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心智的力量可以讓自己變強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最近在找資料的時候,意外翻出很多年前的工作筆記,喚醒許多記憶,當時的我剛從大學畢業,主修影劇卻不進媒體影劇業,又適逢全球經濟不景氣,轉行的工作很難找,所以過了一段非常窮的生活,住在內壢那種只有平快車和區間車可到的小地方,窩在非常便宜又非常小的套房裡,整個空間大概只有三坪大,小套房只擺得下一張單人床、一張小書桌、再勉強塞進一個被床尾擋住所以只能半開的簡易衣櫃,然後地面就僅容一個人迴身了。每次通勤到台北,單程至少一小時,那時的我完全沒有去想怎麼過舒服的生活,只是傻傻地聚焦在努力努力鍛鍊自己的心智和各種生存必需的能力,我知道我必須回到台北去開疆闢土,那時候的我沒有具備鍍金的學歷、沒有人脈、沒有背景、沒有資源、沒有錢,我所擁有的,就只是體力和時間,而我做對了一件事,就是非常願意投資自己、並且好好鍛鍊自己的內在及外在。

那兩年,我幾乎每天都搭區間車往返內壢和台北,那個時代還沒有智慧型手機,要聽音樂都是用隨身聽,不過,搭火車的通勤時間,我沒有用來聽音樂,總是隨身帶上至少三卷錄音帶,裡頭錄滿了具有能量的演講和專業知識,我總是一面聽一面思考,平常更是很用功的一面聽一面伏案寫著逐字稿,不只如此,在逐字稿的空白處,我還會寫上自己的想法和註解,然後認真在日常工作裡驗證這些觀念和方法,我很相信一個人創造出的外在成就,是由他內在的狀態及貢獻價值來決定的,也認為成功不可能只靠幸運來達成,但有一件事必須要說清楚,那就是「" 努力 " 跟 " 辛苦 " 並不能畫上等號」,努力對方向的時候,代表你有方法、有正確價值觀、同時看得見累積;但是努力錯方向的時候,真的就迎向「辛苦」了,因為你可能沒有用對方法、價值觀有瑕疵,以致於陷入某種原地踏步的陷阱。

我很愛觀察人,可以在咖啡館靠窗的位置看人看上大半天也不厭倦,可是要挑對地點,最好是成功人士雲集的地方,像香港的 IFC、文華東方酒店的下午茶、VIP CLUB、或是專家級研討會,總之,如果泡在超越自己原有層級的環境裡,總是會觀察到很多很有建設性的事情,為自己帶來許多啓發和耳濡目染,許多時候,一句不經意闖進耳朵的問句或話語、或者一個成功者下意識的反應和行動,就像一根黑夜中擦亮的火柴,突如其來的一語驚醒夢中人。如果沒有實質的這些環境也沒關係,現在跟全球接軌的網路很發達,直到現在我依舊保持著透過網路聽演講、把自己拋入更高層級思維的習慣,我總是感謝自己現在過得好,但又渴望自己能變得更好,所以不斷讓自己回到更強大的能量圈裡,向更多不同領域的大師學習,心裡有把熊熊烈火在燃燒的感覺是很棒的,那正是一種「愛」的動力!

在剛出社會那幾年,我是這麼努力的磨練自己,直到磨得亮亮的。曾經我感覺自己的外在成就很渺小,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內在本質很強大,我從未懷疑自己有什麼目標做不到,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成功者總是不斷 " 試錯 " 直到對了為止」,現在的我,早已掌握了「正確堅持」的真諦,很多時候宇宙會送來考驗,譬如說送來財富以測試你是否能夠駕馭它、送來誘惑以測試你是否能莫忘初衷、送來逆境以測試你是否願意信守承諾去超越這道關卡,這個過程是孤獨的,因為大部份的人很容易輕易饒了自己,回到他們的舒適圈,安慰自己現在的小確幸也很不錯,然而,選擇成功需要付出代價,選擇退縮也需要付出代價,許多人害怕改變,但其實,不改變往往得要承擔更大的懲罰成本。都說 2017 這一年星象混亂,但混亂不就是為了看清楚、好做出改變嗎?如果我們老是待在習慣舒適的狀態裡,那就意味著我們的人生中沒有什麼挑戰,又如何期待生活能有什麼太大的改變呢?既然如此,去接受並保持「改變」的習慣不是很好嗎?( 眨眼 )

沒有個案的日子裡,每天早上利用吃早餐的時間,我都會聽一場直播課,或是聽一場正能量的演講,最近為了練英文,在 youtube 上特地選了一些英文字幕的激勵演說,我喜歡用「激發內在的力量」來展開每一天。潛意識的力量能夠開創奇蹟,如果我能夠在高中三年沒有背過任何一個英文單字、卻在聽了整整三年 ICRT 後 ( 只要待在房間裡就開著 ICRT,包括睡覺時 ) 大學聯考英文得分考過高標,那麼,潛意識還有什麼事無法替我辦到呢?正是因為親身經驗過這種奇蹟,現在又因緣際會的成為了專長於潛意識溝通的催眠療癒師,所以我更珍惜這份能力,並且好好的活用於自己身上。記得之前曾經在多篇文章裡談過「養能量」這個議題,現在我在談的,則是「升級版」,每天早上都幫潛意識充電,最好充到那種整個人想要跳起來、恨不得立刻去為目標做點什麼的狀態,你會感覺到胸口堵堵的熱熱的,甚至有點呼吸急促,我跟你說,這就是潛意識正在回應你的明確反應,你不知道自己在興奮什麼、你充滿動力、正能量在你的整個氣場裡爆發,沒有任何人能在這種狀態下負面得起來,因為你的潛意識已經校準在成功模式上了,不要輕易放過這種狀態,你得立刻去為你的理想或目標做點什麼,讓「行動」成為翻轉人生的橋樑,就像我現在常常跳起來之後跑去寫書稿或設計課程一樣。( 笑 )

敲著鍵盤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往事歷歷在目,讓人懷念那一段看起來苦、卻不以為苦的歲月,我在那段時間裡得到了非常寶貴、影響一生的禮物,是誰也拿不走的歷練與智慧。辛苦是一種「感覺」,努力是一種「狀態」,「感覺」牽動潛意識,而潛意識連結著靈性的力量,所以注意每個一閃而過的「感覺」真的很要緊,凡我們專注的地方,必然匯集能量有所回應,其實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中性的,賦予正面或負面感覺的「標籤」都是自己的投射,唯有鍛鍊「自我覺察」的能力,才能為自己的內在拔去有毒的思想,願意看見自己的負面感覺,然後感謝這面鏡子,當你看見並感謝它、選擇釋懷,這些負面的能量就離開了,不再繼續吸引跟它共振的際遇,但如果抓著這些負面感覺到處抱怨,你的整個能量場就會形成一種「怨場」,愛、金錢、機會都會爭先恐後地逃離,我從未看過一個幸運的人喜歡抱怨,但是生活中不會總是事事如意,這時情緒來了怎麼辦呢?用手稍稍用力撫著自己的胸口說「謝謝你讓我看見,你的任務結束了,現在一切完成」,然後轉移焦點,去聽場激勵演講吧!把注意力轉向對自己的人生有建設性之處,用這個方式去鍛鍊你的心智,直到習慣成自然為止,潛意識將會成為你最好的朋友,在你的人生路上施展屬於你的奇蹟魔法。

最後的最後,我一定要提一下挑選來搭配這篇文章的影片,「永不放棄」這支影片我在過去多年來,重複看了至少 30 次以上,每次重看內心都很激動,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強大,除非你親自挑戰極限。我相信許多跑馬拉松、登山、長泳的人完全能夠體會這支影片在說什麼,如果你在運動上能夠挑戰潛能,那就更有理由把這份力量運用在實踐夢想上。我知道有許多懷抱理想的人有機會閱讀這篇文章,我想跟你說,心靈的力量遠遠超越你的頭腦以為自己能做到的範圍,從今天開始試試看,多看幾部激勵影片,去感受那種內心澎湃、整個人想跳起來的感覺吧!


微光中的貓 | Claire Hsiao 發表於 2017/08/01

只是一隻 微光中的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透過自我進修的課程,對於自己與家人的看法產生了轉變,並意識到說服不同階段的人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瞭解到自己的學習與成長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並且深切感受到身處在進步的潮流中自己的不足與落後。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努力就是,只要騙到人相信這個價值觀,那他就可以很輕鬆。
Thumbnail
來到實人兩個多月,學習了不少新知,但要到能自信且熟練地運用在生活上還有一段路要走。在一份新的工作中,我發現自己運用自己本身的特質,加上在實人的刻意練習,讓我著實地能夠運用一種能力,改變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在教育現場,這個能力是「觀察」。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透過自我進修的課程,對於自己與家人的看法產生了轉變,並意識到說服不同階段的人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瞭解到自己的學習與成長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並且深切感受到身處在進步的潮流中自己的不足與落後。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努力就是,只要騙到人相信這個價值觀,那他就可以很輕鬆。
Thumbnail
來到實人兩個多月,學習了不少新知,但要到能自信且熟練地運用在生活上還有一段路要走。在一份新的工作中,我發現自己運用自己本身的特質,加上在實人的刻意練習,讓我著實地能夠運用一種能力,改變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在教育現場,這個能力是「觀察」。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