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發展|我的實驗發現:不會當主管,才會被AI取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一次參與完母校 INSEAD 的AI講座(詳情點此),我一直在思考怎麼消化教授所說的「大家會變成連續創業者」這句話。

既然我們不需要再關注「如何高效產出」,而是「如何給出指令」,我們就更需要清楚「自己的目標」,才能指揮AI。


回溯我與AI的交手經歷,我發現最好的AI產出,來自於「我有最清晰的目標」

我發現,每當我不足夠清楚自己的「目標」,在腦中預設我此次與AI互動「想要得到的結果」是什麼,我的指令就會不夠明確,很容易被AI帶跑偏。

現在,我把AI想成「話很多」的惱人同事,總是有說不完的建議,但是不能無止盡的「和它開會」。

我學會把自己想成「主管」,在它給出和我的最終目的不貼合的意見時,果斷制止它,並逐步給出更明確的指令,最終才會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如果我打從一開始不清楚「我的最終結果應該是怎樣」,就很容易被AI生產出來的「長篇大論」唬住,或是被它的思路帶走,最終生成出來的東西,就不是我想要的東西了。

也是這時我越來越意識到,每個人都越來越需要學會當「指揮官」。

怎樣的人稱的上指揮官?是心中已經有清晰的藍圖,知道該往哪裡去,才能指揮部署,指導下屬接下來應該怎麼做,達到他所預想的未來。

而AI就是那個下屬。


任何「聽命於事」的工作會被取代,但是「帶頭解決問題」的指揮家工作不會


因此,很多人很擔心,「天哪,現在AI會的東西太多了,我要被取代了」。在我眼中,這類人其實困在自己「固化的思維方式」中

是的,那是用「員工」的視角來看,很多人會被取代。

因為過去我們習慣「聽命於事」,別人指揮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這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的「工作」。

然而,這類「為人打工」的工作模式,完全扼殺了人類先天的好奇心。你不允許去研究自己感興趣的議題,不允許去解決自己想解決的問題,你完全「受人指揮」。

AI沒有人類的「好奇心」——Dan Koe

AI是「最好的員工」,24小時全年無休、隨時待命,還不會抱怨。然而AI沒有「自我意識」,它缺少「目標」,當沒有人給它指令,告訴它要解決什麼問題,它就不會採取行動。

當AI出現,比我們「更願意受人指揮」,身為員工被取代是必然的。但是世界依然缺乏領頭羊,願意帶頭解決問題的「指揮官」。

也就是,任何「聽命於事」的工作會被取代,但是「持續發現新問題」、或是「用創新的方法解決舊問題」的指揮家工作,則不會。

這才是AI存在的意義,它讓我們從「重複性的工作」、「缺乏意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讓我們去探索世界,得以重新啟動對世界的好奇心。好奇心不斷驅使我們去發現「新的問題」,再想辦法做點什麼。


AI的出現,預示人類需要找到「自己想解決的問題」的時代出現了

大部分人的人生目標都是「社會賦予」他的,而不是自己思考過後想要的。比如:大學畢業、找到好工作、買房買車...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達成社會公認的「目標」後,感到迷惘,覺得人生頓失意義。

人類需要自己找到「活著的目標與意義」。每個人都是如此。

而意義只存在於「你有一個想要攻克的難題」。當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所有的時間和努力才有了「意義」。

你可能會問「世界上有這麼多難題解決嗎?」、「大部分人都當指揮官的世界,是可以實現的嗎?」

世界上的問題多到解決不完。更神奇的是,隨著人類社會不斷進步,會有「新的問題不斷湧現」。

戰爭年代,人們以為「解決飢餓和溫飽」就能幸福了。殊不知,解決了糧食問題之後,人們想生活的更舒適,因此各種工業化產品、現代化住宅開始發展。滿足物質需求之後,人類依然不滿足,因此滿足人類精神需求的「娛樂體驗」出現了。

現在,我們明顯關心「更平等」的議題。當社會的大問題解決後,我們更有餘裕注意到「原本陰暗的角落」。

比如:霸凌議題從個人遭遇逐漸被視為社會問題,罕病患者的需求不再被忽略,性別平權議題浮上檯面,偏遠地區的教育資源開始受到關注,全球暖化也成為各界討論的焦點...

當一個大問題逐步切分,會發現總有無數多個小問題。而每個小問題背後意味著「有一小撮族群正在為此受苦」。只要有痛苦,人類就會開啟「解決問題」的腦神經迴路。

因此,你不用擔心AI搶了你的飯碗,你就沒事情做,總有能讓你注意力聚焦的地方

「創業者」能獲利的方式就是透過「解決其他人的問題和痛點」。更多人的目標就會聚焦在「這些尚未被解決的問題」,而當每個問題切分的更細,細小到「只有你最適合解決」,你自然能成為「創業者」,還能獲利。

人人都可以是創業者。

只是你要先學習「如何當Leader」,指揮AI協助你將願景落實。



我是Eve,前新加坡管理顧問,在寫作中找到生命的熱情,著有《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關於【自我成長】及【職涯思考】的內容,歡迎了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ylvia-avatar-img
2025/02/20
對耶!沒錯~~就是這種感覺~~我都覺得還好是AI,不會不耐煩,也不會對我一直細化的指令感覺厭倦~要是是下屬應該早就翻白眼了😆
劉懿璇 Eve Liu-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1
Sylvia haha! 同感,AI真的是最佳員工~
avatar-img
Eve's Salon: 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
298會員
158內容數
恭喜你發現了一個寶藏格主!
2025/03/27
一般創業之所以失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產品沒人買,而沒人買的兩大原因,其一是「產品不符合需求」、其二是「產品鮮為人知」。先創作後創業,比一般創業風險更低的原因是...
Thumbnail
2025/03/27
一般創業之所以失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產品沒人買,而沒人買的兩大原因,其一是「產品不符合需求」、其二是「產品鮮為人知」。先創作後創業,比一般創業風險更低的原因是...
Thumbnail
2025/02/13
本文探討AI浪潮下,商學院教授對AI的觀察與教學調整,以及作者對AI教育及個人品牌經營的獨到見解。文章涵蓋ChatGPT的同理心、創業成功關鍵轉變、MBA課程加入產品製作等面向,並分析傳統院校與線上教育KOL的趨同現象以及未來教育產業的發展趨勢。
Thumbnail
2025/02/13
本文探討AI浪潮下,商學院教授對AI的觀察與教學調整,以及作者對AI教育及個人品牌經營的獨到見解。文章涵蓋ChatGPT的同理心、創業成功關鍵轉變、MBA課程加入產品製作等面向,並分析傳統院校與線上教育KOL的趨同現象以及未來教育產業的發展趨勢。
Thumbnail
2025/02/06
本文探討個人技能價值如何因應不同工作環境而改變,並以作者自身在新加坡管理顧問業的經驗為例,說明在不同團隊中,個人技能的價值和重要性會有不同的呈現。文章強調選擇工作環境時,應該考慮該環境是否能充分發揮個人優勢,而非僅追求客觀條件上的「強、厲害」。
Thumbnail
2025/02/06
本文探討個人技能價值如何因應不同工作環境而改變,並以作者自身在新加坡管理顧問業的經驗為例,說明在不同團隊中,個人技能的價值和重要性會有不同的呈現。文章強調選擇工作環境時,應該考慮該環境是否能充分發揮個人優勢,而非僅追求客觀條件上的「強、厲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從全球Top商學院INSEAD畢業後,我在新加坡一家專注於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擔任商業分析師。管顧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內容,讓我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懵懂的畢業生」到「嫻熟職場人」的蛻變。
Thumbnail
從全球Top商學院INSEAD畢業後,我在新加坡一家專注於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擔任商業分析師。管顧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內容,讓我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懵懂的畢業生」到「嫻熟職場人」的蛻變。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父親想要我去做穩定的公司行政,我回:「我們這世代不是在跟其他人競爭,要跟機器人競爭。我得要找出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才行。」我畢業早超過十年了,但人的焦慮本不會輕易消失。
Thumbnail
父親想要我去做穩定的公司行政,我回:「我們這世代不是在跟其他人競爭,要跟機器人競爭。我得要找出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才行。」我畢業早超過十年了,但人的焦慮本不會輕易消失。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我因為有參與新創投資,所以很常被政府單位、學校和各大加速器邀請擔任創業導師,也稱為業師。中間看到一些場景,也讓我對於業師這個角色有點反思,希望可以帶給創業者或者是正在幫助創業者的業師們一些參考。 好比說,在創業簡報比賽或募資路演(pitch)這個場景,常常是創業者和業師們首先產生火花的地方。我
Thumbnail
我因為有參與新創投資,所以很常被政府單位、學校和各大加速器邀請擔任創業導師,也稱為業師。中間看到一些場景,也讓我對於業師這個角色有點反思,希望可以帶給創業者或者是正在幫助創業者的業師們一些參考。 好比說,在創業簡報比賽或募資路演(pitch)這個場景,常常是創業者和業師們首先產生火花的地方。我
Thumbnail
當面臨系統性風險或大環境變化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本文分享了利用閱讀和多元學習來增加個人核心能力,並應對快速變化的生活環境。
Thumbnail
當面臨系統性風險或大環境變化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本文分享了利用閱讀和多元學習來增加個人核心能力,並應對快速變化的生活環境。
Thumbnail
我選擇挑戰自己,一場30分鐘的公開講座,主題為「職場晉升攻略-跨部門高效溝通術」,首次公開揭露我在跨部門溝通的心路歷程,分享那些踩過的坑、
Thumbnail
我選擇挑戰自己,一場30分鐘的公開講座,主題為「職場晉升攻略-跨部門高效溝通術」,首次公開揭露我在跨部門溝通的心路歷程,分享那些踩過的坑、
Thumbnail
1.找到熱情與興趣 用有趣的方式重組構想 我是可以改變的! 改變人生的簡單小事,3的法則。 世界上只有50個人。 好好說自己的故事,學習助人的藝術。 做對的事,而不單是做聰明的事。 找到自己興趣、能力和市場需求的交集 拋開別人的期望, 為自己,做做最想做的事, 找到能夠發
Thumbnail
1.找到熱情與興趣 用有趣的方式重組構想 我是可以改變的! 改變人生的簡單小事,3的法則。 世界上只有50個人。 好好說自己的故事,學習助人的藝術。 做對的事,而不單是做聰明的事。 找到自己興趣、能力和市場需求的交集 拋開別人的期望, 為自己,做做最想做的事, 找到能夠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