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氣溫驟降,風冷得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但竹籤和星星,每週一到週五的游泳課,照樣進行著。
「室內泳池不會冷啊,孩子青春無敵!」大風吹總是這麼說。
可我哪裡能這麼放心?每天出門前,我都不厭其煩地叮囑——
「脖圍帶了沒?」
「口罩戴好!」
「外套拉鍊拉起來!」
這樣的提醒,一天不知道要說幾次,說得竹籤和星星都不耐煩了,甚至還偷偷和大風吹給我取了一個外號——「失控姐」。
她們笑鬧著,像是在看一場每天重播的「媽媽焦慮劇場」。
但做媽媽的,哪能不焦慮?
每天關心她們吃得夠不夠、睡得好不好、衣服穿暖了沒,生怕一個不注意,她們感冒了、發燒了。
這些事,現在的我,做得再自然不過。
可就在我千叮嚀萬囑咐的時候,準備上車時,竹籤突然笑到不行:「媽媽!妳自己沒穿外套耶!」
所有人都笑翻了,而我愣了一下,低頭一看,果然,自己竟然只穿了一件單薄的衣服站在寒風裡。
滿腦子都是孩子,最後忘了照顧自己。
晚上,孩子們睡著後,大風吹語氣無奈:「你流鼻涕好幾天了,怎麼還不去看醫生?竹籤、星星只要有點不對勁,你馬上就緊張,結果自己的事,一點都不當回事?」
聽到這句話,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媽媽。
小時候,每到換季,我的衣櫃裡總是提前準備好保暖衣物,我不曾覺得冷,也從來沒想過為什麼。
冬天的熱湯、薑茶、手套,媽媽總是準備得剛剛好,生病時,她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自己感冒了,卻只是匆匆吞顆藥就繼續忙碌。
以前的我,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直到今天,我才知道,那些「剛剛好」,從來不是天生的,而是媽媽一次次的操心和計算。
曾經的我,只是被細心照顧的孩子,現在的我,成了那個不知疲倦的媽媽。
直到現在才明白,媽媽的世界裡,沒有「剛剛好」,只有「再多一點」。
多一點關心,確保孩子平安;
多一點叮嚀,希望孩子健康;
多一點付出,只為孩子無憂無慮。
這一路,媽媽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吧?
我一直以為,媽媽是天生堅強的,直到我成了媽媽,才知道,所謂的堅強,不過是愛得深、不容許自己倒下罷了。
媽媽,謝謝妳,我終於懂了。
「當媽媽後才發現,世上最溫暖的外套,不是衣服,而是媽媽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