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學提款機:我如何用ATM模式,設計讓學生愛上思考的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教學現場,我總是不斷地問自己:一堂課結束後,我們希望學生帶走的是什麼?是破碎的知識點,還是一種能舉一反三、解決未來問題的能力?

我相信,多數老師都渴望後者。但「能力」很抽象,該如何設計進課程裡?

ATM 教學法

raw-image


它是我在規劃課程時的「引起動機」,幫助我系統化地打造出能讓學生真正「有感」、甚至愛上思考的課堂。

第一步:從「教知識」到「教概念」

我的第一步,是把教學重心從「章節內容」轉移到「核心概念」上。

「概念」聽起來很學術,但其實很簡單。它就是為具體的事物,賦予抽象的意義 ,為可感覺的事物賦予記號或表徵 。例如,我不會只教「柯南」、「魯夫」、「炭治郎」的故事,我會引導學生看見他們背後的共通概念——「動畫男主角」。同樣地,從「口腔」、「食道」、「胃」,我們可以提煉出「消化系統」 這個概念。

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概念」是能夠被遷移的。一個好的概念,它不受時間影響具有普遍性 。當學生掌握了「系統」、「轉型」、「對比」 這類宏觀概念,他們就等於拿到了一把萬能鑰匙,未來面對任何新知,都能快速找到分析與理解的切入點。


我的實戰框架:ATM 教學法

有了「概念」為核心後,我會用 ATM 三個步驟來架構我的課堂活動。以下我就用翰林版五年級《我的隱身術》 這堂課的實際設計,來說明這三個階段的細節:

A (Attract) - 吸引:創造非看不可的理由

這個階段的目標是「連結聚焦、吸睛有趣」。我會透過「情境時事」的連結與「媒材挑選」**,讓學生感覺到課程與自己的關聯 。

  • 我的設計:在課堂的一開始,我播放了一段節奏飛快的「學生的一天」影片,接著再帶出清代張潮《幽夢影》中關於「閒」的文本 。透過「現代的快」與「古代的慢」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媒材 ,我創造出強烈的「情境」對比,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並讓他們對「忙」與「閒」這個核心主題產生了初步的感受。

T (Trigger) - 觸發:用精準的提問點燃好奇

當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後,下一步是透過「問題設計」與「任務賦予」來「觸發」他們的深度思考 。

  • 我的設計:我問了一個看似簡單,卻能引發反思的問題:「你看見了什麼?」。在學生意識到自己對快節奏影片「視而不見」後,我緊接著賦予他們一個具體的任務:「花一分鐘,觀察身邊一項熟悉的物品」。這個從「無感」到「有感」的任務,直接觸發了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想探索「慢慢看」究竟會帶來什麼不同。

M (Method) - 方法:給予可以帶得走的體驗

這是將感受轉化為理解的關鍵階段。我會設計具體的「進行方式」,並透過「成果對照」來深化學生的學習 。

  • 我的設計:在 T 階段的任務之後,我的「進行方式」是讓學生進行「觀察記錄」與「口頭分享」。他們必須將自己一分鐘內的發現寫下或畫下,並與同儕分享 。接著,最重要的環節是「成果對照」:我們一起「對比」了「快速看影片」和「慢慢看物品」這兩種經驗的成果。透過「同儕分享」,學生們親耳聽到彼此在「慢下來」之後,發現了多少平時忽略的細節 。這個「快慢對比」的過程,就是體驗與領悟課文核心概念的具體方法,遠比我直接講述來得深刻。

我的深化技術:文本鍊金術

我把我這套處理文本的流程,稱為「文本鍊金術」。它的精髓在於,帶領學生從表層的理解、分解 ,進到深層的概念建構 ,最後達到最高層次的遷移應用

對我來說,一堂課最成功的時刻,不是學生考了滿分,而是他們能將課堂所學,應用在自己的創作中。當我的學生在學完《我的隱身術》後,能寫出一篇「與張潮談閒」的穿越短文,將課堂所學的「閒」之概念,完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我知道,這個「概念」已經真正長成了他們自己的能力。

教學,不該是單向的灌輸。希望我這套「教學提款機」的分享,也能成為您教學路上的靈感來源,讓我們一起設計出更多讓孩子雙眼發光的課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動 x 科技 x 豬圈圈
4會員
24內容數
小豬老師~ 寫寫閱讀收穫、教學日常、科技應用 期待每篇小小的分享,都能觸發讀者更多的想像~
2025/07/15
在我們開始熟練使用AI進行備課後,心中是否曾浮現一個疑問:「為什麼有時候AI的回應像個天才,有時候卻像個狀況外的實習生?」 答案,可能出在我們與AI的「互動模式」上。 許多時候,我們不自覺地用「慣老闆」的方式對AI下指令:模糊、單向、缺乏情境。我們期待AI「猜中」我們的心思,當它做不到時,我們便
Thumbnail
2025/07/15
在我們開始熟練使用AI進行備課後,心中是否曾浮現一個疑問:「為什麼有時候AI的回應像個天才,有時候卻像個狀況外的實習生?」 答案,可能出在我們與AI的「互動模式」上。 許多時候,我們不自覺地用「慣老闆」的方式對AI下指令:模糊、單向、缺乏情境。我們期待AI「猜中」我們的心思,當它做不到時,我們便
Thumbnail
2025/07/15
有鑒於學生對於文章預習有諸多困難 更缺乏好的引導者協助學生理解文章 讓預習文章的效益大打折扣 即使給予很多策略以及示範 還是很難達到初步理解文章的效果 因此我就把腦筋動到了AI身上 透過簡單的提示詞 加上知識庫的建置從後台看到學生的討論歷程 發現有個好的陪伴者來引導閱讀真的很重要
Thumbnail
2025/07/15
有鑒於學生對於文章預習有諸多困難 更缺乏好的引導者協助學生理解文章 讓預習文章的效益大打折扣 即使給予很多策略以及示範 還是很難達到初步理解文章的效果 因此我就把腦筋動到了AI身上 透過簡單的提示詞 加上知識庫的建置從後台看到學生的討論歷程 發現有個好的陪伴者來引導閱讀真的很重要
Thumbnail
2025/07/15
備課,是我們身為老師,甜蜜又沉重的負荷。我們都渴望為孩子們設計出最精彩、最有效的課程,但現實是,常常為了發想一個殺手級的開場活動、為了設計出能兼顧所有學生的差異化學習單,一個寧靜的夜晚就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我們的心力,是不是常常耗在這些重複、繁瑣,卻又不得不做的環節上? 為了解放這份被綁住的創造
Thumbnail
2025/07/15
備課,是我們身為老師,甜蜜又沉重的負荷。我們都渴望為孩子們設計出最精彩、最有效的課程,但現實是,常常為了發想一個殺手級的開場活動、為了設計出能兼顧所有學生的差異化學習單,一個寧靜的夜晚就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我們的心力,是不是常常耗在這些重複、繁瑣,卻又不得不做的環節上? 為了解放這份被綁住的創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在教育和企業中的應用,作者強調創新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培養正確的心態。文章以創新思考藏寶圖為例,說明如何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的關係,並提出企業需要設立創新思考專員和創新顧問等新職位來推動企業創新。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在教育和企業中的應用,作者強調創新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培養正確的心態。文章以創新思考藏寶圖為例,說明如何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的關係,並提出企業需要設立創新思考專員和創新顧問等新職位來推動企業創新。
Thumbnail
1.一年級數學代課:比長短 今天去帶了一堂一年級數學,比長短。 發現自己很有進步。 1.學生嘰嘰喳喳,愛發言。我能馬上告知,「我需要」上課的樣子是什麼。很具體的劃界線與說明。 2.學生桌上有教具操作,有課本、有剪刀,很容易在說明、在講解、再拋問題給他們思考時,有人在玩手上的東西,在放空。而我
Thumbnail
1.一年級數學代課:比長短 今天去帶了一堂一年級數學,比長短。 發現自己很有進步。 1.學生嘰嘰喳喳,愛發言。我能馬上告知,「我需要」上課的樣子是什麼。很具體的劃界線與說明。 2.學生桌上有教具操作,有課本、有剪刀,很容易在說明、在講解、再拋問題給他們思考時,有人在玩手上的東西,在放空。而我
Thumbnail
開學後逐步更新,孩子也喜歡著他們的教室,而老師也因方案的需求新增提供或替換教具,這是一種不斷更新的環境互動。 每種教學法都有其核心精神與特色,但老師怎麼和孩子說話、怎麼安排環境和進行課程,才是真正的關鍵。 蒲公英家採取方案教學。它的特色是依孩子的興趣,對某一主題作深入的探究,主題的產生可
Thumbnail
開學後逐步更新,孩子也喜歡著他們的教室,而老師也因方案的需求新增提供或替換教具,這是一種不斷更新的環境互動。 每種教學法都有其核心精神與特色,但老師怎麼和孩子說話、怎麼安排環境和進行課程,才是真正的關鍵。 蒲公英家採取方案教學。它的特色是依孩子的興趣,對某一主題作深入的探究,主題的產生可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Thumbnail
在考慮參加課程時,人們常常會思考課程的吸引力、老師的實力、教法與見證等問題。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問的是老師開課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嗎? 這篇文章將帶領你探索這個問題。
Thumbnail
在考慮參加課程時,人們常常會思考課程的吸引力、老師的實力、教法與見證等問題。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問的是老師開課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嗎? 這篇文章將帶領你探索這個問題。
Thumbnail
在學校裡的上課時光真的很珍貴, 108課綱的課程規畫,大量刪減了學科課的節數,卻增加了探討活動(實驗)的次數。 美意是要學生透過"動手體驗"而能更切身感受欲探討的主題,而引發學習動機及求知慾! 但這就是"超級自相矛盾!!" 在考試(學測)領導教學之下, 得分CP值低的"實驗課",常被教
Thumbnail
在學校裡的上課時光真的很珍貴, 108課綱的課程規畫,大量刪減了學科課的節數,卻增加了探討活動(實驗)的次數。 美意是要學生透過"動手體驗"而能更切身感受欲探討的主題,而引發學習動機及求知慾! 但這就是"超級自相矛盾!!" 在考試(學測)領導教學之下, 得分CP值低的"實驗課",常被教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