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公法】抖音上的武統喧囂:言論自由的邊界與國安紅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位在臺灣經營抖音帳號名為「亞亞在台灣」的中國籍配偶,因發布鼓吹中國以武力統一臺灣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

這起事件不僅牽動著兩岸敏感的神經,更引發了關於言論自由的界線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在臺中國配偶權益等諸多面向的討論。

究竟「亞亞事件」是單純的個人言論表達,還是中國對臺資訊戰的一環?政府依法廢止其居留許可,又是否侵犯了言論自由?本文將從法律的角度深入解析。

raw-image

⬛事件始末:從網路社群到強制出境

  • 「亞亞」與我國國民結婚後依親居留臺灣,並育有子女。
  • 她在抖音平台上發布的多部影片,被檢舉含有鼓吹中國以武力統一中華民國的言論。
  • 移民署在約談後,認定其言論已違反《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第14條第1項第4款:「大陸地區人民申請依親居留,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許可;已許可者,撤銷或廢止其許可,並自不予許可、撤銷或廢止許可之翌日起算一年以上、五年以下之一定期間,不許可其再申請:四、有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之虞。」的規定。
  • 因此,移民署先於民國114年3月12日廢止了亞亞的依親居留許可,並限制其五年內不得再申請。
  • 隨後,更於3月15日發出通知,命其於文到翌日起十日內出境。
  • 亞亞隨即向行政法院聲請停止執行。但法院考量其言論已明顯有「支持中國大陸武力統一中華民國,而有鼓吹戰爭宣傳之事實」,且亞亞不具中華民國國籍,權衡之下認為並無准許停止執行的必要。

⬛武統言論是言論自由的保護傘嗎?

言論自由一直是臺灣民主社會的基石,受到憲法保障。

然而,任何自由都不是毫無限制的。法律對於誹謗、不實資訊、公然侮辱等言論行為都有明確規範。更重要的是,《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0條也明文規定,「任何鼓吹戰爭之宣傳,應以法律禁止之」

這項國際公約已透過《兩公約施行法》在臺灣內國法化,具有國內法律的效力。因此,在解釋臺灣法律,例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危害國家安全」的意涵時,必須納入兩公約的精神。

鼓吹以武力改變現狀,本質上已超出言論自由的合理範疇,更可能對國家安全及社會安定造成實質威脅


⬛國家安全並非空穴來風:中國的資訊戰與統戰

有人質疑,一位婦女在網路上的言論,真能危害到國家安全嗎?

這就必須將「亞亞事件」置於更廣闊的脈絡下觀察。近年來,中國對臺灣的認知作戰、資訊戰手法日益多元。透過收買臺灣網紅、利用在臺中國配偶的身分,以「個人意見」的方式散播親中甚至鼓吹武統的論述,亦為手法之一。這種方式易降低臺灣民眾的警惕,混淆視聽,進而達到分化社會、動搖民心的目的。

如同《中國統戰紀錄片》所揭露,中國會先利用「生活型」網紅建立粉絲群,再逐步滲透其政治論述。當這些言論受到質疑或反制時,又會利用臺灣的民主機制,將自己塑造成「言論自由受害者」。因此,政府對於這類與中國官方立場高度一致,並可能被用於資訊戰的言論,不能掉以輕心。


⬛不只中配:臺灣人也可能觸及國安紅線

除了中國籍配偶,部分在中國發展的臺灣藝人,也曾因附和中共論述、發表可能矮化臺灣主權的言論而引發爭議。

政府對於這類行為,同樣會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規範進行查處。

例如,該條例第33-1條規定,臺灣人民未經許可,不得與中國大陸的黨務、軍事、行政、具政治性機關(構)等進行合作行為,或從事涉及政治性內容的合作行為。違反者可能面臨罰鍰。

實務上,許多臺灣地方團體或個人,可能因為對兩岸事務的敏感度不足,或不了解相關法律規定,在與中國大陸進行交流合作時未經申報許可而受罰。例如,地方鄉公所與中國大陸鄉鎮簽署合作協議,或臺灣藝人轉發「中國台灣省」等爭議性標語,都可能觸及法律紅線。


⬛驅逐「亞亞」是歧視中配嗎?

在「亞亞事件」後,部分輿論質疑政府的處置是否涉及對中國籍配偶的歧視。然而,必須釐清的是,政府廢止亞亞居留許可的理由,是基於其鼓吹武力統一的言論已涉及危害國家安全,而非針對其國籍或身分

事實上,基於兩岸特殊的法律關係,相較於其他外籍配偶,中國籍配偶在臺灣享有較高的權益。例如,中配申請臺灣身分證不需放棄中國籍、不需參加歸化考試,其雙親也可依親來臺定居並使用健保等。

由此可見,政府對於中配在臺生活權益的保障是相當周全的,僅有極少數個案因涉及國安問題而受到法律處置,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結語:在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之間取得平衡

「亞亞事件」為臺灣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在保障言論自由的同時,絕不能忽視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尤其在面對複雜的兩岸關係和日益嚴峻的資訊戰威脅下,如何劃清言論自由的邊界,防範境外勢力利用臺灣的民主機制進行滲透和分化,是臺灣人民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這並非針對特定身分族群,而是為了維護臺灣的整體安全與穩定,確保臺灣的民主價值得以永續發展。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 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un Hung-avatar-img
5 天前
反思對岸政權下的核心思維,根據海外華文媒體的敘述;中國目前時下的政權由共產黨統治,共產黨的源頭來自馬克思,本質上是仇恨與煽動起家,啞啞事件的背後,實際上為了顛覆自由世界為目的的間諜之一。 綜觀某些歷史的角度上來說,二戰時期當年納粹德國位的併吞芬蘭,用的是民族主義的幌子下,對芬蘭的國家進行欺騙戰術,最終從內部瓦解而被併吞。 相同的道理,把台灣近代歷史放遠角度來看,當軍國日本離台之後,改由項羽藍(當權主體)接管台灣,但他們不會把台灣視為深耕土地的思維來統治,而是以殖民或暫留地跳板來看待,如今項羽藍親共,原因民族主義下的回故土思維導致。 加上在島上生活的漢族(閩南、客家)本質上,在項羽藍的統治下,認為自己的故鄉在對岸的思維。
近年來熟齡離婚比例激增,顛覆「少年夫妻老來伴」的傳統觀念。退休後的摩擦、性別角色轉變、失去共同目標等,是導致長輩選擇各奔東西的原因。法律上「沒感覺」能否成為離婚理由?裁判離婚已由有責主義轉向破綻主義,只要婚姻無法維持,即使無過錯方,法院可能判離。如何平衡婚姻自由與法律保障,是社會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
遺產該如何分配?臺灣從傳統「家產」走向「個人遺產」的制度轉變,影響了繼承方式。過去「諸子均分」的家產概念,如今被「應繼分」與「特留分」取代,保障法定繼承人權益,但是否仍符合現代社會需求? 高齡化、家庭結構變遷讓「特留分」制度引發討論。此外,不孝子女是否應剝奪繼承權?法律如何平衡家族情感與個人財產權?
探討立遺囑的法律規定與注意事項,說明五種法定遺囑的種類、要件、優缺點及適用對象,並以張榮發及裴祥泉的遺囑爭議案例解析,說明如何確保遺囑有效,最後提醒選擇合適的遺囑類型並確保見證人無利益衝突的重要性。
遺囑是人最後在世的意志展現,如何確保被繼承人的意志是遺囑中最為重要的事情。 然而,若立遺囑時遺囑能力受到質疑,例如因高齡、失智或精神狀況影響認知,遺囑可能被法院認定無效,導致財產分配爭議。 本文將解析遺囑能力的法律標準。了解更多,為自身權益做好準備。  
在與別人就紛爭事件進行調解或和解時,往往都會加上斷尾條款,諸如「雙方同意就本爭議不得再對他方為其他主張、請求或申訴」。 難道,上述這樣的約定,就一勞永逸了嗎?怎麼調解成立之後,對方又來告了呢?
勞工局指出近年來雇主涉及就業歧視申訴案中,光「容貌歧視」案件佔30%。雇主倘針對求職人的高矮胖瘦或美醜等外在條件給予不同差別待遇,且該限制又非該工作所需具備之真實職業資格及執行業務之必要性者,易構成容貌歧視。一旦違反,其罰鍰金額為30萬以上150萬元以下,並公布公司姓名或名稱、負責人姓名,不可不慎!
近年來熟齡離婚比例激增,顛覆「少年夫妻老來伴」的傳統觀念。退休後的摩擦、性別角色轉變、失去共同目標等,是導致長輩選擇各奔東西的原因。法律上「沒感覺」能否成為離婚理由?裁判離婚已由有責主義轉向破綻主義,只要婚姻無法維持,即使無過錯方,法院可能判離。如何平衡婚姻自由與法律保障,是社會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
遺產該如何分配?臺灣從傳統「家產」走向「個人遺產」的制度轉變,影響了繼承方式。過去「諸子均分」的家產概念,如今被「應繼分」與「特留分」取代,保障法定繼承人權益,但是否仍符合現代社會需求? 高齡化、家庭結構變遷讓「特留分」制度引發討論。此外,不孝子女是否應剝奪繼承權?法律如何平衡家族情感與個人財產權?
探討立遺囑的法律規定與注意事項,說明五種法定遺囑的種類、要件、優缺點及適用對象,並以張榮發及裴祥泉的遺囑爭議案例解析,說明如何確保遺囑有效,最後提醒選擇合適的遺囑類型並確保見證人無利益衝突的重要性。
遺囑是人最後在世的意志展現,如何確保被繼承人的意志是遺囑中最為重要的事情。 然而,若立遺囑時遺囑能力受到質疑,例如因高齡、失智或精神狀況影響認知,遺囑可能被法院認定無效,導致財產分配爭議。 本文將解析遺囑能力的法律標準。了解更多,為自身權益做好準備。  
在與別人就紛爭事件進行調解或和解時,往往都會加上斷尾條款,諸如「雙方同意就本爭議不得再對他方為其他主張、請求或申訴」。 難道,上述這樣的約定,就一勞永逸了嗎?怎麼調解成立之後,對方又來告了呢?
勞工局指出近年來雇主涉及就業歧視申訴案中,光「容貌歧視」案件佔30%。雇主倘針對求職人的高矮胖瘦或美醜等外在條件給予不同差別待遇,且該限制又非該工作所需具備之真實職業資格及執行業務之必要性者,易構成容貌歧視。一旦違反,其罰鍰金額為30萬以上150萬元以下,並公布公司姓名或名稱、負責人姓名,不可不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親愛的諸君,我喜歡的幹話時間又到了❤❤❤❤❤ 這一次的幹話,是要說 只要這件事情發生,中共殘黨必定武打台灣!鐵口直斷! 這件事情發生,必定武打台灣,準度之高,台灣唯有迎戰! 所以到底是什麼事發生? 正是: 只要美國公開宣告-台灣注意!中國共殘黨要出兵武打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近來對岸大動作的所謂懲罰「台獨」一連串的大動作,可以說是針對性極強,而國內政客的反應也很有意思,除了例行的場面話,覺得對岸的法律管不到台灣外,但核心的問題其實相當啼笑皆非,陷入一種庸人自擾無事惹塵埃的邏輯,其實就其本源來說兩岸都陷入了為一個不存在的議題打稻草人的迷思,首先就字面來說「獨立」是屬地脫離
Thumbnail
誰搞台獨,就是台毒!死路一條! 真是大實話! 咱們台灣郎的鄰居,中國共殘黨,已經這樣向我們這群好鄰居高聲呼喊無數次 我真是百分之一百的支持! 搞台獨真的就是台毒,就是死路一條! 這樣苦口婆心勸告台灣,讓我太感動了,真的! 台灣真的不能搞台獨啊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保持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是每個國家的核心利益和責任,對於中國來說也不例外。面對臺灣問題,反獨促統成爲了中國大陸的共識和行動方針。通過反對臺獨勢力、促進兩岸交流與合作,我們共同致力於實現中國的和平統一。 首先,反對臺獨勢力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的需要。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和中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親愛的諸君,我喜歡的幹話時間又到了❤❤❤❤❤ 這一次的幹話,是要說 只要這件事情發生,中共殘黨必定武打台灣!鐵口直斷! 這件事情發生,必定武打台灣,準度之高,台灣唯有迎戰! 所以到底是什麼事發生? 正是: 只要美國公開宣告-台灣注意!中國共殘黨要出兵武打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近來對岸大動作的所謂懲罰「台獨」一連串的大動作,可以說是針對性極強,而國內政客的反應也很有意思,除了例行的場面話,覺得對岸的法律管不到台灣外,但核心的問題其實相當啼笑皆非,陷入一種庸人自擾無事惹塵埃的邏輯,其實就其本源來說兩岸都陷入了為一個不存在的議題打稻草人的迷思,首先就字面來說「獨立」是屬地脫離
Thumbnail
誰搞台獨,就是台毒!死路一條! 真是大實話! 咱們台灣郎的鄰居,中國共殘黨,已經這樣向我們這群好鄰居高聲呼喊無數次 我真是百分之一百的支持! 搞台獨真的就是台毒,就是死路一條! 這樣苦口婆心勸告台灣,讓我太感動了,真的! 台灣真的不能搞台獨啊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保持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是每個國家的核心利益和責任,對於中國來說也不例外。面對臺灣問題,反獨促統成爲了中國大陸的共識和行動方針。通過反對臺獨勢力、促進兩岸交流與合作,我們共同致力於實現中國的和平統一。 首先,反對臺獨勢力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的需要。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和中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