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0歲之後,真的學不好語言了嗎?
很多人相信語言學習有「黃金期」
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學新語言就會變得超級困難
他們相信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一定會變差
學習只會變得越來越吃力,怎麼也比不上學生時期
-
最近我學韓文時,確實撞上了瓶頸
就算每天只專心學一種文法
到了寫考古題的時候
還是沒辦法像考多益那樣快速判斷出來
感覺過去那套學語言的方法已經不管用了
過了30歲,「難道真的沒辦法像小時候那樣輕鬆學好新語言嗎?」我忍不住這樣想
但我不甘心就這麼放棄,於是決定找方法來突破這個困境
我買了《30歲之後,才是你大腦的全盛期》來研究
看完後,我決定用書裡的方法整理出一些筆記,加深自己的學習效果
也分享給跟我一樣苦惱的人~
30 歲後,學習方式為什麼要改變?
還記得小時候聽到一首新歌,沒多久就能哼出旋律嗎?
那時,我們的大腦還不太懂得怎麼「理解」詞彙
聽到新單字就像在玩聲音遊戲,覺得新奇有趣
就算不懂意思,也能直接記下來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小時候接觸外語的孩子
就算搞不清楚意思,也能輕鬆學會
-
但到了30歲後,大腦的運作方式變了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思考系腦區」與「理解系腦區」變得更發達
讓我們更習慣於分析和理解
接觸到新的資訊時,不再是單純記住
而是變成 先思考 → 再理解 → 才能牢牢記下來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 30 歲後死記硬背越來越難
即使拼命抄寫筆記、努力背誦,還是很難掌握新知識
那麼,大腦到底是怎麼學習的呢?
其實,大腦就像一個脾氣古怪的怪老頭
懶惰又沒耐性,討厭陌生的事物,但對喜歡的東西特別熱情
而且,它超愛被誇獎!
還特別吃壓力這一套——只要有deadline,效率馬上飆升!
-
在《30歲之後,才是你大腦的全盛期》一書中
作者加藤俊德把大腦分成 8 個腦區,各自負責不同的功能
分別為:思考系腦區、理解系腦區、記憶系腦區、感情系腦區、
傳達系腦區、運動系腦區、視覺系腦區以及聽覺系腦區
如果我們想在 30歲後還是學得又快又好
關鍵在於怎麼用好「思考系、理解系、記憶系」這三大腦區
所以,與其逼自己死記硬背
不如順著大腦的特性,設計一套最適合30歲後的高效學習法!
高效學習的三大階段
為了更有條理地說明,我把這些方法分成三個階段:
學習前的準備、學習中的方法,和學習後的行動
-

學習前的準備
學習前的準備
- 訂一個明確的時間期限:比如「1個月後要能用韓語簡單自我介紹」,這樣更能激發大腦的動力!
- 允許自己需要多點時間學習:學新東西至少需要75小時。過程中,大腦對不熟悉的內容容易感到焦慮或疲憊,所以計畫時要預留緩衝時間,讓自己慢慢適應腦區的轉變
- 從簡單有趣的內容開始:比如想學的語言正好是最近要去旅遊的國家,那就先學旅遊時會用到的單字和短句,這樣學起來輕鬆,還能讓大腦更快進入狀態
- 建立儀式感:用你喜歡的方式(像泡杯咖啡)開啟學習,讓它變成享受而非壓力

學習中的方法
學習中的方法
- 注意力渙散時別硬撐:閉上眼休息一下,讓視覺腦區喘口氣,反而能幫你找回專注力
- 利用番茄鐘學習法:短時間的專注+定時休息,比漫無目的地硬撐學習更有效,還能讓大腦有喘息空間,更能保持專注
- 同步使用三大腦區:舉例:在認識新單字的時候,試著思考單字的用法、理解它的含意並與生活情境連結,然後再記住。這麼做能幫助「意義記憶」的建立,讓學習內容更深刻
- 重複複習:重複接觸的內容會讓大腦覺得熟悉,進而加速處理能力,下次看到就能更快反應。Plus, 最好當天學完當天複習,學習效率最高!

學習後的行動
學習後的行動
- 輸出學到的知識:與他人分享、寫文章、拍影片,都是很好的方法,這麼做能大大提高記憶保留率!
- 安排運動:運動能提供腦區能量,大腦越活絡,資訊處理能力就越好,還能釋放壓力
- 好好睡覺:因為記憶的整理與保管是在睡夢中進行,所以「睡飽」真的很重要!休息充足,學習效果才會好
輔助工具
1. FocusPomo 番茄鐘 App :幫你保持專注
大腦的最佳專注時間約 20~50 分鐘
可以根據學習內容的難易度來調整時間
新領域、不熟悉的內容,可以設定短一點的學習時間
避免大腦過快疲勞、產生抗拒感
擅長的領域,可以設定長一點的時間
讓自己沉浸在「學習 → 進步 → 成就感」的正循環裡!
2. 打卡計畫:幫你可視化學習進度
使用你喜歡的紙張(例如筆記本、便利貼)、桌曆
或數位模板(如Notion、Goodnotes)來規劃學習進度
將你的學習目標拆分成具體的小任務,清楚標示每個任務的時間或順序
完成後,擺放在每天都能看見的地方(如書桌前、床頭、電腦桌面,或設定為手機桌布)
每完成一個小任務,就在進度表上打勾、畫圈,或用顏色標記
這些小標記會讓你清楚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增強成就感
幫助自己更容易看見自己的進步並維持動力!
3. 運動紀錄工具:幫你增加運動的動力
使用智慧運動手錶(如Apple Watch、Garmin)或簡單的計步App
為自己設定每日或每週的運動目標(像每天走路五千步)
利用提醒功能,適時提醒我們要動起來!
結語
這本書有效地為我的學習瓶頸點亮了一盞燈
不只找到30歲後的學習訣竅,還顛覆了許多我過去的認知
真的很推薦大家翻翻看!
-
去年靠死記硬背考TOPIK沒達標
今年,我決定運用《30歲之後,才是你大腦的全盛期》所學
重新調整策略,再接再厲 🚀
之後再來跟大家更新具體調整方式與成果~
-
最後,如果只能留下一點什麼,我希望你能帶走的是:
「當你懷疑自己現在學東西會不會太晚了?請溫柔地提醒自己:『永遠不會』。
30歲後的學習,試著用思考和理解的方式,給自己多點時間和耐心就能學會。」
我們下篇文章見,拜噗 。:.゚ヽ(*´∀`)ノ゚.:。
書本資訊
書名:《30歲之後,才是你大腦的全盛期》
作者: 加藤俊德
譯者: 連雪雅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08
購買連結:KOBO電子書、蝦皮TAAZE實體書
*購買連結有參與聯盟行銷,您的購買所產生的回饋金將會用於購買新的書籍,帶來更多更棒的知識內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