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介,雅號甘侯,於西元 1983 年創立春水堂,為春水興業集團創辦人。茶藝師承張宏庸,專長於工夫茶茶藝教學、專研煎茶道、壺泡文化推廣,曾著作《中國茶藝》探討茶文化發展歷史、《當珍珠遇見茶》分享春水堂 36 道百年經營的思考,並與多位茶人合著《茗茗之中 各領風味》,同時也是資深古董收藏、鑑賞者,研習書道六藝,善行草,水墨創作、影像創作,春水堂及茶湯會品牌書法皆出自他的墨寶。多次參加世界攝影大展屢獲佳績,個人水墨與影像創作獨具風格,創作作品皆用以妝點春水堂人文茶館,並將攝影作品集結,出版《精湛一生:追光躡影.通天盡人|甘侯攝影集》。
茶,在今天的台灣,已經和大多數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滿街滿巷的手搖飲品店,樹立了席捲南北的手搖文化,彷彿「一日不喝手搖飲,便覺面目可憎」般,促成了一天一至多杯的風氣和習慣。雖然手搖文化的蓬勃,讓茶飲品得以遍地於日常,卻同時塑造了茶的速食景象,使得人們逐漸淡忘了東方淵遠流長的茶道藝術,以及飲茶品茗的閒情雅致。
《浮生散記》這部作品穿行於千年的中國歷史脈絡,追溯茶道的本源。秉持著茶藝的初心,省思當代茶業的現況,同時勾勒出理想茶道的展望。一字一句刻畫著的是作者劉漢介對茶藝的鍾情與熱愛,字裡行間流露著的是一世飲茶人任重而道遠的風骨。無論是對茶藝已經有所研究、或是完全沒有概念的讀者,都可以從這部作品中,收穫不同的認知和體悟。
飲茶是生活大事,一點馬虎不得,或許別人不這麼認真,但我們卻是這麼認真,不但融入自己生活,更當成事業在經營。
作者的父親是醫生,也希望他學醫,從小就送他去外地念書。可是,他從父親身上發現,父親只有在種花、養鳥、泡茶得閒時才快樂,面對病人時並不快樂,再加上作者自己本身對從醫並沒有太大興趣,使他無緣於醫生的職涯。然而,父親的嗜好反倒深深地影響了作者,讓他喜歡上花鳥與泡茶,雖然在成就上令父親失望,但是卻在其他地方延續了父親的行為,也算是一場美麗的錯誤。
1983 年,作者不顧父親反對,毅然決然地在台中創立了春水堂的前身「陽羨茶行」。這個茶行最大的特色,在於把烏龍茶由熱轉冷,並且在茶裡添加妝料(珍珠奶茶即是他們在 1986 年所做的創新實驗),從無到有開創出全新的冷飲茶市場。這些嘗試,不只讓作者父親抓狂,好幾年不跟他說話,也有不少人質疑這樣的觀念和作法。
四季的變化告訴我,必須在飲料的溫度做調整;地理的知識告訴我,每個地區的人喝不同的茶飲料;歷史的資料更告訴我,茶飲料的加法是沒有限制的。
最初,冷飲茶市場成長緩慢,一直到珍珠奶茶問世後,才開始掀起了冷飲茶風潮,吹向了世界各處。由於沒有專利的限制,珍珠奶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世界各地,成為了冷飲茶的代名詞。這波冷飲茶熱潮,使得個人飲茶量逐日增加,帶動了茶葉商機,翻轉了全世界的茶產業。
一杯創意冷飲茶,源自對茶的上癮和喜歡,也始於對單一傳統束縛的救贖和解放。
茶這種植物,最早是生長在中國雲南省,據說當時的人們,是把樹枝砍下來,在火上烤焦後,撕片放進茶壺煮成樹葉湯。這種茶湯,事實上又苦又澀,難以下嚥。古人為了中和茶的苦味,會在煮茶時加入諸如蔥、薑、芫荽、橘子皮、青豆芝麻等佐料,最後還會灑上一把鹽。所以,在茶中加料並不是什麼得天獨厚的創新,而是自周朝以來延續了兩千餘年的慣例。
到了唐朝,飲茶文化進入到平民百姓的生活,也帶來更多的變化。在這個被稱為「煎茶時期」的時代,陸羽創作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將生活的茶飲變成藝術,不但講究水的來源,也要求火侯,該喝多少也有規定。整個唐朝陶醉在飲茶作樂的氛圍裡,寺廟裡的和尚也不例外,不只念經作法時要飲茶,還要搭配音樂、點香和插花。就連日本和尚都被吸引前來,將茶的種子和茶道帶回到日本。
到了宋朝,製作茶餅的過程變得更加精細,將生葉蒸後榨去水分,磨成膏倒入模型,用火烘烤 5 至 6 天,整個流程至少需要 10 天。茶葉經過榨取與碾磨,細胞已經粉碎,飲用時不需煮,只需要用開水泡,是飲茶方法的一大改革。民間茶館林立,五大名窯生產珍貴傳世的茶具,講究生活的宋人,進一步將茶提升成為心靈上的寄託。
明朝「廢團茶改貢葉茶」的政策,茶餅被茶葉取代,直接抓把茶葉投入壺中,就可以喝茶。茶壺因此晉升為飲茶過程的主角,流行於全國,尤以江西景德鎮的瓷壺最受推崇。不講究排場,不必繁雜器具,到處都有的茶葉,只要投入壺中,倒在杯中就可飲用,至此飲茶又更進一步的平民化。
到了清朝,茶的外銷減少後,百姓有了更多選擇,出現包種茶、工夫茶等新的分類。民間工夫茶,不為人不論事,單純為飲茶而飲茶,講究茶葉、水質、茶壺,以茶湯為媒介,只要懂茶,乞丐也可以與富商為友。
台灣在日治時期盛產紅茶和白毫烏龍,國民政府接手後,以綠茶和香片茶內銷為主。在 70 至 90 年代之間,台灣半醱酵茶園(一般稱為烏龍茶)遍佈平地到高山。1983 年後,新式茶館開始提供調味冷飲茶,有別於只賣小壺熱茶、顧客年齡層較高的傳統茶館,打入年輕的消費市場,在短短幾年間,新式茶飲店就已經遍佈全台,進一步推動了茶產業的發展。
(宋朝)有家名叫「三與三的茶館」,冬賣擂茶、夏賣蜜茶,掛名人畫,插四時鮮花,鼓樂隊常吹地方戲曲。如此看來,我們學人家好像還差一段距離呢。
一千年來,日本飲茶只發展出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自中國唐朝傳入的抹茶道,把茶磨成粉,置於碗中沖水,用茶筅攪和飲用的簡易方式。於其之上,日本自創永平清規,規定飲茶、行茶、太座茶湯等禮法,同時加入武家禮法,規定書院飾、台子飾、茶具使用原則,以及執道具的步法、身段、服裝。到後來,更衍生出不同的精密流派。
另一種則是煎茶道,用熱水煎煮茶葉,以淬取出茶湯。煎茶起源於 16 世紀的江戶時代,最初只是日本文人的生活娛樂安排,在 18 世紀煎茶禮法成形,生成各種流派。雖然煎茶在規模上不比傳統的抹茶,但煎茶無論在製茶、飲法和禮節上都比抹茶簡潔,適世能力強,終也成為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茶飲。
台灣泡茶側重於追求茶湯的品質和滋味,卻因此受限於茶湯本身,在中、日、韓的茶道文化表演中,顯得單薄而青澀。台灣茶文化雖然已經蓬勃發展數十年,卻停留在休閒消遣的層次,茶會未形成流派,茶藝未能入門為茶道。身為茶藝界的一份子,作者嘗試先突破單一表現的小杯熱茶湯,創造多元且因時地制宜的茶飲,再逐漸規範出不同茶類的泡法,以及用器用具的法度。最終的目標,則是希望能組織茶人形成茶會,讓台灣從茶湯進入茶道的範疇。
不論何種飲茶方式,無一不是透過一群群人來完成。努力中的執著,堅定裡的認同,尤需幾分傻氣來支撐。一碗綠色的泡沫,一杯淡青的茶湯,簡易行事不需三分鐘即可完成,卻被這個民族(日本)演繹得如此多彩多姿,煥然成章。
手搖飲料的盛行,在日常中普及了茶飲,但是在方便的背後,遺落的卻是靜心品茶的閒情雅致。今天這一家,明天那一家,琳琅滿目的茶飲目錄,多數時候甚至不清楚自己喝到了什麼。這樣的茶,之於生活,似乎只是一種無差別的「飲料」。也許,每個人想從飲茶獲得的東西不盡相同,可能是為了解渴、嚐鮮,或是單純發自於習慣。然而,在讀完《浮生散記》後才恍然認知到,其實茶和我們,可以產生更為深遠的連結,在這個連結的盡頭,是一片鳥語花香的悠然景色。
福氣、流動在茗煙茶碗,也流動在一生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