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來臨,許多媒體經常報導,AI將會取代人類的許多工作,很多人會因此失業,這樣的訊息,會讓你感到焦慮嗎?
我們先來看一個最新的消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人工智慧中心,推出一款最新研發的Liquid AI模型,號稱運算速度更快、用電量僅ChatGPT的千分之一、不需要仰賴雲端、沒有資安問題,未來很有可能成為Open AI的最大競爭對手。
Liquid AI創辦人Daniela Rus最讓我佩服的是,她提出的兩個觀點:
1.跨領域的創意
他們的研發靈感,竟然是來自一隻全身只有302個神經元的蠕蟲!這是一個橫跨生物學、資訊工程、數學運算、認知科學的成功典範啊。
2.對於AI角色的定位
她在近期發表的新書《The Mind’s Mirror》(台灣中譯本還沒出版)曾說:
AI只是一個工具,最終是人類為人類所設計的。我們需要時刻記得這一點,避免賦予它過多的人性化特質。
Liquid AI充分展現人機協作的效率,在一家藥廠的新藥開發過程中,AI負責整理繁雜的數據資料,找出關鍵的蛋白質元素,研究人員則將精力放在挑選哪些目標、如何設計化合物等策略思考。
最後的決策權仍在人類手上,而這樣的人機協作開發方式,將原本數年才能完成的新藥物研發時間縮短為只要30天。
同樣的人機合作概念,台灣體壇的拳擊好手陳念琴和吳詩儀,雙雙在2024年巴黎奧運獲得銅牌,背後隱藏的秘密武器,就是清華大學的AI戰術小組。他們運用影像辨識技術,訓練AI觀看大量的各國選手影片,然後標記出每一位選手的招式,最後加以分析,訂定出應對的對策。
這樣的AI大數據分析學習法,比起傳統由紀錄員一段一段看影片作筆記的方式,效率高出百倍以上,能夠在最短時間獲得最高效益。
從以上兩個案例,我們可以得知:
AI的強項是蒐集和分析資料,人類負責思考策略,最終由人類進行關鍵的決策。
那麼人類該如何善用AI的能力,協助自己變得更好呢?
時間是最稀缺的資源,我們從人機協作的案例可以發現,許多具有固定步驟、重複性高、需要大量記憶的工作,交由AI處理,可以做得又快又好。
是否會被AI取代,取決於你目前或未來從事的工作內容。
如果一項技能或工作具有明確範疇、高度重複性且有固定的SOP,那麼它比較容易被AI取代,面對這樣的技能,不必執著於花費「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成為頂尖專家,因為AI可能做得比你更快更好。
難道什麼事都交給AI,我們就可以躺平了嗎?
恰恰相反,我們應該以「合作」的心態來篩選和分配工作,評估哪些事情分配給AI來做,哪些則需要人腦花費時間來判斷和做出決策。
有些人會想,做決策很簡單啊,把AI找出來的資料看一看,選一個不就好了?
你不要忘了,與 AI 的互動不是和真正的人類互相交談,而是與背後的數據打交道。
AI提供的數據資料要如何運用得當,在於我們的創意和洞察力。
具體該怎麼做呢?《跨能致勝》一書指出AI時代,有三個必需具備的重要心態:
所謂『T型人』,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橫軸發展,大量行動進行各種嘗試、探索和實驗。
第二階段,縱軸深入,當你在各項領域獲取一定程度的經驗之後,找出自己最熱愛的事物,將資源和時間集中於該項領域,刻意練習深入研究,最後累積為豐碩的成果。
前述提到的奧運銅牌好手陳念琴,起初並非選擇拳擊作為主要的運動項目。小學時期,她就涉獵多種運動,包括角力、游泳、跳遠、田徑與羽球等項目,都表現得十分出色,直到某一天被教練相中,才專注投入到拳擊的訓練當中。她將多元運動中累積的技巧與經驗,充分運用於拳擊比賽,完美融合力量與靈活性,展現出獨特的拳擊競技美感。
往橫軸發展,很容易讓人覺得這個人沒有定性、三心二意。
我的工作職涯經常轉換跑道,做事情往往三分鐘熱度,我也經常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我「沒有恆心和毅力」,所以沒有什麼成就。
但是作者的一句話點醒我:
繞路,是有助於找到自己的路。
熱情和堅持當然很重要,但花時間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更重要,「為了堅持而堅持」的心態,反而是阻礙你真正獲得成功的絆腳石。
作者特別提醒,「大器晚成」的成功者比比皆是。
探索生命的過程中,每個人進步的速度不一樣,你應該比較的是今日和昨日的自己有什麼長進,而不是去比較那些與你截然不同的人。
學習時接觸越多元,越容易產生各種創意奇想,太多的規範,反而容易扼殺創新思維。
專業的知識就像是一把雙面刃,面對問題你可以用知識完成某項任務,但是過度仰賴專業,也可能因此讓你蒙蔽雙眼,看不到有其他的解法。
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知道越多內部細節,做出的判斷越是極端。過度專業化的「慣性思維」,容易讓我們鑽牛角尖、陷入死胡同。
想要跳出框架,不妨試試看以下兩個方法:水平思考法和費米式思考法。
水平思考法是一種把自己當成「局外人」的心態,放棄舊有的作法,往「旁邊」去嘗試不同的認知、不同的切入點,從而激發出新點子的方法。
費米式思考法則是物理學家費米所提出。費米經常問自己,例如:紐約有多少個鋼琴調音師?這種概略式的推估問題。
這種強迫自己從有限資料推演出解答的方式,可以刺激自己不斷進行邏輯推演,最大的作用不在於你有多少知識,而在於「思考的方式」。
我以大英圖書館這個網路流傳已久的「搬書」故事來說明:
很久以前,大英圖書館計劃搬遷到新建的大樓,但是因為藏書量高達1500萬冊,搬遷費用估計高達350萬美元,但圖書館沒有這麼多經費,這讓館長非常苦惱。館長評估,無論是僱用廉價人力、動員員工家屬還是請志工服務,都不切實際。陷入「怎麼搬書」的傳統思維框架,想不出好辦法。
這時候,一位管理員提出:「我只要150萬美元,一個月內就能幫你搬完書。」館長同意之後,他在報紙上刊登消息,宣布大英圖書館即日起推出免費、無限量借閱服務,條件是市民需從舊館借出,還書時,則必需到新館還書。
這個聰明的「還書」方案,成功吸引大量的市民參與,果然藏書全部被借出,完美地完成任務。管理員不僅幫圖書館節省了一半以上的費用,扣除廣告費,還賺到100萬美元。這樣「借力使力」的解方,就是水平思考法的經典案例。
如果這個故事傳到費米的耳中,那麼就會被費米反駁了。費米式的思考法推論如下:
1.大英圖書館的經費來源主要由英國政府提供,且經營狀況良好,再加上社會捐贈,可支配的資金至少超過1億英鎊,根本不會因搬遷費用感到困擾。
2.這個方案實際上不可行。
按照故事中的設定,假設每人借30本,那麼1500萬本書,10天內可以全部借出,但是這也意味著,每天需接待5萬人次。
若每日開館10小時,則平均每小時接待5000人,而大英圖書館員工僅1000人,換算下來,每位員工每小時處理5人,每位市民手上都是30本書,也就是150本書,需在1小時內借閱完成。當時並沒有電子借閱系統,以當時人工處理一本書需時15~20分鐘來看,這根本是天方夜譚。
3.大英圖書館長期以來堅守「不對外公共借閱」的規定。甚至連查爾斯王子在館內閱讀時,想要外借圖書都被工作人員拒絕。
從以上三點推論,這個故事的解法與大英圖書館的實際運作方式並不相符。總之,這是一則充滿創意的小故事,但實際上漏洞頗多,大家聽聽就好。
經過這兩種思維的腦筋急轉彎,是不是覺得很有趣,放下直線思考,用不同的觀點來看問題,才能發揮創意,找出真正的問題和解方。
人們總是趨向於看見自己想看見的,當我們認定了一個觀點,大腦會選擇性地去找對應的證據,證明我們是對的,而事實的真相,很容易被刻意的忽視。這種心態在心理學上稱為「確認偏誤」,這樣的心態,容易形成「專業的偏見」。
森林中,一隻狐狸千方百計想要吃掉刺蝟,用盡許多方法,總是不成功。而刺蝟每當面臨狐狸的威脅,只知道用一招,就是把身體捲曲起來保護自己。
狐狸象徵靈活多元的思維,擅長應對複雜的環境;刺蝟則代表直接單純的作法,以核心原則貫穿所有事物。
AI時代來臨,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我們要選擇當一隻刺蝟還是靈活多變的狐狸呢?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曾說,自己從未讀過管理學書籍,也不依靠傳統理論帶領團隊。面對電池成本太高的問題,許多電池專家都束手無策。
馬斯克卻不走傳統專業電池的研發路線,而是跨界思考。他從筆記型電腦借來靈感,大膽使用消費性電子產品常見的18650鋰電池,把一萬顆鋰電池串起來供電。
憑藉這種多元思維、敢於突破的精神,特斯拉成功顛覆傳統汽車產業,成為電動車市場的龍頭。
作者認為,創新的組織必需同時擁有鳥類和青蛙,什麼意思呢?
鳥類可以遨翔天際,從上帝視角俯瞰整座森林,適合進行跨界整合;青蛙則專注眼前的細節、一次解決一項問題。兩者共同合作,有助於企業持續創新、永續經營。
我們總結一下本書提出的三種心態。
在真正認識自己之前,不妨採用T型人思維。接觸多元興趣,大膽的嘗試,累積經驗值,看得越多越廣,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當你專精一項領域之後,當一個「內行的門外漢」,提醒自己要跳脫專業框架,從其他不相關的領域中激發新的想法,同時也將學到的專業知識,靈活運用到其他領域。
培養自己多元思維的習慣,善用水平思考法,用不同觀點換位思考,有助於打破框架解決問題;面對問題時,可以採用費米式思考法,用邏輯推演的方式,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 避免專業偏見,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專業固著」的陷阱,產生確認偏誤效應,要擁有更謙遜和開放的心胸,接納其他不同的觀點和看法。
想像一下,未來的AI應用,可能如同動畫寶可夢中的精靈球一樣,每個人都配備有一個,到那時,人類比拼的將是策略和創意,而非單項專業專精的技術。聚焦學習那些AI無法取代的能力,將是我們最大的價值,找出和AI協作的成功方程式,我們都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