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變成小學生。》:好好生活,是生者能做的最好回應〉2025-04-04
看完了曾被改編為日劇的漫改動畫《妻子變成小學生。》。故事的主角新島父女在妻子(媽媽)車禍離世後就一直處於悲傷之中,無精打采的虛度了十年,直到亡妻以小學生的面貌重新出現在兩人面前,他們的生活才重新開始運轉起來。
我一向滿喜歡看描寫日常的溫馨故事,所以大致上是喜歡的。而故事中關於如何面對「失去至親」、重新生活的思考,以及趁還活著的時候把握相處時間、不要因為生活上的問題疏忽愛的表達等,雖然有些老生常談,但還是有觸及到那些令人感動的地方。
作為有著奇幻色彩的家庭溫馨劇,本作的結構相當完整。從頭到尾扣緊主題,也看得出後半部分明確地在把前面提出的問題一一收尾。解決方式好不好見仁見智,但至少是沒有遺漏,該處理的都處理了。
不過,在人物方面,隨著故事的發展,我愈來愈不喜歡男主角的做事方式。除了「專情」這個最核心的特徵之外(故事中有對這個特徵是優點還是缺點的反思,值得肯定),他相當嚴重地有著先入為主、一意孤行的問題。
在他發現妻子「此世生母」對她的不當管教後,就自以為是地上前責備,明明對這個人經歷了什麼、當前的家庭狀況如何完全不了解,就直指對方是個不適任、根本無法做母親的人,要如今非親非故的小學生妻子搬來跟自己住。
之後雙方關係放緩,對方願意和自己溝通時,也是一股腦做男性說教。明明自己在妻子死後的十年都沒有好好振作、也放任自己女兒處在陰鬱狀態之中,卻威脅似的要求對方盡責,否則要把孩子帶走。
而根據故事的走向,這種差勁的、自以為是的輸出意見,竟然還得到了好的結果,被認可是「用他的方式幫助了這個家庭」,這一點,是我對這部作品最不滿意的地方。
而且,在故事的後段,看起來男主角應該是要有所成長,要對自己的人生以及和女兒的關係負責,來讓已故的妻子不要繼續為他們擔心。然而,他依然一意孤行,不顧女兒的反對,用一個很不合理的方式來向妻子證明自己能過不一樣的生活。
雖然故事裡最後好像是皆大歡喜,但在我看來,他最後的做法和故事中其他地方強調的「把話說開」、「面對問題」存在著明顯衝突。他或許認為自己找到了一條路,但到頭來,他成了整個故事裡唯一沒有真正成長的人。
相較之下,整部動畫裡面最令我感動的是小學生萬理華和母親的那條支線。母親從不幸福的家庭中成長,雖然下定決心不能成為差勁的父母,卻還是不知不覺複製了原生家庭的問題。在新島家的出現以及同樣來自非典型家庭的同事談話中,她開始面對自己的問題、修復和女兒間的關係。
我還滿希望結尾可以看到母女一起去遊樂園玩的畫面,那是對她們都很有意義的回憶,也象徵關係重新開始。但很可惜,故事的主軸還是新島家,萬里華和母親的關係,更像是讓他們必須負起責任的其中一個因素而已。
然而,對比萬里華母親的努力,從頭到尾實在看不出來新島先生為女兒做了什麼。他對妻子說女兒交給自己照顧的承諾雖然感人,但好像也只流於言詞,最後的處理甚至像是先斬後奏地強迫女兒接受自己的方法,而沒有試著和對方好好溝通。或許,他唯一做到的,也只有不要再讓其他人為他擔心而已吧。
另外一個令人不得不吐槽的,就是故事裡的人對於情感關係的單薄想像。遇到喜歡的人就要趕快結婚、結婚了理所當然要搬到男方家住、未來理所當然要有小孩,成為父母。或許這部劇的價值觀是「面對生活,不要蹉跎」,但覺得還是應該考慮得更周全一些吧。
看了資料日劇版和動畫版的劇情好像很不一樣,由真人演員出演的反差感或許也會比動畫更加有震撼力,畢竟,我們已經很熟悉「外表看似小孩,智慧卻過於長人」的柯南了。
此外,真人劇較長的單集時長,在鋪墊劇情需要的情感上或許會有一些額外的優勢,如果是平時有看日劇習慣的人,也可以考慮透過評價同樣不錯的真人劇來觀看,相信會有和觀看動畫很不一樣的體驗。
延伸閱讀:
〈《葬送的芙莉蓮》第一季完結: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魔法,與為和平時代而生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