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度」是公部門最大的謊言?揭開公職虛偽的假面具!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那些批評你「不忠誠」的主管,或許只是害怕你比他更優秀!

 

你是否也曾被「忠誠度」這三個字綁架,困在一個看不到未來的單位?

 

你是否聽過主管在你背後批評「這人沒忠誠度」,卻在你面前假惺惺地說「恭喜高升」?

 

你是否疑惑,為什麼那些資歷豐富、歷練多個單位的紅人,從未被貼上「不忠誠」的標籤?

 

這篇文章,將帶你重新思考「忠誠度」的意義,並揭開公部門職場中最真實的一面。

 

如果你也曾為「忠誠度」感到困惑,或正在猶豫是否該轉調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這篇文章將為你提供全新的視角,幫助你找回主導權!

 

「忠誠度」真的是公部門職場必備的特質嗎?還是只是主管用來控制管理的工具手段?你的未來,不該為別人的權力遊戲買單!

 


我曾經深信「忠誠度」這回事。

 

還沒出社會以前,我以為「忠誠」是一種美德,一種責任,是學校師長教誨中不可違逆的道理。對長官忠誠,對單位效忠,這是公部門職場生存的不二法門。然而,當我親身經歷了幾次單位調動,當我看清了官場生態,我才發現——忠誠度,根本就是個假議題。(抱歉,我就是要這麼直白。)

 

「柳靖這個人啊,完全沒有忠誠度可言!學完東西就拍拍屁股走人,抗壓性也不怎樣,調走也好啦!」

 

這是某位主管背後對我的評語,透過同仁輾轉傳到我耳裡。

 

我聽了有點錯愕——明明我是調到更有發展性的機關,怎麼就成了「沒忠誠度」?更別說「抗壓性」這種無端指控。

 

後來我才明白,那位主管在我離職當天對我的「恭喜」,不過是場面話;而他轉身之後的那番話,才是真正的內心戲。

 

這讓我不禁想問:「那些我們每天在新聞上看到的政治明星、技術官僚,不也經歷過無數次單位調動?如果忠誠度真的這麼重要,這些紅人不早就被貼上「毫無忠誠度」的標籤了嗎?」

 

曾幾何時,我的腦海中也上演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辯論,一邊是舊時代的價值觀,一邊是現實的衝擊。隨著時間推進,我的思維也逐漸蛻變,因為人生最真實的道理,從來都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忠誠度,究竟是什麼?

過去,人們對「忠誠度」的定義是:「對某個人、組織或價值觀的堅定承諾與效忠」,而這份忠誠,通常建立在長期的工作關係上。

 

但時代變了。

 

公部門的環境,早已不是父母那一輩的安穩鐵飯碗,忠誠度的價值也早已不同。傳統上,忠誠度被視為保守派主管最看重的特質,但現在的組織更在意的是人才的多元發展與價值觀的契合度。

 

於是,我得出了結論——「忠誠度,是個假議題。」

 


為何忠誠度根本不值得討論?

 

1. 基層缺乏發展機會,談何忠誠?

試想,如果你在一段感情中,對方從不關心你的感受,從不願意給予你機會,你還會傻傻地死心塌地嗎?

 

同樣地,公部門的基層人員如果缺乏探索和成長機會,如何談忠誠?長官口頭上的承諾,比不上實際行動,提供發展機會和公平的晉升制度,才是讓人願意留下來的關鍵。

 

忠誠不是靠嘴巴說說,而是靠制度養成。真正的忠誠,應該是對於個人成長、專業發展與機關目標的雙向契合,而不是對長官個人的無條件效忠

 


2. 忠誠度,不過是高層的管理工具

忠誠度是什麼?說白了,它只是某些主管用來防堵人才外流的一種手段。對於保守派長官而言,底下的人待得久,就能塑造「領導有方」的形象,也能鞏固自身權力。

 

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防止地方勢力壯大,他推行「郡縣制」,將忠誠視為對皇權的絕對服從,而這種制度並未能長久維繫,秦朝短命二世而亡,因為官僚體制內部的忠誠不過是出於對皇權的恐懼,而非真正的價值認同。

 

同樣地,明朝的錦衣衛、清朝的文字獄,都是用「忠誠」來維持統治的工具,實際上卻扼殺了人才的發展空間,讓體制變得僵化。

 

但對基層而言,這種忠誠度要求,往往只是讓你原地踏步,毫無發展可言。

 

別被這些口號蒙蔽了雙眼,真正值得關注的,應該是你的職涯是否有成長空間,而不是被綁在某個位置動彈不得。

 


3. 組織變化,忠誠度也會變?

我曾經歷過勞委會的組織改造,升格為現在的勞動部。這場變革後,至少一半以上的同仁選擇離開。為什麼?

 

因為當組織的價值觀改變,當新主管的管理風格與過去截然不同,忠誠度也就蕩然無存。忠誠從來都不是單向的,它是雙向匹配的關係。

 


4. 人追求的是價值觀的契合,而不是忠誠

每個基層人員,都想找到與自己價值觀相符的環境。有些人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想準時下班;有些人熱愛挑戰,渴望學習更多專業技能。

 

進入公職的第一個單位,十之八九不是你的理想環境,也不一定遇到理想的長官。當價值觀不合,無論組織投資再多資源,都難以讓人死心塌地。

 


忠誠度,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是選擇

 

政大教授司徒達賢在《天下雜誌》曾說:「忠誠與才幹,很難兼得。能力高強者,不怕沒有舞台,不需要長期效忠某個組織;而能力不突出的人,才會選擇死守一個地方。」

 

這句話真是說得太透徹了!換句話說,忠誠度與專業能力,根本是成反比的。

 

如果有長官開始質疑你的忠誠度,說你「腳底抹油」,恭喜你!這代表你的能力足夠強,你有更好的選擇。

 

而那些整天拿忠誠度當標準來衡量部屬的長官,往往自己也逃不掉。因為在這個時代,沒有人願意被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給套牢。

 


如何應對「忠誠度」的質疑?

如果你曾被批評「缺乏忠誠度」,請別因此感到愧疚。這或許正是你能力出眾的證明,代表你有足夠的實力在外面的世界闖蕩。

 

以下是一些應對「忠誠度」質疑的建議:

  1. 專注於自我成長
    無論在哪個單位,都應該將自己的專業能力放在首位。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在職場中站穩腳跟。
  2.  尋找價值觀契合的環境
    如果你發現目前的單位與自己的價值觀不符,不妨主動尋找更適合的環境。這並不是「不忠誠」,而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
  3.  與主管坦誠溝通
    如果你有轉調的打算,可以嘗試與主管坦誠溝通(視情況與辦公室氛圍),說明自己的需求與目標。這樣不僅能避免誤會,還能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發展機會。

 


忠誠度,不該成為束縛你未來的枷鎖

 

你真正該思考的,是你的價值觀是否與機關文化契合,是否能在這個環境中成長。如果不能,請不要被「忠誠度」這個假議題困住。

 


 

世界這麼大,機會這麼多,何必為了一句「忠誠度」,而犧牲你的未來呢?

世界這麼大,機會這麼多,何必為了一句「忠誠度」,而犧牲你的未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柳靖
92會員
264內容數
《柳靖的國考驛站》Podcast 主持人/執行製作, 著有:《關於公職~你不知道的那些事》、《關於國考~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 聯繫:kkposthouse@gmail.com
柳靖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出書後, 我最愛做的一件事—— 跑去書店偷看自己的書。 假裝自己只是路人,隨便逛逛。 但其實,眼睛早就偷偷瞄新書區: 我的書在不在? 放的位置夠不夠顯眼? 有沒有人在翻? 有沒有人帶去結帳? 有一次,甚至站在旁邊裝作在看別的書, 心裡卻狂OS: 翻啊翻啊,拜託翻久一點…
Thumbnail
2025/04/27
出書後, 我最愛做的一件事—— 跑去書店偷看自己的書。 假裝自己只是路人,隨便逛逛。 但其實,眼睛早就偷偷瞄新書區: 我的書在不在? 放的位置夠不夠顯眼? 有沒有人在翻? 有沒有人帶去結帳? 有一次,甚至站在旁邊裝作在看別的書, 心裡卻狂OS: 翻啊翻啊,拜託翻久一點…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選擇人生伴侶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並提出三點選擇伴侶的建議:觀察伴侶如何處理逆境、是否願意一起成長,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作者強調選擇能並肩同行、共同面對現實生活挑戰的伴侶,遠比追求浪漫重要。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選擇人生伴侶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並提出三點選擇伴侶的建議:觀察伴侶如何處理逆境、是否願意一起成長,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作者強調選擇能並肩同行、共同面對現實生活挑戰的伴侶,遠比追求浪漫重要。
Thumbnail
2025/04/02
這本書我寫了將近10個月, 其實早在(2024)去年10月底就已經全部交稿。   只是中間因為一些編務調整與內容改版,延宕了幾個月, 但——好事多磨吧,終於它出版了!   我曾經因為不甘心在工地被欺負,想考勞動檢查員,走上考公職這條路,也不甘心被貼上「這樣的家庭背景不可能有出息」的標籤。
2025/04/02
這本書我寫了將近10個月, 其實早在(2024)去年10月底就已經全部交稿。   只是中間因為一些編務調整與內容改版,延宕了幾個月, 但——好事多磨吧,終於它出版了!   我曾經因為不甘心在工地被欺負,想考勞動檢查員,走上考公職這條路,也不甘心被貼上「這樣的家庭背景不可能有出息」的標籤。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當一位表現優異的員工,因為害怕犯錯與深層自我否定而選擇逃避,主管往往誤以為她抗壓性低,卻忽略了她內心長年被「不夠好」綁架的傷。這篇文章從主管視角出發,揭示完美主義與自責如何悄悄成為職場內耗的根源,提醒我們:真正的支持,不是要求更好,而是允許不完美的存在。
Thumbnail
當一位表現優異的員工,因為害怕犯錯與深層自我否定而選擇逃避,主管往往誤以為她抗壓性低,卻忽略了她內心長年被「不夠好」綁架的傷。這篇文章從主管視角出發,揭示完美主義與自責如何悄悄成為職場內耗的根源,提醒我們:真正的支持,不是要求更好,而是允許不完美的存在。
Thumbnail
——那些批評你「不忠誠」的主管,或許只是害怕你比他更優秀!   你是否也曾被「忠誠度」這三個字綁架,困在一個看不到未來的單位?   你是否聽過主管在你背後批評「這人沒忠誠度」,卻在你面前假惺惺地說「恭喜高升」?   你是否疑惑,為什麼那些資歷豐富、歷練多個單位的紅人,從未被貼上「不忠誠」
Thumbnail
——那些批評你「不忠誠」的主管,或許只是害怕你比他更優秀!   你是否也曾被「忠誠度」這三個字綁架,困在一個看不到未來的單位?   你是否聽過主管在你背後批評「這人沒忠誠度」,卻在你面前假惺惺地說「恭喜高升」?   你是否疑惑,為什麼那些資歷豐富、歷練多個單位的紅人,從未被貼上「不忠誠」
Thumbnail
許多主管在追求高效和權威時,無意中讓團隊陷入「沉默服從」- 表面服從,缺乏真實的信任與主動性。這種現象常源於高壓管理和缺乏情感連結,讓團隊感到心理不安全,選擇壓抑意見、被動完成任務。要破解這種困局,主管需要學會用信任取代恐懼,通過營造心理安全感、接納反饋和協作設立共享目標,讓團隊感受到被尊重和支持。
Thumbnail
許多主管在追求高效和權威時,無意中讓團隊陷入「沉默服從」- 表面服從,缺乏真實的信任與主動性。這種現象常源於高壓管理和缺乏情感連結,讓團隊感到心理不安全,選擇壓抑意見、被動完成任務。要破解這種困局,主管需要學會用信任取代恐懼,通過營造心理安全感、接納反饋和協作設立共享目標,讓團隊感受到被尊重和支持。
Thumbnail
「害怕被嫉妒,是對自己價值的不確定?」作為主管,你是否曾壓抑自己的表現,害怕太突出會引來嫉妒,影響團隊和諧?事實上,這種恐懼源自內心對自我價值的懷疑,而非他人的反應。與其壓抑自己,不如學會肯定貢獻、營造共贏文化,讓你的成功成為團隊的力量。記住,光芒只會吸引真正的夥伴,而非威脅。
Thumbnail
「害怕被嫉妒,是對自己價值的不確定?」作為主管,你是否曾壓抑自己的表現,害怕太突出會引來嫉妒,影響團隊和諧?事實上,這種恐懼源自內心對自我價值的懷疑,而非他人的反應。與其壓抑自己,不如學會肯定貢獻、營造共贏文化,讓你的成功成為團隊的力量。記住,光芒只會吸引真正的夥伴,而非威脅。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在職場上班,免不了就得看主管的臉色,為什麼有官印相生組合的人容易獲得主管賞識呢?官印的「印」代表了印綬,也就是主管認可後的授權,由此可知有這種組合的人,他是容易獲得老闆信任的。反過來想,如果你是主管,什麼樣的員工可以讓你信任?當然是忠誠度高、聽話、好差遣、使命必達、謹慎又不容易出錯的人啊。可光只有這
Thumbnail
在職場上班,免不了就得看主管的臉色,為什麼有官印相生組合的人容易獲得主管賞識呢?官印的「印」代表了印綬,也就是主管認可後的授權,由此可知有這種組合的人,他是容易獲得老闆信任的。反過來想,如果你是主管,什麼樣的員工可以讓你信任?當然是忠誠度高、聽話、好差遣、使命必達、謹慎又不容易出錯的人啊。可光只有這
Thumbnail
不可否認,公司確實有可能不懂得賞識自己,不過這是真的嗎?實際的情況究竟是如何呢? 要分析這個問題很簡單,只有 2 種可能:1、結果為「真」,公司真的不懂得賞識我們;2、結果為「假」,公司沒看錯,我們真的無法滿足公司的需求。 ❓假設結果為「真」,我們該如何驗證?
Thumbnail
不可否認,公司確實有可能不懂得賞識自己,不過這是真的嗎?實際的情況究竟是如何呢? 要分析這個問題很簡單,只有 2 種可能:1、結果為「真」,公司真的不懂得賞識我們;2、結果為「假」,公司沒看錯,我們真的無法滿足公司的需求。 ❓假設結果為「真」,我們該如何驗證?
Thumbnail
(十六)好好說話 要員工說真話,先要有個想聽真話的老闆,而當上老闆的人經略四方,多少有些霸氣,就連唐太宗也不是每次都受得了魏徵的。要員工冒著被大罵或開除的風險說話,多數人會選擇優先保護自己吧。要是揣摩上意的人又比較容易升官加薪,那是要多自虐的人才會選擇不猜測老闆想法,嚴守本心?
Thumbnail
(十六)好好說話 要員工說真話,先要有個想聽真話的老闆,而當上老闆的人經略四方,多少有些霸氣,就連唐太宗也不是每次都受得了魏徵的。要員工冒著被大罵或開除的風險說話,多數人會選擇優先保護自己吧。要是揣摩上意的人又比較容易升官加薪,那是要多自虐的人才會選擇不猜測老闆想法,嚴守本心?
Thumbnail
中階主管是企業運作承上啟下的重要轉折關鍵,團隊績效的好壞,大部分的結果都來自於這裡。 中階主管的專案領導能力,就等於團隊的執行效率,也是所有基層員工的工作標準,所有工作行為規範會遵循擬定的方向去落實,而這個層級的管理者,就成了企業中最重要的樞紐。
Thumbnail
中階主管是企業運作承上啟下的重要轉折關鍵,團隊績效的好壞,大部分的結果都來自於這裡。 中階主管的專案領導能力,就等於團隊的執行效率,也是所有基層員工的工作標準,所有工作行為規範會遵循擬定的方向去落實,而這個層級的管理者,就成了企業中最重要的樞紐。
Thumbnail
每當我們到了一個新環境、新團隊,對於主管、老闆往往都帶著尊敬的心態,並以公司的營運目標為重,曾幾何時會隨著時間一步一步、一點一滴慢慢的轉變為怨懟,通常其來有自,並不會因個人觀點或少數人說了甚麼去影響了大多數人的觀感,而是主管自身的行事風格,決定了同仁的生存應對模式。
Thumbnail
每當我們到了一個新環境、新團隊,對於主管、老闆往往都帶著尊敬的心態,並以公司的營運目標為重,曾幾何時會隨著時間一步一步、一點一滴慢慢的轉變為怨懟,通常其來有自,並不會因個人觀點或少數人說了甚麼去影響了大多數人的觀感,而是主管自身的行事風格,決定了同仁的生存應對模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