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必學:如何讓新習慣自然融入生活?】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建立新習慣對碩博士生來說,尤其在忙碌的學術生活中,往往顯得困難。但事實是,當習慣融入你的生活節奏,它會變得更加輕鬆自然。以下是幾個實用策略,幫助你打造真正可持續的學習和工作習慣:


▋1. 把習慣與日常活動結合

讓習慣自然而然地嵌入你已有的生活流程,而不是刻意「加上」一個新項目。

• 例如:每天打開電腦後,先整理一條 Obsidian 筆記,讓筆記習慣與工作開始同步。

• 或者:每次泡咖啡時,利用 5 分鐘快速瀏覽文獻摘要,將學術工作融入你的小休息時間。


▋2. 利用環境提示幫助行動

改變環境設計,讓習慣觸手可及。

• 把閱讀的 Paper 放在書桌顯眼的位置,提醒自己開始。

• 在 Obsidian 中設置每日筆記模板,讓習慣從簡單的操作開始。


▋3. 從小目標開始,降低起步壓力

習慣越小,越容易融入生活。

• 不必立刻完成一整篇文獻整理,而是每天寫一句心得,記錄在 Obsidian。這樣的行動雖小,但容易執行,且隨時間累積成為大成果。


▋4. 讓習慣跟隨你的日常節奏

與其強迫自己改變生活,不如讓習慣符合你的作息:

• 如果你早晨精力充沛,那就把寫作或學術整理放在早晨完成。

• 如果你晚上頭腦清晰,利用夜間進行數據分析或文獻回顧。


習慣的力量來自於它的可持續性,而這需要它與你的生活節奏融為一體。當你不再需要「逼自己去做」時,習慣的建立就變得輕鬆而自然而然。


現在就想一想,有沒有一個學術習慣可以從今天開始融入你的日常?讓它成為你學術生涯中的助推器吧!

avatar-img
53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碩博士生在面對學術壓力時,廉價多巴胺(如社群媒體、八卦或過度消費娛樂)看似能暫時放鬆,實則消耗專注力與意志力。與此相對,使用 Obsidian 做學術筆記,是一種能讓你避開這些陷阱,同時獲得深度快感的方法。 ▋為什麼 Obsidian 是深度快感的來源? 1. 建立有意義的知識網絡 每一
近期有一個體會:廉價多巴胺,是現代社會許多問題的根源,對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涯特別有害。 ▋什麼是廉價多巴胺? 廉價多巴胺指的是透過快速、簡單的刺激獲得快樂,但不需要任何努力或付出。這些刺激短暫且空洞,容易讓人上癮,並削弱長期的專注力與深度思考能力。 常見來源包括: • 加工食品:高糖
創意並不是靈光一現,而是經過系統化整理與反覆推敲產生的。對於碩博士生來說,撰寫論文、設計實驗或探索新想法時,善用 Obsidian 和「紅藍黃良品筆記法」,可以讓你的創意流程更加高效。以下是如何結合創意流程與良品筆記法的具體做法: ▋1. Discover - 發現 • 怎麼做? 閱讀大量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使用 Obsidian 建立個人知識庫是一項高效管理學術資源的工具。但在打造知識網絡的過程中,很多人會感到「時間不夠用」,其實,問題並不在於時間,而在於專注力 (Focus)。 ▋你不需要更多時間,因為知識庫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Obsidian 是幫助你逐步整理資訊的工具,而
作為一名 UCLA 的博士後研究員,我的生活或許看起來有些「特別」——我獨來獨往,晚上九點睡覺,早上四點起床,過著與大多數人不太一樣的節奏。 ▋獨來獨往,讓我更專注於自我成長 在學術圈裡,扎堆參與各種社交活動或熱衷於八卦,對我來說似乎沒什麼吸引力。我更喜歡把時間花在自己的研究上,把每一天規劃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你是否有這樣的同學或朋友: 他們總是體貼別人的情緒,關心實驗進度落後的組員,傾聽別人的煩惱,甚至在團隊裡默默承擔額外的工作。 但其實,這些最懂得體諒別人的人,往往也是最需要被照顧的人。 ▋他們懂得共情,但也容易累積壓力 在學術研究中,能與他人共情是寶貴的能力,但
碩博士生在面對學術壓力時,廉價多巴胺(如社群媒體、八卦或過度消費娛樂)看似能暫時放鬆,實則消耗專注力與意志力。與此相對,使用 Obsidian 做學術筆記,是一種能讓你避開這些陷阱,同時獲得深度快感的方法。 ▋為什麼 Obsidian 是深度快感的來源? 1. 建立有意義的知識網絡 每一
近期有一個體會:廉價多巴胺,是現代社會許多問題的根源,對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涯特別有害。 ▋什麼是廉價多巴胺? 廉價多巴胺指的是透過快速、簡單的刺激獲得快樂,但不需要任何努力或付出。這些刺激短暫且空洞,容易讓人上癮,並削弱長期的專注力與深度思考能力。 常見來源包括: • 加工食品:高糖
創意並不是靈光一現,而是經過系統化整理與反覆推敲產生的。對於碩博士生來說,撰寫論文、設計實驗或探索新想法時,善用 Obsidian 和「紅藍黃良品筆記法」,可以讓你的創意流程更加高效。以下是如何結合創意流程與良品筆記法的具體做法: ▋1. Discover - 發現 • 怎麼做? 閱讀大量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使用 Obsidian 建立個人知識庫是一項高效管理學術資源的工具。但在打造知識網絡的過程中,很多人會感到「時間不夠用」,其實,問題並不在於時間,而在於專注力 (Focus)。 ▋你不需要更多時間,因為知識庫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Obsidian 是幫助你逐步整理資訊的工具,而
作為一名 UCLA 的博士後研究員,我的生活或許看起來有些「特別」——我獨來獨往,晚上九點睡覺,早上四點起床,過著與大多數人不太一樣的節奏。 ▋獨來獨往,讓我更專注於自我成長 在學術圈裡,扎堆參與各種社交活動或熱衷於八卦,對我來說似乎沒什麼吸引力。我更喜歡把時間花在自己的研究上,把每一天規劃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你是否有這樣的同學或朋友: 他們總是體貼別人的情緒,關心實驗進度落後的組員,傾聽別人的煩惱,甚至在團隊裡默默承擔額外的工作。 但其實,這些最懂得體諒別人的人,往往也是最需要被照顧的人。 ▋他們懂得共情,但也容易累積壓力 在學術研究中,能與他人共情是寶貴的能力,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有時讀者會問我,在一段時間中專注於建立一個習慣比較好,還是多個習慣並進比較好。對此,我的答案幾乎都是專注於一個習慣。這不只是因為單一習慣的建立比較簡單,也也助於解決在習慣養成時常常被輕忽的角度:當你在建立一個新習慣時,你往往也在建立好幾個新習慣。
Thumbnail
一旦從事一個習慣的阻力減少了,它就更容易被實現。換句話說,當便利性上升,你就有更高的機率去遵循你的習慣。 當決定在哪裡實踐新習慣時,最好選擇一個你日常規律中的必經地點,因為當一個想被建立的習慣與你的日常生活適性度高的時候,它更可能成形。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Thumbnail
一旦將開頭變得容易,頭過身就過,剩下的也會容易許多。 藉由將你的目標投射在「非常簡單」到「非常困難」的量表上,你總是能找到可行的入門習慣,引導你達成你所想要的結果。 多數人以太大、太難企及的野心起頭,但實際上,那些內化習慣的必需品總是微小而簡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在生活中培養習慣以提升效率,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習慣可能帶來過度的壓力和反效果。文章建議定期審視背景、選擇合適的參照對象、適時調整進度、看長期效果、避免短期目標後無所適從。最後作者透過放鬆步調、調整習慣,減少壓力,逐漸找回平衡。每個人的極限不同,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必要時慢下腳步。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可能思考著要建立或重新培養的習慣,然而,要如何確保這些良好習慣能夠輕鬆被持續下去呢?《原子習慣》想必是習慣養成領域的經典之作!為了保持好習慣,需要在執行習慣時增加大腦的正面感受與立即的滿足感,這篇文章介紹了5種可以幫助你改變對新習慣的心理感受的細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有時讀者會問我,在一段時間中專注於建立一個習慣比較好,還是多個習慣並進比較好。對此,我的答案幾乎都是專注於一個習慣。這不只是因為單一習慣的建立比較簡單,也也助於解決在習慣養成時常常被輕忽的角度:當你在建立一個新習慣時,你往往也在建立好幾個新習慣。
Thumbnail
一旦從事一個習慣的阻力減少了,它就更容易被實現。換句話說,當便利性上升,你就有更高的機率去遵循你的習慣。 當決定在哪裡實踐新習慣時,最好選擇一個你日常規律中的必經地點,因為當一個想被建立的習慣與你的日常生活適性度高的時候,它更可能成形。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Thumbnail
一旦將開頭變得容易,頭過身就過,剩下的也會容易許多。 藉由將你的目標投射在「非常簡單」到「非常困難」的量表上,你總是能找到可行的入門習慣,引導你達成你所想要的結果。 多數人以太大、太難企及的野心起頭,但實際上,那些內化習慣的必需品總是微小而簡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在生活中培養習慣以提升效率,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習慣可能帶來過度的壓力和反效果。文章建議定期審視背景、選擇合適的參照對象、適時調整進度、看長期效果、避免短期目標後無所適從。最後作者透過放鬆步調、調整習慣,減少壓力,逐漸找回平衡。每個人的極限不同,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必要時慢下腳步。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可能思考著要建立或重新培養的習慣,然而,要如何確保這些良好習慣能夠輕鬆被持續下去呢?《原子習慣》想必是習慣養成領域的經典之作!為了保持好習慣,需要在執行習慣時增加大腦的正面感受與立即的滿足感,這篇文章介紹了5種可以幫助你改變對新習慣的心理感受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