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法律與人權的省思:從罪刑主義到教化反思

文/ 洪奕祐 諮商輔導工作者

    近期媒體頻繁報導的社會重大傷人案件,如南港殺女案、花蓮小姊弟虐死案及台中含台北捷運的隨機砍人案,再次引發了社會對犯罪者處遇、司法判決以及教化可能性的反思。這些案件不僅暴露犯罪者心理支持系統的缺失,也凸顯出家庭與社會保護機制的脆弱。而受害者與其家屬的心理關懷與實質照護,也在現行制度下受到忽視。

罪刑與教化的思辨

    隨著法律逐漸從罪刑主義向教化取向轉變,懲罰不再被視為唯一的處遇手段,取而代之的是輔導與社會再融入的可能性。然而,這一轉變也引發社會質疑:

  • 以無辜生命換取犯罪者教化的代價是否合理?
  • 對受害者及其家屬而言,他們生命中的悲痛如何得以彌補?

    事實上,許多犯罪者在司法程序中獲得人權律師與團體的支持,包括透過廢除死刑的倡議、爭取精神異常鑑定的轉圜,甚至是向受害者家屬公開致歉等,以期換取法官的同情與量刑減輕。然而,這些行為是否真正反映了犯罪者的悔改?而受害者的家屬又是否得到了應有的關懷與賠償?

犯罪背後的社會責任

    從2019年台鐵嘉義火車站殺警案到2024年台中捷運砍人案,類似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我們不得不問:

  • 普通民眾是否只能對犯罪者生活與心理的異常感到無奈?
  • 我們是否有其他更有效的防止與遏制手段?

    目前,事後的心理治療與輔導雖被視為降低再犯風險的重要方式,但為何這些資源僅在犯罪發生後才被提供?為何社會缺乏有效的預防性措施?

心理健康資源的普及與即時性

    研究顯示,許多社會悲劇實際上是可以預防的。無論是家庭暴力、兒童虐待,還是隨機殺人事件,背後往往隱藏著長期未被處理的心理創傷或壓力。心理介入不應僅限於犯罪成立後,而應成為日常生活中普及且易於獲取的資源。

    心理健康是社會安全網的關鍵部分,但目前的心理資源過於依賴精神醫療與藥物治療,導致真正需要心理支持的人無法及時獲得幫助,也凸顯我們亟需一場由被動治療轉向積極預防的社會改造。

結語:推動社會心理健康革命

    當然,廢死與犯罪者的教化貼近全球化的人權發展趨勢,也有助建設更為安全與人道的社會。然而,在這些議題背後,或許我們也必須同時關注受害者及其家屬的心理感受,並努力推廣心理健康的普及。

    犯罪者的早期預防有其必要性,而非僅僅在事後補救,才真正能帶來所謂的修復式正義。若沒有縫補社會現實在心理健康的缺口,將導致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有更多無辜生命會受到犧牲。這需要政府重新思索,制定更為完善的政策與推廣,建設更為宜居與安全的社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