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的畫筆—《療傷似顏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每次看到擅長運動或善於影像創作的朋友,心裡總會產生特別羨慕的情緒,因為這兩項能力都是自己不擅長的。因此看到朋友、同學產出的簡報、海報時,心中又欣賞,又羨慕,還混雜一點嫉妒的情緒。因為,雖說自己的作品也很有風格,但是坊主對這些作品的評價就是「無聊」,哈哈!

      雖然朋友們都說,可是你很能寫啊!但是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坊主本人也沒有覺得有多能寫就是了,哈哈~好啦!我不是要來討拍的啦!我是要介紹書的,這本書很輕鬆,因為文字很好讀;這本書很容易看,因為裡面有很多圖畫;這本書很溫暖;因為故事很感人,這是一本集合了溫柔的文字,配上有溫度的圖畫,所組合而成的書。書名叫《療傷似顏繪》,作者李白。

raw-image

      什麼是似顏繪?

      書中介紹道:「似顏繪」源自於日文,是一種繪畫的形式,又稱為速寫或肖像畫。是畫家透過自己的眼光,用快速、即興的方式以畫筆詮釋一個人。

      作者花了五年的時間,用畫筆為2000個陌生人畫下他們的似顏繪。在做畫的同時,也聆聽著對方的故事。這本書就是這些人們的故事,還有他作畫的心路歷程。

      為什麼作者要做這樣的事呢?

      這是一個無心插柳的故事。作者在大一時,在大學校慶擺攤,畫了第一張似顏繪後,他告訴自己:這是兩千人挑戰的開始。

      作者開始的想法很單純:客人付錢,自己畫畫,過程中邀請對方說說自己的故事。因此完成這件事的流程就是:與客人見面、客人說一段故事、作者畫出對方的似顏繪,最後請客人在畫的背後留下一句對自己想說的話。

      這本書是兩千人中的三十個故事。

raw-image

      作者為什麼要開始做這件事呢?

      因為他在面對人群,內心會感到恐懼,為了克服自己的害羞,給予自己的一個挑戰。

      是的,作者在書中提到,因為害怕人潮,高中時他不敢走進學校的福利社。但是面對自己的害怕,他選擇的是接受。在一則名為「與害怕和平共處」的故事中,他提到:「其實我始終沒有『克服』或『戰勝』自己面對人群的恐懼。而是接受這樣的自己,然後在往後的每一天,和這樣的自己和平共處。」

      我私心猜想,作者一開始定下為2000人畫似顏繪的目標,確實是要「戰勝」自己內心的陰影,只是在不斷不斷地為人們做畫,與聆聽故事的過程中,才慢慢發現,其實害怕不一定是要用征服的方式對待,也可以用一種平等的態度面對。

      於是在這篇故事的最後,他寫下了聽完故事後,客人教會他的事:「別和你心中的恐懼硬碰硬。」

      其實,這本書中的故事,大多不是以歡樂開場,這些去畫似顏繪的客人,大多有著傷心的過往。有的失去了摯友,有的則對自己的處境感到自卑或迷茫,還有失戀的故事……,但是也是透過述說這些帶點傷感的過程,說者與聽者一起看到了裡面的光亮,一同感受到了交流的溫暖,然後療癒了彼此。

raw-image

      其實,坊主在看書的時候,心中一直在想,也許正因為作者的害羞,所以來到他面前的每一個客人,才能在他的害羞中,感受到溫柔與接納,因此可以逐漸放鬆,也因為他的害羞,所以他也不會要求對方一定說些什麼,而是透過接受客人的靜默,來打開客人的心房,卸下他們的心防。當靜默被接受了,話語自然而然就說出來也被聽見了。

      至於畫,是作者傳達給客人一件事,他們的故事在不同的角度中,結局是不同的,當傷心、難過、恐懼出現時,溫暖、喜悅、平靜也同時並存著。

      這也是為什麼有客人們會反饋說:「來畫似顏繪就像一段自我療癒的過程。」也有客人說:作者的畫陪伴了自己度過人生的低潮。而作者自己卻認為:「我自身多年的情緒陰影也從傾聽的旅程中得到救贖。我發現,原來每個人的故事都有可能治癒別人。」

      這本書很有溫度,很好看,坊主一拿到書,一下下就讀完,很快地又讀完了第二次。看完書的坊主,依然對擁有繪畫才能的人感到羨慕,但是就算自己沒有這樣的才能,那又如何呢?就像書中作者寫到:「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抒發方式。」在羨慕別人的同時,我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在抒發,一點都沒有衝突。

      讀完這本書之後,坊主的心被這些故事溫柔地接住,因此坊主大大力地邀請大家來閱讀這本書,正如有網友如此推薦:「希望沒有受傷的你,能在一篇篇故事中學會同理;而受傷的你能在不同情緒體驗中,學會更善待自己,不需要再逞強當鬥士。」如同書的內頁文案所寫:「我們都能從別人故事裡,看見自己生命中的傷痕與美好。願這本書中的故事,陪伴每個勇敢生活的你。」同時在看完書之後,也要記得給予勇敢的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

*******

#療傷似顏繪#人類圖 #親子溝通 #自我信念 #書寫療癒 #精油開運 #財富能量

人類圖 × 精油御守:打造招財能量工具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9VSixwzGadZLQpb86

avatar-img
20會員
266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寧閱療癒工作坊 的其他內容
     坊主最近反思了自己對獨立與依賴的矛盾認識。雖然表現得獨立,但內心深處渴望依賴他人,這導致兩者間的衝突。獨立的一面厭惡依賴,依賴的一面也不滿獨立,讓坊主感到疲憊。在閱讀《遇見完形的我》後,坊主開始理解完形心理學的自我覺察理念,意識到接受自身的獨立與依賴才能找到內心的平衡。
    社會規則的形成,包括法律、校規及約定俗成的行為習慣,並指出這些規則通常透過教育、組織默契及社會事件建立。林孟皇的《法官的15堂法律解說課》,透過戲劇幫助讀者理解法律的演變,強調法律是社會進步的反映,並鼓勵大家思考未來的可能性。
  《身為守護者的少年們》來自日本《每日新聞》的報導集,聚焦於「兒少照顧者」的現況。透過第一線記者的視角,探討未滿十八歲的孩子們如何承擔起本應由成人負責的照顧工作。主人翁的故事展現家庭結構的變遷與孩子們所面臨的壓力。呼籲社會對「兒少照顧者」提供更多支援,減輕他們的負擔,並鼓勵平等對待他們的需求。
埃里希.佛洛姆的《愛的藝術》,反思愛的本質。愛不僅是天性,更是一種需要學習和練習的能力。通過佛洛姆的見解,指出愛並非純粹的天性,真正的愛需要在情感和理性上支持彼此,並且需要知識和努力去實踐。文章以母愛為例子,說明給予無私愛的重要性和挑戰,提醒我們愛不僅是感覺,更是需要深刻理解和實踐的藝術。
這篇文章介紹了丹·米爾曼的書《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作者的半自傳小說講述了他在遇到人生導師蘇格拉底後,學會清空油箱、放下先入為主的觀念,並理解生命的真正意義。書中強調經驗的重要性,只有透過實際經歷才能領悟生命的智慧。文章提醒我們,即使在困難中,也要努力耕耘內心,找到內在的力量。
《心念的力量》一書探討了「吸引力法則」及「安慰劑效應」的科學驗證,闡述瞭如何透過心態改變來提升生活品質和健康。書中指出,對治療效果的預期和理解能夠間接改善身體狀況,並通過實驗證明瞭心態對個人健康的重要性。讓讀者瞭解到積極的思考不僅能影響情緒,還能促進實際的健康改善,進而實現自我轉變。
     坊主最近反思了自己對獨立與依賴的矛盾認識。雖然表現得獨立,但內心深處渴望依賴他人,這導致兩者間的衝突。獨立的一面厭惡依賴,依賴的一面也不滿獨立,讓坊主感到疲憊。在閱讀《遇見完形的我》後,坊主開始理解完形心理學的自我覺察理念,意識到接受自身的獨立與依賴才能找到內心的平衡。
    社會規則的形成,包括法律、校規及約定俗成的行為習慣,並指出這些規則通常透過教育、組織默契及社會事件建立。林孟皇的《法官的15堂法律解說課》,透過戲劇幫助讀者理解法律的演變,強調法律是社會進步的反映,並鼓勵大家思考未來的可能性。
  《身為守護者的少年們》來自日本《每日新聞》的報導集,聚焦於「兒少照顧者」的現況。透過第一線記者的視角,探討未滿十八歲的孩子們如何承擔起本應由成人負責的照顧工作。主人翁的故事展現家庭結構的變遷與孩子們所面臨的壓力。呼籲社會對「兒少照顧者」提供更多支援,減輕他們的負擔,並鼓勵平等對待他們的需求。
埃里希.佛洛姆的《愛的藝術》,反思愛的本質。愛不僅是天性,更是一種需要學習和練習的能力。通過佛洛姆的見解,指出愛並非純粹的天性,真正的愛需要在情感和理性上支持彼此,並且需要知識和努力去實踐。文章以母愛為例子,說明給予無私愛的重要性和挑戰,提醒我們愛不僅是感覺,更是需要深刻理解和實踐的藝術。
這篇文章介紹了丹·米爾曼的書《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作者的半自傳小說講述了他在遇到人生導師蘇格拉底後,學會清空油箱、放下先入為主的觀念,並理解生命的真正意義。書中強調經驗的重要性,只有透過實際經歷才能領悟生命的智慧。文章提醒我們,即使在困難中,也要努力耕耘內心,找到內在的力量。
《心念的力量》一書探討了「吸引力法則」及「安慰劑效應」的科學驗證,闡述瞭如何透過心態改變來提升生活品質和健康。書中指出,對治療效果的預期和理解能夠間接改善身體狀況,並通過實驗證明瞭心態對個人健康的重要性。讓讀者瞭解到積極的思考不僅能影響情緒,還能促進實際的健康改善,進而實現自我轉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透過藝術活動來表達情感和了解自己,並進入天父的喜悅來培養自信和自我接納。
Thumbnail
周末下午,跟畫家好朋友沛孺,預約了幫我自己訂做一個似顏繪...
Thumbnail
畫完這幅作品之後, 有點傷腦筋是要把它歸類在禪繞延伸藝術,還是水彩插畫。
Thumbnail
生活需要點療愈,來點可愛鴨鴨治癒心靈。分享作品~
Thumbnail
生活需要點療愈,來點可愛插畫治癒心靈。 分享作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重新學習畫畫的過程,有對不同媒材的使用和練習,以及學習畫畫的喜悅和療癒效果。文章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創作的堅持。
Thumbnail
水彩畫帶來愉悅,但也可能帶來挫折感,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透過水彩畫得到的心靈療癒與感悟。文章中提到的活動和主題包括禪繞畫推廣師、染紙創意畫等。作者分享了在活動中所獲得的正能量和感動,以及對失智長者的關懷和感恩。文章情感豐富,觸及人心。
Thumbnail
去年開始了幫讀者畫似顏繪頭圖的活動,每個月收三組客人。每次看到讀者收到畫像時開心的模樣,就跟著覺得好快樂,畫畫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對兩三年前才開始認真畫畫的我,是非常大的鼓勵。
Thumbnail
會畫畫有個好處, 當現實不允許,或是沒資格放聲大叫時, 就可以畫一個角色代替自己。 僅獻給內心害怕、後悔的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透過藝術活動來表達情感和了解自己,並進入天父的喜悅來培養自信和自我接納。
Thumbnail
周末下午,跟畫家好朋友沛孺,預約了幫我自己訂做一個似顏繪...
Thumbnail
畫完這幅作品之後, 有點傷腦筋是要把它歸類在禪繞延伸藝術,還是水彩插畫。
Thumbnail
生活需要點療愈,來點可愛鴨鴨治癒心靈。分享作品~
Thumbnail
生活需要點療愈,來點可愛插畫治癒心靈。 分享作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重新學習畫畫的過程,有對不同媒材的使用和練習,以及學習畫畫的喜悅和療癒效果。文章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創作的堅持。
Thumbnail
水彩畫帶來愉悅,但也可能帶來挫折感,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透過水彩畫得到的心靈療癒與感悟。文章中提到的活動和主題包括禪繞畫推廣師、染紙創意畫等。作者分享了在活動中所獲得的正能量和感動,以及對失智長者的關懷和感恩。文章情感豐富,觸及人心。
Thumbnail
去年開始了幫讀者畫似顏繪頭圖的活動,每個月收三組客人。每次看到讀者收到畫像時開心的模樣,就跟著覺得好快樂,畫畫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對兩三年前才開始認真畫畫的我,是非常大的鼓勵。
Thumbnail
會畫畫有個好處, 當現實不允許,或是沒資格放聲大叫時, 就可以畫一個角色代替自己。 僅獻給內心害怕、後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