工作週期是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 8:30 到下午 3:30,共 7 個小時。這樣每天 7 小時,一週累積 35 小時的高強度專注工作,使我能夠達到高效率和高
今天聊聊 Marc Abeille[1] 所著作的《Linear Thompson Sampling Revisited》[2]。 這篇文章是分析Linear Thompson Sampling的理論經典文章。 文章裡面示範了如何將 Thompson取樣, 看作是一種對參數的擾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時間漫漫,已經是碩三下學期。喝的咖啡不計其數。 二年級,修完所有必修課程之後,擠破腦袋終於想出一個研究題目! 緊接著到國外實習半年,新生活的刺激還有忙碌得不可開交 回來腦袋好像被海浪沖刷的海灘一樣,感覺知識蕩然無存,全被帶到遙遠的太平洋 接下來,還要喝多少咖啡?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收到你的問題,我感覺到你內心對未來的渴望與不確定。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不僅涉及到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也關乎到你對未來生活的期望與夢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而學習?
Thumbnail
不論是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是在職人士,這個選項似乎都會短暫地列入你職涯發展的清單上,接著就取決於自己的繼續念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了。 這篇文章探討了就讀研究所對於薪資成長、升遷機會和人脈資源的影響,以及往學術路線發展的可能性。無論你的動機是什麼,這篇文章都將對你做出明智的選擇提供了相關資訊。
Thumbnail
什麼時候讀研究所,這取決於個人的情況和目標。如果您想要深入研究某個領域,或者想要在某個領域中有更多的發展機會,讀研究所可能是一個好的選擇。此外,如果您希望繼續學術研究或者從事相關的職業,讀研究所也是必要的。然而,讀研究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需要具備一定的學術能力和研究能力,因此需要在個人情況
Thumbnail
這個問題就算你拿來問現在的我,仍然是個大哉問,不過,我能以過來人的經驗來分享,如果先選擇工作對我的人生產生怎樣的變化。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容易想很多的人,從大學剛入學的第一天就不斷在想:我畢業後該先就業還是升學,為了分析利弊,就學期間我參加許多校內舉辦的職涯講座,甚至還付費去校外聽演講,
Thumbnail
念研究所其實有點類似於進入職場,透過出國留學,除了可以拿到學位之外,也可以實習一下在當地長居的感覺。 最近回到台灣,一方面是為了參加好友的婚禮,一方面也回來碩士班的母校進行合作的研究。進入到台灣的校園之後,又越來越濃厚的感受到日本和台灣念研究所的不同。提供一些經驗分享: 1.日本的大學研究室如果走傳
Thumbnail
今天想聊聊兩年多前對於到底要不要讀研究所時的掙扎。就在大三升大四暑假差不多準備決定是否要推甄研究所,不過我決定蠻快的,除了不排斥之外,三類對於有沒有碩士學歷變得太大眾化,因此大部分的人還是會繼續攻讀。 本文統整了7點讀完研究所後我認為的優點!
Thumbnail
畢業後一年。寫我為什麼讀研、學到了什麼,如果重新選擇,讀還是不讀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時間漫漫,已經是碩三下學期。喝的咖啡不計其數。 二年級,修完所有必修課程之後,擠破腦袋終於想出一個研究題目! 緊接著到國外實習半年,新生活的刺激還有忙碌得不可開交 回來腦袋好像被海浪沖刷的海灘一樣,感覺知識蕩然無存,全被帶到遙遠的太平洋 接下來,還要喝多少咖啡?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收到你的問題,我感覺到你內心對未來的渴望與不確定。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不僅涉及到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也關乎到你對未來生活的期望與夢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而學習?
Thumbnail
不論是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是在職人士,這個選項似乎都會短暫地列入你職涯發展的清單上,接著就取決於自己的繼續念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了。 這篇文章探討了就讀研究所對於薪資成長、升遷機會和人脈資源的影響,以及往學術路線發展的可能性。無論你的動機是什麼,這篇文章都將對你做出明智的選擇提供了相關資訊。
Thumbnail
什麼時候讀研究所,這取決於個人的情況和目標。如果您想要深入研究某個領域,或者想要在某個領域中有更多的發展機會,讀研究所可能是一個好的選擇。此外,如果您希望繼續學術研究或者從事相關的職業,讀研究所也是必要的。然而,讀研究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需要具備一定的學術能力和研究能力,因此需要在個人情況
Thumbnail
這個問題就算你拿來問現在的我,仍然是個大哉問,不過,我能以過來人的經驗來分享,如果先選擇工作對我的人生產生怎樣的變化。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容易想很多的人,從大學剛入學的第一天就不斷在想:我畢業後該先就業還是升學,為了分析利弊,就學期間我參加許多校內舉辦的職涯講座,甚至還付費去校外聽演講,
Thumbnail
念研究所其實有點類似於進入職場,透過出國留學,除了可以拿到學位之外,也可以實習一下在當地長居的感覺。 最近回到台灣,一方面是為了參加好友的婚禮,一方面也回來碩士班的母校進行合作的研究。進入到台灣的校園之後,又越來越濃厚的感受到日本和台灣念研究所的不同。提供一些經驗分享: 1.日本的大學研究室如果走傳
Thumbnail
今天想聊聊兩年多前對於到底要不要讀研究所時的掙扎。就在大三升大四暑假差不多準備決定是否要推甄研究所,不過我決定蠻快的,除了不排斥之外,三類對於有沒有碩士學歷變得太大眾化,因此大部分的人還是會繼續攻讀。 本文統整了7點讀完研究所後我認為的優點!
Thumbnail
畢業後一年。寫我為什麼讀研、學到了什麼,如果重新選擇,讀還是不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