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度回顧

Cyan-avatar-img
發佈於Bookshelf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可以透過目錄快速跳轉至 2024 精選和完整書單列表。

2024 年是這個專欄第一個完整走完的一年。從 2023 年 9 月 17 號分享了第一篇筆記《多少地才夠》開始,截至 2023 年度回顧時只累積了 16 篇閱讀筆記,2024 年則扎扎實實地累積了 51 篇,連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趁著新年的機會,重新瀏覽了過去一年的筆記,有些已經記不清是怎麼寫出來的,有些則是依然歷歷在目,就像是上個禮拜才剛寫完似的。不論在記憶中,是模糊還是深刻,這些文字都在記錄的當下,拋進了晦暗的時間洪流,作為微光閃爍的標記,指引了本該淹沒於遺忘之中的來時軌跡。這也提醒了我,一開始創立這個專欄的其中一個初衷:一個人一天能做的事情或許極其渺小,如果我們可以將自己託付給時間,時間會耐心地為我們拾集每一個細小如沙的片刻,堆積而成塔。

反思過去一年,發現自己因為這個專欄而產生了一些改變,想藉著這個機會,將這些對自我的觀察記錄下來,或能作為專欄讀者們的啟發參考。

閱讀習慣

一直以來,我都是紙本書的愛好者,但是在這兩年接觸了電子書之後,電子書確實擴展了我的閱讀場域。電子書不只輕巧方便,前光功能還可以為光線不均勻的空間補足光源,讓我可以在任何地方,用舒服的姿勢閱讀,而不必屈就環境的光線,維持一個不能久讀的姿勢。

過去只有紙本書時,想要隨時隨地閱讀,唯一的方式就是在包包裡隨身帶著一本書。考慮到重量,出門在外通常不會想帶超過一本書,而且太厚的書也不適合隨手閱讀;回到家後,家中並非所有地方都有舒適的光源,又進一步將閱讀限縮於正襟危坐的書桌前,而無法作為臥室裡的睡前靜心例行;再加上一次只讀一本書的堅持,一旦受限於時間和環境,常常會因為無法收尾正在閱讀的書,使得整個閱讀習慣停擺。

電子書克服了時間和環境因素,讓我不再拘泥於一次只讀一本書的習慣,而是可以根據一天中各個時刻的狀態,選擇適合當下閱讀的載體,和符合心境的書籍。例如,早起在家時,精神最好,而且方便閱讀紙本書,我就會選擇閱讀需要思考,或是篇幅長的紙本書;捷運通勤時,電子書重量輕,不管站坐都方便閱讀,加上時間不長,可以選擇閱讀段落明確的書籍;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洗漱完已筋疲力盡,在臥室床上培養睡意時,可以使用電子書閱讀無需動腦的輕鬆小品。

為了維持一個禮拜一篇閱讀筆記的慣例,如果一次只能讀一本書,其實很難在一個禮拜之內讀完篇幅較長的作品,還整理出筆記。一次閱讀多本書的習慣,讓我有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些大部頭的作品,像是我很喜歡的《奧古斯都》(前前後後讀了六個月左右),或是《渺小一生》(只在通勤時間閱讀,總共花了 17 個小時,但是這部作品悲傷到可能沒辦法和大家分享)。

相比於一次只讀一本書,我也發現一次閱讀多本書更容易養成閱讀習慣。可以根據心境切換適合的讀物,不會被少數艱澀的書卡住,還能隨時加入新的感興趣的書,保持閱讀的新鮮感和動力。一次讀多本書,並不限於紙本書或電子書,只要能找到舒服的閱讀方式就好。想要培養閱讀習慣的讀者們,不妨可以嘗試看看。

關於閱讀思維,推薦 2024 年書單裡的《我們為什麼要閱讀?》《不用讀完一本書》

書店之外

在去年,我獲取書本的管道也有了新的改變。過去發掘新書的方式,都是透過遊覽大型的連鎖書店,現在它依然還是其中一個主要的管道。然而,在開始使用電子書後,額外多了平台活動的推薦。以我使用的 kobo 為例,每個禮拜會有 7 本書 99 元的優惠,還有 10 本 85 折的精選優惠,以及不定時的主題精選。這些推薦非常有助於拓展閱讀領域,我也從中發掘到很多原本不太會涉略的作品。

上述兩個管道,更多著重在近幾年出版的書籍資訊,關於年代久遠、非暢銷類的作品,比較難接觸到。為了擴展自己閱讀的視野,從去年開始,我養成了逛圖書館和二手書店的習慣。

圖書館只能說是一個相見恨晚的公共設施。以前還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並不懂得怎麼好好利用圖書館的資源,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蠻可惜的。圖書館的藏書橫跨各個時代,不以銷售為主要考量,每一次閒逛都會重新發現一些有趣的藏書,而且試錯的成本很低,可以完全憑直覺挑選可能有興趣的書。

二手書店則是克服了不接受書本有瑕疵的心魔後所多出來的管道,是一個非常值得的妥協。二手書店裡有更多年代久遠、甚至是絕版的書,每一次造訪都是一次挖寶的過程。二手書店的售價(標價通常會再打折)真的比主流書店便宜上許多,但也要考量自己對於書況的底線在哪。喜歡收藏紙本書的我,雖然對書況還是有一定的期待,但是能找到絕版的書已經是三生有幸,所有的痕跡都是歲月的證明,為書本增添經典的韻味。能這樣轉念去想,心裡果然踏實寬心許多。

圖書館的功能不只有供書,也是在地社群連結的樞紐,從《親愛的圖書館》中可以看見更多圖書館的可能性。

寫作

記錄閱讀筆記,也讓我重拾了寫作的興趣。遙想無名小站盛行的時代,當時因為特別喜歡某位作者的創作,所以就在個人的無名小站上,從日常生活汲取題材,模仿他的筆調寫出了很多好笑的無哩頭文章。只可惜沒有特別留下備份,這些過去就被淡漠於時空之中。

這個專欄,是我離開學生身份之後,第一件為自己做的事情。踏入社會,生活的重心似乎再自然不過地只剩下工作,所有時間都不假思索地投入在精進工作技能,好像唯有如此才能在人海之中定位出屬於自己的位置。其實,如果真的可以持續在工作的領域裡,獲得源源不絕的成就感和動力,那會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熱情投入的事情,正好是社會所需,就算被旁人貼上生活只剩下工作的標籤,反倒是一種榮譽的表彰,證明自己把生活過得完整。

可惜的是,一直以來的工作,雖然都是我擅長的領域,但是我並沒有在工作裡找到這樣的原動力,也讓工作成了只是為了生活而不得不的作為。習慣了為他人而活,卻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或許,閱讀在某種層面上,也是一種自己應對不由己的現實的抵抗。

還記得寫下第一篇筆記《多少地才夠》時,全憑著一股衝動,當天才決定要開始,就熬了整個夜把它趕出來。雖然後來有些禮拜也常為了趕出筆記而焦頭爛額,也曾有過放棄的念頭,但是回過頭看,好像真的在這個世界,留下了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

這個專欄還會持續多久?我不知道。未來是否有其他的規劃?我也不知道。現階段的我,只能選擇繼續相信閱讀和文字,不強求,也不設限,看看它們會把我帶往什麼地方。無論結局是否如願,是喜是悲,這些過程,都是真實活過的人生。

《多少地才夠》這本書是在二手書店發現的,雖然內頁有許多書斑,但是封面真的設計的太美,書中的故事也很好看,能成為全世界推崇的大作家果然有他獨特的魅力,促使我寫下了第一篇筆記。

結語

這個專欄,幫助到最多的可能是我自己。雖然不敢奢望,如果它也能讓偶爾駐足的你,獲得一些啟發,那就是再珍貴不過的緣份了。就像一年多前為這個專欄寫下的介紹:「記錄看過的書,以及從中體會到的感悟,並期盼透過這些記錄,能讓你偶然於此邂逅觸動共鳴的書。」謝謝每一位曾經來過的讀者,更謝謝每一位願意留下感觸和我交流的讀者,這些點滴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支持。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裡,一切順心安好。

最後,想從去年的書單中,精選出幾本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在去年年初,原本設想年度回顧時只要挑出 top 3,但卻在年中的時候,發現已經有超過三本作品讓我想要特別推薦。因此,索性用類別稍作分類,幫助讀者更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領域。

2024 精選書單

社會科學

  • 《我當黑幫老大的一天》(Gang Leader for a Day)
    • 「計量統計」是社會學中主流的研究方法,但是冰冷的數字背後,忽視的是有血有淚的生命故事。作者採用「民族誌」的研究方法,親身參與芝加哥黑幫的生活,揭露出他們的甘苦與無奈,以及稍縱即逝的微弱希望。
  •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Why Nations Fail)
    • 兩位作者在 2024 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能透過筆記參與這個歷史時刻,是一個非常難得的體驗。社會走向繁榮的關鍵,在於制度上是否能在經濟和政治方面,廣納多元的可能性。
  • 《連結》(Nexus)
    • 縱觀歷史,資訊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創造社會秩序的工具。繼 AI 科技崛起之後,它將會大大影響人類處理資訊的方式,並且在國家之間製造更多的對立和隔閡。

文學小說

  • 《奧古斯都》(Augustus)
    • 這部作品以獨特的書信體裁串連情節,透過多個人物的觀點,以及許多難為的決策,鮮明立體地書寫出羅馬開國皇帝屋大維的性格,令人動容。作者自述,如果這部小說有任何的真實性,那便是文學的真實性,而不是歷史的真實性。
  • 《古騰堡的學徒》(Gutenberg’s Apprentice)
    • 這部作品基於史料,高程度地還原古騰堡當時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經過。古騰堡創立活字印刷事業的過程,幾乎和今日的創業毫無二致。對歷史或是創業有涉略的讀者,可以從中獲得不少感觸。
  • 《巴黎侍者》(A Waiter in Paris)
    • 這部作品記錄的是作者在巴黎餐酒館擔任服務生的經歷,他的文字直指的是光鮮亮麗的巴黎背後,一段段為生活掙扎著的真實人生。書中的每一個人都懷抱著夢想,在期盼的同時,也在現實裡越陷越深。

生死哲學

  • 《巴黎墓園的秘密生活》(La Vie Secrète d’un Cimetière)
    • 墓園埋葬死亡的同時,也孕育著新生。作者身為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的管理員,用文字和照片記錄了墓園的日常,在生與死共存的交界,啟發對於生命的思考。

閱讀思維

  • 《不用讀完一本書》(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
    • 這部作品給了我很多從沒想過的閱讀思維,裡面最引起我深思的是關於王爾德所提出的「閱讀的危險性」的想法 — 閱讀過多別人的東西,會讓自己遠離自身的原創性。

2024 完整書單

封面圖片版,可以右轉至 Facebook 專頁的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22163778694048548&type=3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avatar-img
23會員
71內容數
記錄看過的書,以及從中體會到的感悟,並期盼透過這些記錄,能讓你偶然於此邂逅觸動共鳴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yan Salon 的其他內容
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重複 40% 的行為,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減少日常的選擇,降低意志力的磨耗,讓生活變得單純簡單,用更自在的方式,邁向我們的理想狀態。但是,在培養習慣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自己,並且思考養成習慣的目的是什麼。唯有從本性出發,建立適合自己的習慣,才能打造出自由和快樂的生活。
人們因為害怕面對死亡,總是想盡辦法發明新的科技和研究,只為了推遲死亡到來的時間。年紀漸大、罹患癌症的作者,原先也是一樣,對未知的死亡感到恐懼;一直到他在大自然的動植物身上,看見了生命的本質,才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學會坦然接受生命的一切必然。這些體會,融合成了獨一無二的農夫哲學。
《博物館與它的產地》雖然被出版社歸類在「專為青少年設計的知識輕閱讀」的叢書系列,但是它也非常適合想認識博物館的大人來閱讀。在這部作品中,作者郭怡汝引領著讀者們,一起環遊了座落在世界各地最負盛名的博物館,簡潔扼要地介紹了它們的成立歷史,以及每位觀賞者最想朝聖的,專屬於每一座博物館獨一無二的鎮館之寶。
《早知道就待在家》這部作品,是作者謝哲青在累積了無數次旅行經歷之後,回首這些身處異地的旅行時光,所做的深度反思記錄。旅行帶來的欣慰,可能是旅途中看到的風景,可能是旅途中遇到的人,可能是旅途中克服的困難,這些苦樂片段相互交映,最終投射出來的,不過是一個平安返家的平凡想望。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這本書非常在乎「感覺」:你對生活的感覺、你對人的感覺、你對自己的感覺。因為感覺是一切。⋯⋯讓這本書陪你一起、一點一滴地恢復對感覺的在乎,那才可能談得上「對自己好」、才可能談得上「對生活的愛」。
《聊天紀錄》建構的是一段四角關係的故事。四位主要角色浸沒於彼此的言語攻防,他們之間情感的流轉,彷彿高掛夜空的月亮,時而圓滿,時而缺殘,卻沒有任何規律可言。在故事的中後段,透過主角法蘭希絲在故事裡創作的作品,耐人尋味地點出同樣代表著這部作品的核心概念 — 這個故事談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支配。
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重複 40% 的行為,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減少日常的選擇,降低意志力的磨耗,讓生活變得單純簡單,用更自在的方式,邁向我們的理想狀態。但是,在培養習慣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自己,並且思考養成習慣的目的是什麼。唯有從本性出發,建立適合自己的習慣,才能打造出自由和快樂的生活。
人們因為害怕面對死亡,總是想盡辦法發明新的科技和研究,只為了推遲死亡到來的時間。年紀漸大、罹患癌症的作者,原先也是一樣,對未知的死亡感到恐懼;一直到他在大自然的動植物身上,看見了生命的本質,才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學會坦然接受生命的一切必然。這些體會,融合成了獨一無二的農夫哲學。
《博物館與它的產地》雖然被出版社歸類在「專為青少年設計的知識輕閱讀」的叢書系列,但是它也非常適合想認識博物館的大人來閱讀。在這部作品中,作者郭怡汝引領著讀者們,一起環遊了座落在世界各地最負盛名的博物館,簡潔扼要地介紹了它們的成立歷史,以及每位觀賞者最想朝聖的,專屬於每一座博物館獨一無二的鎮館之寶。
《早知道就待在家》這部作品,是作者謝哲青在累積了無數次旅行經歷之後,回首這些身處異地的旅行時光,所做的深度反思記錄。旅行帶來的欣慰,可能是旅途中看到的風景,可能是旅途中遇到的人,可能是旅途中克服的困難,這些苦樂片段相互交映,最終投射出來的,不過是一個平安返家的平凡想望。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這本書非常在乎「感覺」:你對生活的感覺、你對人的感覺、你對自己的感覺。因為感覺是一切。⋯⋯讓這本書陪你一起、一點一滴地恢復對感覺的在乎,那才可能談得上「對自己好」、才可能談得上「對生活的愛」。
《聊天紀錄》建構的是一段四角關係的故事。四位主要角色浸沒於彼此的言語攻防,他們之間情感的流轉,彷彿高掛夜空的月亮,時而圓滿,時而缺殘,卻沒有任何規律可言。在故事的中後段,透過主角法蘭希絲在故事裡創作的作品,耐人尋味地點出同樣代表著這部作品的核心概念 — 這個故事談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支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 年的第一週,來回顧一下 2023 年的書單,以及分享一些想法,或許在 2024 年有機會可以嘗試看看。衷心感謝 2023 年造訪過這個專欄的朋友們,期待在 2024 年可以持續為大家推薦好的作品,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
每次看到大家都在年末最後一周或是新年前3天進行回顧,我的回顧總是晚了好久好久
Thumbnail
這幾天,不論走到哪,都是滿滿的「回顧&展望」。我自己FB的動態回顧也是一堆往年的貼文,一不小心又陷進回憶,然後把一堆事給壓著沒做。
Thumbnail
連續七年第一篇網誌都叫紀錄,年末時回頭看看自己寫的紀錄,當做這年走過道路的回顧,意外的發現,原來年初這麼想的,原來那時充滿希望,原來我有這樣的期許...不妨今年你也幫自己寫篇紀錄。
Thumbnail
在沉寂了兩個半月以後,我終於在今年的最後一天又爬回來發文了。 歲末年終,迎新送舊,不免俗的要來回顧一下今年,然後許點新年目標。
Thumbnail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2023馬上就要結束了。這一年中寫了不少文章(好像也沒有很多?) ,正好在今年快結束時來分享一下這段時間的創作心得。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的尾聲了,週末結束後就是新年度的開始。 今年經歷了不少之前未曾有過的體驗,因此想透過回顧與反省2023年留下紀錄。
Thumbnail
轉眼間 2023 也要結束了,這幾天整理手帳回顧時,才後知後覺發現自己今年也默默完成了許多事,有點恍然的同時也滿有成就感的!因此想在迎接 2024 前,透過這篇文章簡單回顧一下我的 2023,小小記錄今年的創作旅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 年的第一週,來回顧一下 2023 年的書單,以及分享一些想法,或許在 2024 年有機會可以嘗試看看。衷心感謝 2023 年造訪過這個專欄的朋友們,期待在 2024 年可以持續為大家推薦好的作品,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
每次看到大家都在年末最後一周或是新年前3天進行回顧,我的回顧總是晚了好久好久
Thumbnail
這幾天,不論走到哪,都是滿滿的「回顧&展望」。我自己FB的動態回顧也是一堆往年的貼文,一不小心又陷進回憶,然後把一堆事給壓著沒做。
Thumbnail
連續七年第一篇網誌都叫紀錄,年末時回頭看看自己寫的紀錄,當做這年走過道路的回顧,意外的發現,原來年初這麼想的,原來那時充滿希望,原來我有這樣的期許...不妨今年你也幫自己寫篇紀錄。
Thumbnail
在沉寂了兩個半月以後,我終於在今年的最後一天又爬回來發文了。 歲末年終,迎新送舊,不免俗的要來回顧一下今年,然後許點新年目標。
Thumbnail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2023馬上就要結束了。這一年中寫了不少文章(好像也沒有很多?) ,正好在今年快結束時來分享一下這段時間的創作心得。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的尾聲了,週末結束後就是新年度的開始。 今年經歷了不少之前未曾有過的體驗,因此想透過回顧與反省2023年留下紀錄。
Thumbnail
轉眼間 2023 也要結束了,這幾天整理手帳回顧時,才後知後覺發現自己今年也默默完成了許多事,有點恍然的同時也滿有成就感的!因此想在迎接 2024 前,透過這篇文章簡單回顧一下我的 2023,小小記錄今年的創作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