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找資料的時候,意外翻出很多年前的工作筆記,喚醒許多記憶,當時的我剛從大學畢業,主修影劇卻不進媒體影劇業,又適逢全球經濟不景氣,轉行的工作很難找,所以過了一段非常窮的生活,住在內壢那種只有平快車和區間車可到的小地方,窩在非常便宜又非常小的套房裡,整個空間大概只有三坪大,小套房只擺得下一張單人床、一張小書桌、再勉強塞進一個被床尾擋住所以只能半開的簡易衣櫃,然後地面就僅容一個人迴身了。每次通勤到台北,單程至少一小時,那時的我完全沒有去想怎麼過舒服的生活,只是傻傻地聚焦在努力努力鍛鍊自己的心智和各種生存必需的能力,我知道我必須回到台北去開疆闢土,那時候的我沒有具備鍍金的學歷、沒有人脈、沒有背景、沒有資源、沒有錢,我所擁有的,就只是體力和時間,而我做對了一件事,就是非常願意投資自己、並且好好鍛鍊自己的內在及外在。
那兩年,我幾乎每天都搭區間車往返內壢和台北,那個時代還沒有智慧型手機,要聽音樂都是用隨身聽,不過,搭火車的通勤時間,我沒有用來聽音樂,總是隨身帶上至少三卷錄音帶,裡頭錄滿了具有能量的演講和專業知識,我總是一面聽一面思考,平常更是很用功的一面聽一面伏案寫著逐字稿,不只如此,在逐字稿的空白處,我還會寫上自己的想法和註解,然後認真在日常工作裡驗證這些觀念和方法,我很相信一個人創造出的外在成就,是由他內在的狀態及貢獻價值來決定的,也認為成功不可能只靠幸運來達成,但有一件事必須要說清楚,那就是「" 努力 " 跟 " 辛苦 " 並不能畫上等號」,努力對方向的時候,代表你有方法、有正確價值觀、同時看得見累積;但是努力錯方向的時候,真的就迎向「辛苦」了,因為你可能沒有用對方法、價值觀有瑕疵,以致於陷入某種原地踏步的陷阱。
我很愛觀察人,可以在咖啡館靠窗的位置看人看上大半天也不厭倦,可是要挑對地點,最好是成功人士雲集的地方,像香港的 IFC、文華東方酒店的下午茶、VIP CLUB、或是專家級研討會,總之,如果泡在超越自己原有層級的環境裡,總是會觀察到很多很有建設性的事情,為自己帶來許多啓發和耳濡目染,許多時候,一句不經意闖進耳朵的問句或話語、或者一個成功者下意識的反應和行動,就像一根黑夜中擦亮的火柴,突如其來的一語驚醒夢中人。如果沒有實質的這些環境也沒關係,現在跟全球接軌的網路很發達,直到現在我依舊保持著透過網路聽演講、把自己拋入更高層級思維的習慣,我總是感謝自己現在過得好,但又渴望自己能變得更好,所以不斷讓自己回到更強大的能量圈裡,向更多不同領域的大師學習,心裡有把熊熊烈火在燃燒的感覺是很棒的,那正是一種「愛」的動力!
在剛出社會那幾年,我是這麼努力的磨練自己,直到磨得亮亮的。曾經我感覺自己的外在成就很渺小,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內在本質很強大,我從未懷疑自己有什麼目標做不到,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成功者總是不斷 " 試錯 " 直到對了為止」,現在的我,早已掌握了「正確堅持」的真諦,很多時候宇宙會送來考驗,譬如說送來財富以測試你是否能夠駕馭它、送來誘惑以測試你是否能莫忘初衷、送來逆境以測試你是否願意信守承諾去超越這道關卡,這個過程是孤獨的,因為大部份的人很容易輕易饒了自己,回到他們的舒適圈,安慰自己現在的小確幸也很不錯,然而,選擇成功需要付出代價,選擇退縮也需要付出代價,許多人害怕改變,但其實,不改變往往得要承擔更大的懲罰成本。都說 2017 這一年星象混亂,但混亂不就是為了看清楚、好做出改變嗎?如果我們老是待在習慣舒適的狀態裡,那就意味著我們的人生中沒有什麼挑戰,又如何期待生活能有什麼太大的改變呢?既然如此,去接受並保持「改變」的習慣不是很好嗎?( 眨眼 )
沒有個案的日子裡,每天早上利用吃早餐的時間,我都會聽一場直播課,或是聽一場正能量的演講,最近為了練英文,在 youtube 上特地選了一些英文字幕的激勵演說,我喜歡用「激發內在的力量」來展開每一天。潛意識的力量能夠開創奇蹟,如果我能夠在高中三年沒有背過任何一個英文單字、卻在聽了整整三年 ICRT 後 ( 只要待在房間裡就開著 ICRT,包括睡覺時 ) 大學聯考英文得分考過高標,那麼,潛意識還有什麼事無法替我辦到呢?正是因為親身經驗過這種奇蹟,現在又因緣際會的成為了專長於潛意識溝通的催眠療癒師,所以我更珍惜這份能力,並且好好的活用於自己身上。記得之前曾經在多篇文章裡談過「養能量」這個議題,現在我在談的,則是「升級版」,每天早上都幫潛意識充電,最好充到那種整個人想要跳起來、恨不得立刻去為目標做點什麼的狀態,你會感覺到胸口堵堵的熱熱的,甚至有點呼吸急促,我跟你說,這就是潛意識正在回應你的明確反應,你不知道自己在興奮什麼、你充滿動力、正能量在你的整個氣場裡爆發,沒有任何人能在這種狀態下負面得起來,因為你的潛意識已經校準在成功模式上了,不要輕易放過這種狀態,你得立刻去為你的理想或目標做點什麼,讓「行動」成為翻轉人生的橋樑,就像我現在常常跳起來之後跑去寫書稿或設計課程一樣。( 笑 )
敲著鍵盤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往事歷歷在目,讓人懷念那一段看起來苦、卻不以為苦的歲月,我在那段時間裡得到了非常寶貴、影響一生的禮物,是誰也拿不走的歷練與智慧。辛苦是一種「感覺」,努力是一種「狀態」,「感覺」牽動潛意識,而潛意識連結著靈性的力量,所以注意每個一閃而過的「感覺」真的很要緊,凡我們專注的地方,必然匯集能量有所回應,其實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中性的,賦予正面或負面感覺的「標籤」都是自己的投射,唯有鍛鍊「自我覺察」的能力,才能為自己的內在拔去有毒的思想,願意看見自己的負面感覺,然後感謝這面鏡子,當你看見並感謝它、選擇釋懷,這些負面的能量就離開了,不再繼續吸引跟它共振的際遇,但如果抓著這些負面感覺到處抱怨,你的整個能量場就會形成一種「怨場」,愛、金錢、機會都會爭先恐後地逃離,我從未看過一個幸運的人喜歡抱怨,但是生活中不會總是事事如意,這時情緒來了怎麼辦呢?用手稍稍用力撫著自己的胸口說「謝謝你讓我看見,你的任務結束了,現在一切完成」,然後轉移焦點,去聽場激勵演講吧!把注意力轉向對自己的人生有建設性之處,用這個方式去鍛鍊你的心智,直到習慣成自然為止,潛意識將會成為你最好的朋友,在你的人生路上施展屬於你的奇蹟魔法。
最後的最後,我一定要提一下挑選來搭配這篇文章的影片,「永不放棄」這支影片我在過去多年來,重複看了至少 30 次以上,每次重看內心都很激動,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強大,除非你親自挑戰極限。我相信許多跑馬拉松、登山、長泳的人完全能夠體會這支影片在說什麼,如果你在運動上能夠挑戰潛能,那就更有理由把這份力量運用在實踐夢想上。我知道有許多懷抱理想的人有機會閱讀這篇文章,我想跟你說,心靈的力量遠遠超越你的頭腦以為自己能做到的範圍,從今天開始試試看,多看幾部激勵影片,去感受那種內心澎湃、整個人想跳起來的感覺吧!
微光中的貓 | Claire Hsiao 發表於 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