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2/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深刻地認識一個人》讀書筆記

raw-image


這本書因為受到各大名人的推薦而引起了我的興趣。

與人交流、與社會建立聯繫,在我看來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與實踐的課題。作為內向者,儘管我擁有自己良好的生活圈,和朋友、家人和工作夥伴的聯繫也很深刻,這些關係多半是因群體生活而形成。然而,當我踏入社會,面對陌生人時,總會在最初的交流中迷失自我。當沒有共同話題或聯繫時,我該如何真正認識他人?

僅僅帶著一顆真誠的心是不夠的,仍然需要一些方法。而這本書正提供了一些啟發。

我所學到的三個核心觀點:

1. 先思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首先要讓自己散發光和熱,並持續地修正與塑造自我。

  • 照亮者:一個能讓周圍的人展現光輝的人。
  • 自我敘事:描述一個人,真正的方法是描述他的不完美。
  • 不斷重寫自己的故事:人生會遭遇敘事危機,舊有的故事可能失去意義,我們需要回顧過去、重新詮釋,使自己變得更寬容與感恩。
  • 表達脆弱:透過分享悲傷與共同思考,我們能克服恐懼並深化彼此理解。
  • 理解他人:真正的智慧來自於看到他人的價值,尊重並陪伴他們成長。
  • 獲取信任:對待重要的人,需要耐心與寬容,尊重對方的節奏,同時擁有心理韌性。
  • 捍衛真相:不怕意見不合,而要一起面對

2. 以什麼身分面對他人

  • 陪伴者:陪伴是一種以他人為中心的生活方式。我們不主導、不指揮,而是放鬆地與對方同在,陪伴其經歷人生的起伏。

3. 可實踐的技巧

1)閒聊

  • 先談論輕鬆話題,對不同事物發表意見,不急於深入探討個人內心。
  • 透過閒聊與共同活動,慢慢同步彼此的節奏,建立默契。

2)遊戲

  • 遊戲讓人放鬆,無意間建立連結。共同的笑聲是共鳴的開始。

3)保持好奇

  • 試著理解他人的視角:「他如何感知這種情況?如何構建自己的現實?」
  • 我希望你告訴我:「過去的經歷如何影響你今日的世界觀?」
  • 透過了解他人,我們也在探索自己。

4)問好問題

  • 例如:「你如何適應變化?」「你最有自信的是什麼?」「年齡增長後,哪些事變得更加清晰?」
  • 透過提問,引導對方分享個人故事,使對話更有深度。

閱讀體驗

書中內容較為碎片化,部分觀點論述很淺,或者較抽象。然而,若帶著明確的目的去閱讀,仍能有所收穫。

結語

「讓人與你相處時感到自在、自然,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能。」

這是我看畢此書對自己的期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深刻認識一個人:發現自己與他人的非凡之處
3
/5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