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地認識一個人》讀書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本書因為受到各大名人的推薦而引起了我的興趣。

與人交流、與社會建立聯繫,在我看來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與實踐的課題。作為內向者,儘管我擁有自己良好的生活圈,和朋友、家人和工作夥伴的聯繫也很深刻,這些關係多半是因群體生活而形成。然而,當我踏入社會,面對陌生人時,總會在最初的交流中迷失自我。當沒有共同話題或聯繫時,我該如何真正認識他人?

僅僅帶著一顆真誠的心是不夠的,仍然需要一些方法。而這本書正提供了一些啟發。

我所學到的三個核心觀點:

1. 先思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首先要讓自己散發光和熱,並持續地修正與塑造自我。

  • 照亮者:一個能讓周圍的人展現光輝的人。
  • 自我敘事:描述一個人,真正的方法是描述他的不完美。
  • 不斷重寫自己的故事:人生會遭遇敘事危機,舊有的故事可能失去意義,我們需要回顧過去、重新詮釋,使自己變得更寬容與感恩。
  • 表達脆弱:透過分享悲傷與共同思考,我們能克服恐懼並深化彼此理解。
  • 理解他人:真正的智慧來自於看到他人的價值,尊重並陪伴他們成長。
  • 獲取信任:對待重要的人,需要耐心與寬容,尊重對方的節奏,同時擁有心理韌性。
  • 捍衛真相:不怕意見不合,而要一起面對

2. 以什麼身分面對他人

  • 陪伴者:陪伴是一種以他人為中心的生活方式。我們不主導、不指揮,而是放鬆地與對方同在,陪伴其經歷人生的起伏。

3. 可實踐的技巧

1)閒聊

  • 先談論輕鬆話題,對不同事物發表意見,不急於深入探討個人內心。
  • 透過閒聊與共同活動,慢慢同步彼此的節奏,建立默契。

2)遊戲

  • 遊戲讓人放鬆,無意間建立連結。共同的笑聲是共鳴的開始。

3)保持好奇

  • 試著理解他人的視角:「他如何感知這種情況?如何構建自己的現實?」
  • 我希望你告訴我:「過去的經歷如何影響你今日的世界觀?」
  • 透過了解他人,我們也在探索自己。

4)問好問題

  • 例如:「你如何適應變化?」「你最有自信的是什麼?」「年齡增長後,哪些事變得更加清晰?」
  • 透過提問,引導對方分享個人故事,使對話更有深度。

閱讀體驗

書中內容較為碎片化,部分觀點論述很淺,或者較抽象。然而,若帶著明確的目的去閱讀,仍能有所收穫。

結語

「讓人與你相處時感到自在、自然,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能。」

這是我看畢此書對自己的期許。


內容總結
深刻認識一個人:發現自己與他人的非凡之處
3
/5
avatar-img
1會員
5內容數
自我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麻生活著呀 的其他內容
Sally Rooney的《Intermezzo》以簡潔流暢的文風,深入探討人性複雜性與角色間的情感糾葛。小說成功刻畫角色心理矛盾,並以充滿希望的結局為讀者帶來慰藉,是喜愛心理探討讀者不容錯過的佳作。
4/5Intermezzo
Sally Rooney的《Intermezzo》以簡潔流暢的文風,深入探討人性複雜性與角色間的情感糾葛。小說成功刻畫角色心理矛盾,並以充滿希望的結局為讀者帶來慰藉,是喜愛心理探討讀者不容錯過的佳作。
4/5Intermezzo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當你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就可以決定事情會怎麼發展,以終為始的理念執行人生目標,「Be-Do-Have」常保初心,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要的人。
Thumbnail
這不是書評,是我思考、生活的痕跡。 人際關係和溝通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情, 我也必須坦白的說,看完這本書並不會讓你成為交際達人, 但卻能觸發更多的思考, 如果能實踐書中看似老生常談的內容, 那才是本書的用意,但也確實不容易。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Thumbnail
透過學習哲學諮商,作者開始了一段整合自我的旅程。學習過程讓作者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潛意識,並學會平衡發展理性、情感及靈性,越發有能力陪伴他人。整篇文章探討了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並提到互為主體原則在哲學諮商中的意義。
Thumbnail
如何透過真正看見他人,透視自己,締造深刻人際關係, 提供了關於如何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方式,並針對社群媒體和人際關係的幻覺提出了觀點。作者關注於被看見、賞識及陪伴的力量,並強調照亮者和削弱者之間的對比。此外,文中也提到了透過對話技巧以及提出好問題來促進雙向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分享了對於個人成長與社會互動的觀察,並強調了對於自身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內在能量的重要性。文章描繪了一個充滿智慧與啟發性的故事,旨在引導讀者深入思考自我成長與社會交往中的議題。
Thumbnail
分享愛瑞克《內在成就》讀後心得,在他溫暖又有啟發性的筆觸下,看見更多內在探索與實踐,深信每個人都能決定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活出自信與快樂的人生。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當你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就可以決定事情會怎麼發展,以終為始的理念執行人生目標,「Be-Do-Have」常保初心,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要的人。
Thumbnail
這不是書評,是我思考、生活的痕跡。 人際關係和溝通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情, 我也必須坦白的說,看完這本書並不會讓你成為交際達人, 但卻能觸發更多的思考, 如果能實踐書中看似老生常談的內容, 那才是本書的用意,但也確實不容易。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Thumbnail
透過學習哲學諮商,作者開始了一段整合自我的旅程。學習過程讓作者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潛意識,並學會平衡發展理性、情感及靈性,越發有能力陪伴他人。整篇文章探討了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並提到互為主體原則在哲學諮商中的意義。
Thumbnail
如何透過真正看見他人,透視自己,締造深刻人際關係, 提供了關於如何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方式,並針對社群媒體和人際關係的幻覺提出了觀點。作者關注於被看見、賞識及陪伴的力量,並強調照亮者和削弱者之間的對比。此外,文中也提到了透過對話技巧以及提出好問題來促進雙向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分享了對於個人成長與社會互動的觀察,並強調了對於自身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內在能量的重要性。文章描繪了一個充滿智慧與啟發性的故事,旨在引導讀者深入思考自我成長與社會交往中的議題。
Thumbnail
分享愛瑞克《內在成就》讀後心得,在他溫暖又有啟發性的筆觸下,看見更多內在探索與實踐,深信每個人都能決定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活出自信與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