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台大數學系也已經11年,但這三個「元能力」,一直陪伴我征服統計、機器學習、合成數據的研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是每一門課都記得清楚,

但有三種能力,早已滲透在我後來的每一場研究與思考中。

這些不是特定知識,而是能跨領域使用的「元能力」。

▋1. 抽象化:把具體問題,轉成結構問題

數學系訓練我不只是解題,而是先看出問題背後的形式與邏輯骨架。

這讓我面對新領域(像是機器學習或合成數據)時,

不會被表層困住,而能迅速找到對應的模型與框架。

▋2. 定義力:在混亂中釐清核心概念

數學證明的第一步,往往是精準定義每一個變數與條件。

這種習慣讓我在統計建模或寫論文時,不會讓模糊的字詞偷走我的邏輯。

先定義清楚,就能讓整個研究設計更穩固、更有說服力。

▋3. 耐錯力:能夠在錯誤中持續維持推理節奏

在數學系,我經歷過無數次「算到一半發現前面錯了」的打擊,

但也因此培養出錯了不慌、重來不怒、改起來很快的韌性。

研究最怕的不是犯錯,而是錯了就停,這一點,數學系訓練得最好。

畢業多年我才明白,

大學給我的不是答案,而是處理未知的能力。

這三個元能力,是我從台大數學系帶走的、最長效的裝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4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8
回頭看這八年,學到最多的不是哪一篇paper怎麼寫, 也不是哪個方法怎麼跑得更快, 而是自己整個人,從底層邏輯到行為模式的蛻變。 ▋1. 從「好學生」到「研究員」 好學生擅長聽話、交作業、考高分;研究員則要自己定義問題、設計路徑、提出貢獻。 真正的轉變,是從「完成任務」的思維,切換到「創造
2025/07/18
回頭看這八年,學到最多的不是哪一篇paper怎麼寫, 也不是哪個方法怎麼跑得更快, 而是自己整個人,從底層邏輯到行為模式的蛻變。 ▋1. 從「好學生」到「研究員」 好學生擅長聽話、交作業、考高分;研究員則要自己定義問題、設計路徑、提出貢獻。 真正的轉變,是從「完成任務」的思維,切換到「創造
2025/07/18
注意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 而是靠「每日累積的小習慣」打造出來的武器。 對碩博士生來說,這三個原子彈級的小習慣,能默默打造出堅不可摧的專注力。 ▋1. 每天讀 Paper 30 分鐘 不是為了讀完,而是為了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段複雜文字上」變成日常訓練。 能忍住中途不滑手機、不中斷思路,就
2025/07/18
注意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 而是靠「每日累積的小習慣」打造出來的武器。 對碩博士生來說,這三個原子彈級的小習慣,能默默打造出堅不可摧的專注力。 ▋1. 每天讀 Paper 30 分鐘 不是為了讀完,而是為了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段複雜文字上」變成日常訓練。 能忍住中途不滑手機、不中斷思路,就
2025/07/18
身為研究員這些年,看過各式各樣的學生, 但 UCLA 的學生中,有三種心態, 真的讓我佩服,也讓我反思自己還能更精進。 ▋1. 他們總是先問:「這東西我怎麼用?」 而不是「老師會不會考?」 他們對知識的第一反應不是記憶,而是應用。 這種「把知識當工具」的態度,讓他們學得又快又深。 ▋2
2025/07/18
身為研究員這些年,看過各式各樣的學生, 但 UCLA 的學生中,有三種心態, 真的讓我佩服,也讓我反思自己還能更精進。 ▋1. 他們總是先問:「這東西我怎麼用?」 而不是「老師會不會考?」 他們對知識的第一反應不是記憶,而是應用。 這種「把知識當工具」的態度,讓他們學得又快又深。 ▋2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開始學習計畫前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學? 該學什麼? 如何去學? 為什麼學的主要歸類 本質性的學習 為了學習而去學習 不確定將來如何使用 功能性的學習 學習這個技能或主題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該學什麼? 概念 若某些事物需要被理解而非只是記憶,就屬於概念 ex: 學習人工智能
Thumbnail
在開始學習計畫前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學? 該學什麼? 如何去學? 為什麼學的主要歸類 本質性的學習 為了學習而去學習 不確定將來如何使用 功能性的學習 學習這個技能或主題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該學什麼? 概念 若某些事物需要被理解而非只是記憶,就屬於概念 ex: 學習人工智能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學習適當的背誦對於數學學習來說是好事,但並不是要求學生把每個算式從頭背到尾,而是需要理解和應用數學概念。毫無壓力的學習沒有不好,但必須接受沒什麼成效的結果。透過自律性的執行計劃,避免沉迷於不當消遣,才能加強學習的效果。
Thumbnail
學習適當的背誦對於數學學習來說是好事,但並不是要求學生把每個算式從頭背到尾,而是需要理解和應用數學概念。毫無壓力的學習沒有不好,但必須接受沒什麼成效的結果。透過自律性的執行計劃,避免沉迷於不當消遣,才能加強學習的效果。
Thumbnail
這本書的起源來自於疫情期間,作者以數學家的角度,在網路上發表文章,幫大眾解讀疫情的統計數字是什麼意思,我看完這本書以後不禁感嘆,如果我更早理解這些概念就好了。
Thumbnail
這本書的起源來自於疫情期間,作者以數學家的角度,在網路上發表文章,幫大眾解讀疫情的統計數字是什麼意思,我看完這本書以後不禁感嘆,如果我更早理解這些概念就好了。
Thumbnail
學生又說:「但如果我將來讀文組,不就用不著了嗎?」我說:「假使你從數學課學到數學的精神- -嚴謹的邏輯思考,從而能判斷真假,不輕信未經證實的陳述或訊息,那麼起碼你不容易受騙,不容易被唬住。」
Thumbnail
學生又說:「但如果我將來讀文組,不就用不著了嗎?」我說:「假使你從數學課學到數學的精神- -嚴謹的邏輯思考,從而能判斷真假,不輕信未經證實的陳述或訊息,那麼起碼你不容易受騙,不容易被唬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