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9月1日開始的午餐自理,也有將近半年。
當然,我有想過,要是在學校,原理都有?
頂多,只是推餐車。
去年那天的星期二,兩個溼拖在同一區域都請假。
我臨時想到,我把我的乾拖區域給衛生學員,我就拖整個請假學員的溼拖。
而整個過程,完全默默去做。
至少,有種說不出的感受。
也因此,在阿玉護理長的〝三人抬一週便當〞制度,就有在那天,劉護理師的支援門診,而且是阿玉護理長的整天休假,我就有發揮〝彈性思維〞的作用。
不管怎麼說,之前為我母親到全聯購買物資,我母親不斷強調,沒有就算了。
每次當下買的商品清單,都是想買全麥土司,每次撲空而沒有情緒失控。
然而,星兒適應轉變速度極慢。
所以,關於這部分,不僅是陪伴星兒,也要為星兒解釋前因後果。
特別是,星兒的情緒到頂點之前。
星兒的固著性,造成培養泛化能力的障礙。
這情況,星爸媽就要多帶星兒外出,並帶打印的谷歌地圖,進行引導星兒見到路線轉變,能到同目的地。
畢竟,地圖是鳥瞰,星兒才會相信。
這麼做,是在遇到沒有改道路線,以協助星兒理解,換別條路線也可以到同目的地。
從地圖、分店店家等,都可以進行協助星兒適應轉變。
因此,星兒在適應轉變過程,星爸媽就要注意星兒的情緒,務必在到頂點前,移開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