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德經-第六十六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 白話文 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谷的王者,是因為它能夠善待低處,所以才能成為百谷的王。因此,聖人若想領導百姓,必定先要以謙遜的語言來引導他們;若想領先百姓,必定要站在他們的背後,幫助他們。這樣,聖人處在領導的位置,百姓不會感到沉重;站在前方,百姓不會感到受到威脅。因此,天下的人都樂於推崇聖人,並不會感到厭倦。因為聖人不與人爭鬥,所以天下沒有誰能與之爭。 3. 解釋 這段話體現了道家思想中關於「無為」與「不爭」的核心觀念。老子在此指出,江海能夠成為百谷的王,並不是因為它有強大的力量或壓迫他人,而是因為它選擇了最下的地方,默默地吸納所有的水流,展現出謙卑的特質。這種行為讓江海具備了成為百谷之王的能力,這正是「以柔克剛」的真實表現。 同樣地,聖人之所以能夠引領人民,是因為他們懂得謙遜和以身作則。當聖人希望引領百姓時,他不會以權威或高高在上的姿態來命令他們,而是以謙和的語言去引導他們,這樣做使得百姓能夠心悅誠服。而當聖人希望領先於百姓時,他會謙虛地站在百姓的背後,幫助他們,並不會自私地把所有的光榮和權力集中於自己。這樣,百姓對聖人充滿敬愛,且樂於推崇。 此外,這段話中也強調了聖人領導的智慧在於不爭。他們不與他人爭執,不與世俗競爭,而是通過自身的德行和自然的力量來影響他人。這樣一來,聖人不會給百姓帶來壓力或困擾,反而能夠使他們在和平與安定中發展。因為聖人不爭,所以世人無法與其競爭或對抗,這是道家的「無為而治」的最佳寫照。 綜上所述,這段話表達了「無為」的深刻含義:聖人之所以能夠治理天下,並不是通過強制或爭鬥,而是通過謙遜、順應天道和不爭的態度。這樣的方式使得天下的人民心甘情願地推崇聖人,而不會感到負擔或厭倦。這正是道家思想中「無爭」所帶來的無上智慧。

avatar-img
3會員
10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雷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2. 白話文 古時真正善於實行「道」的人,不是刻意讓百姓變得聰明,而是讓他們保持純樸與自然。因為百姓之
1.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
1. 原文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2. 白話文 順應自然,不刻意作為,處事無為,淡泊無味。無論大小、多少,都要以平和之心
1. 原文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2. 白話文 「道」是萬物的根本奧秘,是善人的珍寶,也是惡人能夠依憑的依靠。美好的言
1.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2. 白話文 大國應該像江河的下游,像天下的雌性,成為萬物交匯的地方。雌性往往以靜
1. 原文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2. 白話文 治理大國,就像烹飪小鮮魚一樣。用道來治理天下,鬼神也無所謂。不是鬼神不神,而是其神不會傷害人。不是其神不會傷害人,聖人也不會傷害人。兩
1.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2. 白話文 古時真正善於實行「道」的人,不是刻意讓百姓變得聰明,而是讓他們保持純樸與自然。因為百姓之
1.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
1. 原文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2. 白話文 順應自然,不刻意作為,處事無為,淡泊無味。無論大小、多少,都要以平和之心
1. 原文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2. 白話文 「道」是萬物的根本奧秘,是善人的珍寶,也是惡人能夠依憑的依靠。美好的言
1.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2. 白話文 大國應該像江河的下游,像天下的雌性,成為萬物交匯的地方。雌性往往以靜
1. 原文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2. 白話文 治理大國,就像烹飪小鮮魚一樣。用道來治理天下,鬼神也無所謂。不是鬼神不神,而是其神不會傷害人。不是其神不會傷害人,聖人也不會傷害人。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原文: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一章是第十六,十七章以及是十九章的引申,說同時說明人有如廣納百川的大海,善者天下不與人爭,人自然
Thumbnail
本日籤詩: 「八十原來是太公,看看晚景遇文王。目下緊事休相問,勸君且守待運通。」 籤詩故事:       這首籤詩的主角絕對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直到他八十歲,才迎來真正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登上人生頂峰。他是誰? 他是在溪邊釣魚,最後釣到懂得賞識他才華的老闆,這個人就是—姜子牙老
Thumbnail
孫子兵法十三篇的內容載於此,供參考。內容會以朔雪寒所考訂為基礎,加上一些自己的心得,例如五變、九地的內容,會與朔雪寒所考訂有相當差異。 《呂氏春秋‧離俗‧上德》:「為天下及國,莫如以德,莫如行義。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勸,不罰而邪止,此神農、黃帝之政也。以德以義,則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太華之
可戰之過,非民之過。 繼續拖下去,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可對禹州和周遭的百姓,絕對是天大的禍事。 所以既然動了真格,今日便必須得分出勝負。 好在裴無瀚也沒有退讓的意思。 不得不說,有時候我和裴無瀚的想法極爲相近。 若非目標不一致,立場不同,無法握手言和,我和他應該能成爲朋友。 70 我叮囑
Thumbnail
中國歷代如此矢志不渝的聖賢英雄。哪位功成名就、壽終正寢?他們只是千古流芳!
Thumbnail
五霸患洪流,頃刻決堤泛千里!
Thumbnail
歷代的聖賢英雄。即使出自凡夫、草莽,矢志貫徹自我而流芳百世!該當效仿否?
Thumbnail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自然之美,令人心曠神怡。白日依山盡,告訴我們每一次的努力都值得,也激勵我們不斷探索、追求更高。黃河入海流,象徵著生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鼓舞我們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告訴我們要不斷學習、進步,追求卓越。總之,生活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原文: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一章是第十六,十七章以及是十九章的引申,說同時說明人有如廣納百川的大海,善者天下不與人爭,人自然
Thumbnail
本日籤詩: 「八十原來是太公,看看晚景遇文王。目下緊事休相問,勸君且守待運通。」 籤詩故事:       這首籤詩的主角絕對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直到他八十歲,才迎來真正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登上人生頂峰。他是誰? 他是在溪邊釣魚,最後釣到懂得賞識他才華的老闆,這個人就是—姜子牙老
Thumbnail
孫子兵法十三篇的內容載於此,供參考。內容會以朔雪寒所考訂為基礎,加上一些自己的心得,例如五變、九地的內容,會與朔雪寒所考訂有相當差異。 《呂氏春秋‧離俗‧上德》:「為天下及國,莫如以德,莫如行義。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勸,不罰而邪止,此神農、黃帝之政也。以德以義,則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太華之
可戰之過,非民之過。 繼續拖下去,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可對禹州和周遭的百姓,絕對是天大的禍事。 所以既然動了真格,今日便必須得分出勝負。 好在裴無瀚也沒有退讓的意思。 不得不說,有時候我和裴無瀚的想法極爲相近。 若非目標不一致,立場不同,無法握手言和,我和他應該能成爲朋友。 70 我叮囑
Thumbnail
中國歷代如此矢志不渝的聖賢英雄。哪位功成名就、壽終正寢?他們只是千古流芳!
Thumbnail
五霸患洪流,頃刻決堤泛千里!
Thumbnail
歷代的聖賢英雄。即使出自凡夫、草莽,矢志貫徹自我而流芳百世!該當效仿否?
Thumbnail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自然之美,令人心曠神怡。白日依山盡,告訴我們每一次的努力都值得,也激勵我們不斷探索、追求更高。黃河入海流,象徵著生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鼓舞我們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告訴我們要不斷學習、進步,追求卓越。總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