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交辦任務~事後卻翻臉不認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好友剛剛哭訴,處理完主管交辦的事情後,卻完全被推翻。遇到主管說過的話卻不承認的情況,真的會讓人感到困惑甚至挫折。以下提供一些可能的方法,來處理這種情況:



raw-image

攝影師:energepic.com: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macbook-313690/


  1. 冷靜應對,避免情緒化

首先保持冷靜,避免直接對抗或指責,因為這樣可能讓情況變得更加緊張。如果可以的話,試著站在主管的角度理解,或許是記憶不同、表達不清楚,甚至是情境改變所導致。


  1. 收集事實與證據

如果有涉及具體的內容,可以回憶看看是否有電子郵件、訊息記錄、會議記錄等相關證據,來提供客觀的依據。另外也可以試著和其他同事核對,看看是否有人也記得這段話。


  1. 以非對抗性的方式提出

用「澄清的語氣」重新確認,例如: 「主管,可能是我理解錯了,之前我們討論時提到……,想確認這是否還是您的意思?」展現出尋求溝通而不是對抗的態度。


  1. 用書面確認未來的事項

如果這類情況經常發生,建議未來重要的討論內容以書面形式(例如電子郵件或是會議記錄)確認。確保關鍵決策都有紀錄可循,來避免爭議。


  1. 考量組織文化與溝通方式

如果這是組織內普遍的情況,可以反思是不是有更適合的溝通方式,或者考慮調整期待與應對策略。當然如果問題嚴重影響工作,而且屢次都無法解決,可能需要和人資或是其他上級討論。


  1. 自我調整與學習

有時候,主管的不承認可能是為了避免承擔責任或是其他考量,這時候學會應對這樣的職場現實,也是一種智慧。有時只能當作看戲,別氣壞自己。


事情發生的當下難免有情緒,也別忘了適時抒發,但是發洩完之後,如何找出下次可以避免或是應對的方式,才是上上策!

現代職場就像是一個充滿了挑戰和機會的大冒險, 每個人都在為了尋找工作而努力奮鬥。 有時候你可能會遇到討厭的老闆、難搞的同事、或是滿滿的加班, 但是別擔心, 我們都曾經歷過這些狀況, 而且這些經驗讓我們更加強大! 這裡分享一些職場生存攻略, 讓你在這場大冒險中游刃有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乾貨在這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職場上,有些話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矛盾、衝突或尷尬情境
最近接連爆發的騷擾事件,相信許多人都深有所感,尤其職場騷擾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它不僅對受害者造成心理和身體上的傷害,還影響整個工作環境的和諧。為了營造一個尊重和安全的工作環境,我們需要共同努力,避免職場騷擾的發生。 職場文化的建設 建立一個健康和尊重的職場文化是預防職場騷擾的關鍵。公司應該制定明確的
剛剛看到一則新聞,有人因為和同事交換IG,然後分享了一篇升官的短文,而造成同事的不舒服,甚至被大家排擠而導致許多誤會。職場上和同事相處,真的是門學問,建議掌握以下三個原則,讓自己遠離是非。
開始帶新人後,發現除了有錯要說,有對要稱讚,偶爾遇到新人出狀況時,也要適時給予鼓勵,畢竟自己也曾經是職場菜鳥,如果你現在正好遇到低潮,趕快看下去! 第一個是找同事聊聊:無論是剛入職場,沒有相關工作經驗,或是踏入新的領域,很多狀況都是第一次碰到。這時候虛心向一些資深同事求教,其實是個不錯的方法,一來資
初到新的工作環境,難免希望有所表現。但與其耍小心思,想要搞好關係,不如先把事情做好。這篇重點分享<新人地雷>,大家可千萬別踩到。 1. 把主管當Google:不要為了表現自己很認真,一直詢問主管不重要的問題,尤其是那些上網查就找得到答案的問題。首先主管很忙,沒時間一直解決你的疑問。再來,如果連這種網
今年正好帶了三位新人,彼此各有優缺點,兩個多月下來,深有所感。如果你也正好是職場新鮮人,或是跳槽到新的公司,這篇滿滿的乾貨趕快記下來,讓你更快在新公司如魚得水。
在職場上,有些話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矛盾、衝突或尷尬情境
最近接連爆發的騷擾事件,相信許多人都深有所感,尤其職場騷擾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它不僅對受害者造成心理和身體上的傷害,還影響整個工作環境的和諧。為了營造一個尊重和安全的工作環境,我們需要共同努力,避免職場騷擾的發生。 職場文化的建設 建立一個健康和尊重的職場文化是預防職場騷擾的關鍵。公司應該制定明確的
剛剛看到一則新聞,有人因為和同事交換IG,然後分享了一篇升官的短文,而造成同事的不舒服,甚至被大家排擠而導致許多誤會。職場上和同事相處,真的是門學問,建議掌握以下三個原則,讓自己遠離是非。
開始帶新人後,發現除了有錯要說,有對要稱讚,偶爾遇到新人出狀況時,也要適時給予鼓勵,畢竟自己也曾經是職場菜鳥,如果你現在正好遇到低潮,趕快看下去! 第一個是找同事聊聊:無論是剛入職場,沒有相關工作經驗,或是踏入新的領域,很多狀況都是第一次碰到。這時候虛心向一些資深同事求教,其實是個不錯的方法,一來資
初到新的工作環境,難免希望有所表現。但與其耍小心思,想要搞好關係,不如先把事情做好。這篇重點分享<新人地雷>,大家可千萬別踩到。 1. 把主管當Google:不要為了表現自己很認真,一直詢問主管不重要的問題,尤其是那些上網查就找得到答案的問題。首先主管很忙,沒時間一直解決你的疑問。再來,如果連這種網
今年正好帶了三位新人,彼此各有優缺點,兩個多月下來,深有所感。如果你也正好是職場新鮮人,或是跳槽到新的公司,這篇滿滿的乾貨趕快記下來,讓你更快在新公司如魚得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在職場上努力工作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懂得跟主管相處。本文分享了一個年輕工程師的真實案例,教你如何建立良好的主管關係,提出了幾個小撇步和建議。記住,跟主管相處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上週那過關差點沒被炒的同事戰戰兢兢的繼續上班,我再三叮嚀她一定要謹慎,有任何問題一定要通報,把責任扔給公司就好,自己擔不但沒人感謝,處理的反效果還害自己百口莫辯;同事也聽進去了。 今天才收到了經理會後的警告信,會在她檔案記一筆,為期18個月,這期間如果再犯,就會被炒,如果平靜度過,記錄會自動消失,
你終於下定決心遞上了辭呈,準備展開新的人生篇章。然而,離職後的日子並不如你想象的那麼平靜。很快,你發現曾經和你並肩作戰的同事和主管開始對你造謠污衊。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況。
Thumbnail
不傳統人資的職場大小誌主管篇,是來自一個小夥伴的困擾, 主管希望小夥伴能多做一些,而小夥伴困惑在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 職場中常見的主管與員工的分歧,其實還可以這樣去看,那樣去試~ 4點整理自我檢核盤點法,把焦點放回自己,找到工作動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在職場上努力工作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懂得跟主管相處。本文分享了一個年輕工程師的真實案例,教你如何建立良好的主管關係,提出了幾個小撇步和建議。記住,跟主管相處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上週那過關差點沒被炒的同事戰戰兢兢的繼續上班,我再三叮嚀她一定要謹慎,有任何問題一定要通報,把責任扔給公司就好,自己擔不但沒人感謝,處理的反效果還害自己百口莫辯;同事也聽進去了。 今天才收到了經理會後的警告信,會在她檔案記一筆,為期18個月,這期間如果再犯,就會被炒,如果平靜度過,記錄會自動消失,
你終於下定決心遞上了辭呈,準備展開新的人生篇章。然而,離職後的日子並不如你想象的那麼平靜。很快,你發現曾經和你並肩作戰的同事和主管開始對你造謠污衊。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況。
Thumbnail
不傳統人資的職場大小誌主管篇,是來自一個小夥伴的困擾, 主管希望小夥伴能多做一些,而小夥伴困惑在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 職場中常見的主管與員工的分歧,其實還可以這樣去看,那樣去試~ 4點整理自我檢核盤點法,把焦點放回自己,找到工作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