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一天工作的開始,從來就不是開電腦、收公文這麼簡單,而是——先處理長官的心情。
這道理很簡單,也就是「先看懂世界的規則,再決定如何破局。」在公部門裡,長官的心情就是規則。
長官心情好,一切都好
你一定聽過這句話:「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在親子教養書裡、在職場管理課上,這句話被說爛了。
但說實話,要讓公部門的長官心情好,比登天還難。
你以為長官跟你一樣嗎?他們不是在乎事情做得好不好,而是在乎誰讓他心情好。長官心情不好時,一份完美的報告也會被退個千百次;長官心情好的時候,隨便幾行字也能簽過。
你以為是你能力不夠嗎?不是的,其實是你沒看懂規則。
為什麼長官的心情這麼重要?
人都是情緒的動物。
在沒有電腦的年代,公務員下午三、四點後就可以跑步、買菜、喝茶看報紙。但現在呢?
民意高漲、科技把節奏加快了,公文管考量翻倍成長疊床架屋,長官的血壓情緒起伏更大。
這種時候,你要做的不是埋頭苦幹,而是看懂長官的臉色。
當長官心情愉快,他會提供明確的指示,整個辦公室的氛圍就會輕鬆愉悅;相反的,一旦他心情不穩,所有人都像走在地雷區,一不小心就被炸得體無完膚,咆哮、丟公文是常有的事情。
如何看懂長官的情緒?
長官的情緒就像天氣預報,學會解讀是你在公部門生存的第一步。
如果你小時候是那種要看父母臉色過活的孩子,那恭喜你,這裡的規則你早就會了,因為長官就像家裡的長輩,情緒不好時,誰敢多說一句?
以下總結了三個小技巧:
這些方法適用於情緒表達比較直白的長官;而至於那些城府很深的,就需要你花更多時間慢慢摸索了,我個人覺得有城府的長官說的跟做的、還有心裡想的,截然不同,當然你的應對也不能被他看穿心思。
💡處理事情之前,先觀察長官情緒
公部門不是拼實力就能一路順風的地方,能不能成為他的心頭好,取決於你能不能成為長官心情的解藥。
別覺得這種說法很現實,現實從來就不在乎你覺得它現不現實。看那些總能晉升、總是走在聚光燈下的「紅人」,有多少是因為實力?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知道如何讓長官在需要支持時想到自己。
如果我能早十年明白這個道理,或許我的工作會輕鬆得多;但正因為沒有人說破這層窗戶紙,才有這篇文章。希望你在看完後,明天上班時能多觀察一眼長官的臉色,然後你就會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女兒是吸收母親情緒長大的,基層公務員則是吸收長官情緒成長的。」學會這門藝術,你會發現,公部門的生活,比你想像中簡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