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擅長運動或善於影像創作的朋友,心裡總會產生特別羨慕的情緒,因為這兩項能力都是自己不擅長的。因此看到朋友、同學產出的簡報、海報時,心中又欣賞,又羨慕,還混雜一點嫉妒的情緒。因為,雖說自己的作品也很有風格,但是坊主對這些作品的評價就是「無聊」,哈哈!
雖然朋友們都說,可是你很能寫啊!但是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坊主本人也沒有覺得有多能寫就是了,哈哈~好啦!我不是要來討拍的啦!我是要介紹書的,這本書很輕鬆,因為文字很好讀;這本書很容易看,因為裡面有很多圖畫;這本書很溫暖;因為故事很感人,這是一本集合了溫柔的文字,配上有溫度的圖畫,所組合而成的書。書名叫《療傷似顏繪》,作者李白。
什麼是似顏繪?
書中介紹道:「似顏繪」源自於日文,是一種繪畫的形式,又稱為速寫或肖像畫。是畫家透過自己的眼光,用快速、即興的方式以畫筆詮釋一個人。
作者花了五年的時間,用畫筆為2000個陌生人畫下他們的似顏繪。在做畫的同時,也聆聽著對方的故事。這本書就是這些人們的故事,還有他作畫的心路歷程。
為什麼作者要做這樣的事呢?
這是一個無心插柳的故事。作者在大一時,在大學校慶擺攤,畫了第一張似顏繪後,他告訴自己:這是兩千人挑戰的開始。
作者開始的想法很單純:客人付錢,自己畫畫,過程中邀請對方說說自己的故事。因此完成這件事的流程就是:與客人見面、客人說一段故事、作者畫出對方的似顏繪,最後請客人在畫的背後留下一句對自己想說的話。
這本書是兩千人中的三十個故事。
作者為什麼要開始做這件事呢?
因為他在面對人群,內心會感到恐懼,為了克服自己的害羞,給予自己的一個挑戰。
是的,作者在書中提到,因為害怕人潮,高中時他不敢走進學校的福利社。但是面對自己的害怕,他選擇的是接受。在一則名為「與害怕和平共處」的故事中,他提到:「其實我始終沒有『克服』或『戰勝』自己面對人群的恐懼。而是接受這樣的自己,然後在往後的每一天,和這樣的自己和平共處。」
我私心猜想,作者一開始定下為2000人畫似顏繪的目標,確實是要「戰勝」自己內心的陰影,只是在不斷不斷地為人們做畫,與聆聽故事的過程中,才慢慢發現,其實害怕不一定是要用征服的方式對待,也可以用一種平等的態度面對。
於是在這篇故事的最後,他寫下了聽完故事後,客人教會他的事:「別和你心中的恐懼硬碰硬。」
其實,這本書中的故事,大多不是以歡樂開場,這些去畫似顏繪的客人,大多有著傷心的過往。有的失去了摯友,有的則對自己的處境感到自卑或迷茫,還有失戀的故事……,但是也是透過述說這些帶點傷感的過程,說者與聽者一起看到了裡面的光亮,一同感受到了交流的溫暖,然後療癒了彼此。
其實,坊主在看書的時候,心中一直在想,也許正因為作者的害羞,所以來到他面前的每一個客人,才能在他的害羞中,感受到溫柔與接納,因此可以逐漸放鬆,也因為他的害羞,所以他也不會要求對方一定說些什麼,而是透過接受客人的靜默,來打開客人的心房,卸下他們的心防。當靜默被接受了,話語自然而然就說出來也被聽見了。
至於畫,是作者傳達給客人一件事,他們的故事在不同的角度中,結局是不同的,當傷心、難過、恐懼出現時,溫暖、喜悅、平靜也同時並存著。
這也是為什麼有客人們會反饋說:「來畫似顏繪就像一段自我療癒的過程。」也有客人說:作者的畫陪伴了自己度過人生的低潮。而作者自己卻認為:「我自身多年的情緒陰影也從傾聽的旅程中得到救贖。我發現,原來每個人的故事都有可能治癒別人。」
這本書很有溫度,很好看,坊主一拿到書,一下下就讀完,很快地又讀完了第二次。看完書的坊主,依然對擁有繪畫才能的人感到羨慕,但是就算自己沒有這樣的才能,那又如何呢?就像書中作者寫到:「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抒發方式。」在羨慕別人的同時,我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在抒發,一點都沒有衝突。
讀完這本書之後,坊主的心被這些故事溫柔地接住,因此坊主大大力地邀請大家來閱讀這本書,正如有網友如此推薦:「希望沒有受傷的你,能在一篇篇故事中學會同理;而受傷的你能在不同情緒體驗中,學會更善待自己,不需要再逞強當鬥士。」如同書的內頁文案所寫:「我們都能從別人故事裡,看見自己生命中的傷痕與美好。願這本書中的故事,陪伴每個勇敢生活的你。」同時在看完書之後,也要記得給予勇敢的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
*******
#療傷似顏繪#人類圖 #親子溝通 #自我信念 #書寫療癒 #精油開運 #財富能量
人類圖 × 精油御守:打造招財能量工具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9VSixwzGadZLQpb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