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不斷為自己的患難辯護,他既要跟三位不稱職的安慰者辯論,也要跟神辯論。這是約伯記作者的修辭策略,他同樣把策略的話語透過約伯的說出。在第十九章這裡,約伯很煩躁朋友們的無知和羞辱,就改變辯護策略,先認同反方,再反詰對手,而後下自己正確結論。
「即使我真的有過錯,由我承擔好了。 你們若真的妄自尊大攻擊我,用我的羞辱來證明我的不是, 那麼,就知道是神顛倒我的案件,用他的網圈住我。」約伯知錯了?不,他先蹲下,退後一萬步來反思:朋友們或許都說對了咋辦?「我真的有過錯」這想法約伯不是沒有。約伯綜合問題最基本原因,就算自己錯,要承擔一切懲罰後果,那也可能是神故意扭曲了我的狀況讓我受患難。神有意思藉此患難讓我知道他的全能。若是這樣,我的抱怨是合理的,我的申訴是正當的。約伯角色設定是人類全體思想的代表,人應有自知之明,否則就如台灣軍中流行的話:「不打勤、不打懶,專打那不長眼睛的。」不知神的作為,不知自己的所是,自己的狀況原因就搞不清楚,就會怨天尤人。約伯是個明白人,人應該成為知天知命通情達理的人(讓人想到《道德經》說法),才能面對周遭。
好,約伯正確理解自己遭難,是神扭曲了狀況,這就是約伯記第一、二章所描述的。至於神為何如此,因為約伯(人類全體思想的代表)不是神,自然無法理解。但在後設中,讀者可知這是神給人類遭遇苦難的安慰:一切在神掌握中,至終(或生前或死後)人會看清事情的真相。約伯同意朋友說的,神是公義的,必會懲罰惡人;但同時提出另一可能:神是藉著義人遭難來雕琢義人的信仰。約伯從原來的情緒抗議神走到了理性探討神,看到了問題的根本,在於神特意扭曲顛倒約伯應有的結局,而讓他更知道自己的善行善思不是理所當然的(人所想的)應有善報。當然也可用中國諺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來理解。
善與惡,罪與罰,都是在真神上帝攝理掌管中,都屬於真神。知道這點,約伯心寬了,發出了正確的觀察,也是基督信仰的至理名言:「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最後他必在地上興起(「最後他必在地上興起」或譯:「最後他必站立在地上」)。我的皮肉遭受毀壞以後,這事就要發生,我必在肉體以外得見神。我必見他在我身邊,我要親眼見他,並非外人,我的心腸在我裡面渴想極了。」(約伯記19:25~27)聖經傳道者說:「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傳道書7:8)宇宙不斷運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個正直如約伯者在世界上生活,就要了解生命的真義,遇不順就要了解問題的根本,並好好度日,不要怨天尤人。「最後」,是我們奔跑世上路程的目標。
約伯記十九章文本。中文聖經新譯本
約伯責友待己寬待人嚴
約伯回答說:
「你們叫我受苦要到幾時呢?用話壓碎我要到幾時呢?
你們已經十次侮辱我,你們苛刻地對我,也不覺得羞恥。
即使我真的有過錯,由我承擔好了。
你們若真的妄自尊大攻擊我,用我的羞辱來證明我的不是,
那麼,就知道是神顛倒我的案件,用他的網圈住我。
我呼叫『強暴!』卻沒有回答;我呼求,卻得不到公斷。
神用籬笆攔阻我的道路,使我不能經過;他又使黑暗籠罩我的路。
他從我身上剝去我的榮耀,又挪去我頭上的冠冕。
他四面拆毀我,我就離世,他又把我這指望如樹枝一樣拔出來。
他的怒氣向我發作,把我看作他的敵人;
他的軍隊一起上來,他們建築高的斜道攻擊我(「高的斜道」直譯是「他們的道路」),在我的帳棚周圍安營。
約伯被親友疏遠
他使我的族人遠離我,使我熟悉的人完全與我疏遠。
我的親戚離棄我,我的朋友忘記我;
在我家中寄居的和我的婢女,都把我當作外人,我在他們的眼中是個外族人。
我呼喚僕人,他不回答,我得用口哀求他。
妻子厭惡我的氣息,同胞兄弟也厭棄我,
連小孩子也藐視我,我一起來,他們就譏笑我;
我所有的密友都憎惡我,我所愛的人也向我反臉。
我的骨頭緊貼著皮肉,我只剩牙皮逃過大難。
向友求憐
我的朋友啊!求你們憐憫我,憐憫我吧!因為 神的手擊打了我。
你們為甚麼有如神那樣逼迫我?還不因吃我的肉感到滿足嗎?
深信終必得蒙救恩
但願我的話現在都寫下,都刻在書簡上,
用鐵筆又用鉛,永遠刻在磐石上。
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最後他必在地上興起(「最後他必在地上興起」或譯:「最後他必站立在地上」)。
我的皮肉遭受毀壞以後,這事就要發生,我必在肉體以外得見 神。
我必見他在我身邊,我要親眼見他,並非外人,我的心腸在我裡面渴想極了。
你們若說:『惹事的根既然在他,我們要怎樣逼迫他呢?』
你們就當懼怕刀劍,因為這些罪孽帶來刀劍的懲罰,好使你們知道有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