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需要記憶的,但記憶不是數學的全部,理解和應用才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通通背起來

學生時期,咚爸有一句掛在嘴邊的名言:

「東西如果學不會,那一定是你不夠認真,不懂的東西念個一千次、一萬次,早就通通背起來了,根本不會怕考試,你還會期待老師提早考咧,考不好哪有什麼理由。」

會有這種想法,源自於咚爸的成長背景。

身為五個孩子中的老三,哥哥和姊姊都為了照顧弟弟妹妹而選擇放棄學業去工作。

咚爸成為家中第一位順利上大學的孩子,也只能很爭氣地立刻考上公務員

對咚爸而言,沒有任何拖延的藉口,也沒有任何重來的本錢。

只有回饋家裡的壓力與重擔壓著他繼續前進。

甚至後來還靠著恆心與毅力,一邊工作一邊考上研究所。

這種決心是本咚非常佩服的。

切了一冰箱的水果再一直逼你吃,不吃還會瘋狂該該叫,就又是另一件事了:)

當然,學習的過程中,很多靠的是背誦,包含數學

不過,適當的背誦只是讓數學學起來更有效率的一種方法。

試想,如果九九乘法表沒有背熟,在不用計算機的情況下,遇到9×8這樣的計算,真的要9+9+9+9+9+9+9+9一路加到底嗎?太沒效率了吧?

建構式數學我們有空再聊,本咚過往對它的誤會有點深。

所以適當的背誦對學習來說是好事,但並不是要求學生把每個算式從頭背到尾,

本咚也遇過死腦筋的學生,每一道題的計算過程真的通通用背的,數字只要一變換就完全不會算,又要重新背一次。

聽過最扯的案例是,一個國一的孩子數學極差,甚麼都想用背的,連直式除法也通通用背的,結果算一題三位數除以二位數,因為一直算不出正確答案而算到哭出來。

計算機?本咚會建議基本的運算能力要有,不能通通推給計算機。

再者,學生也不只數學這一科要讀,隨著年紀增長,要學到的觀念與難度都會加深加廣,屆時只靠記憶力很難生存,在職場上也是類似的情況,總要學著隨機應變處理不同的情況。

毫無壓力的學習=沒有學習

這個詞是本咚在新公司跟課時,老闆上課時對學生講的,旨在提醒學生們不要力求躺平,可以嘗試給自己一點點壓力和期待,敦促自己。

這句話本咚的接受度大約有8成,如果你現在身處於壓力的漩渦中,可以先跳過,讓身心靈沉澱一下,不急著前進。

但假如你現在心靈狀況是允許前進的,那歡迎進入底下本咚設想的情境。

  • 你的學習過程中,曾遇過壓力山大的情況嗎?
  • 如果已經出社會工作了,那麼在工作過程中,有遇過壓力爆棚的情況嗎?
  • 就算是自行創業,或經營自媒體,面對流量、訂閱數、關鍵字搜尋等等,會不會產生更大的壓力?

(本咚認為創業的壓力是最大的...)

本咚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有過類似的感覺,不管是學習或工作,就算是生活,也一定會有令人倍感壓力的情境。

那麼,你是否曾想過,要是完全沒有這些壓力,你是不是就能另有一番卓越的成就呢?

本咚認為,這不太可能發生

可能會有朋友反駁:「我現在就是隨心所欲在過生活啊,我還是過得很愜意,還是學習到很多東西,這些都你們補習班老師的話術啦。

話術嘛,當然是必須的,各行各業的話術平時也聽過不少。

但朋友,你之所以能夠隨心所欲,又能學習到東西,其實就是你的自律性夠好鴨!

你沒有沉迷在追劇、遊戲、短影音當中,你選擇規劃好自己的時間,有條有理的實行你的計劃,但這些其實都轉化成壓力在推動你前進,只是你習慣了,或是說你渴望成功的甜大過承受壓力的苦。

結論

數學是需要記憶的,但記憶不是數學的全部,理解和應用才是。

毫無壓力的學習沒有不好,但我們得接受沒什麼成效的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咚咚的無話不聊小教室
96會員
156內容數
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以及我的所見所聞 很多事情沒有對錯 多想想 多思考
2025/01/07
最近國二同學學完解一元二次方程式的觀念,同時也是期末考的核心內容。 由於整個八年級上學期,所有的觀念都具備連貫性,所以照理來說,前面學不好的孩子,經過一段、二段的洗禮,到現在應該得進步不少了(除了現代普遍閱讀能力差,應用問題看不懂題目的情況)。 本咚也多次在課堂上耳提面命:遇到應用問題一定要好好
Thumbnail
2025/01/07
最近國二同學學完解一元二次方程式的觀念,同時也是期末考的核心內容。 由於整個八年級上學期,所有的觀念都具備連貫性,所以照理來說,前面學不好的孩子,經過一段、二段的洗禮,到現在應該得進步不少了(除了現代普遍閱讀能力差,應用問題看不懂題目的情況)。 本咚也多次在課堂上耳提面命:遇到應用問題一定要好好
Thumbnail
2024/07/21
討論學生負面心態問題,以及對應的方法。說明在教觀念和解題方式之前,心態才是最需要調整的一環。
Thumbnail
2024/07/21
討論學生負面心態問題,以及對應的方法。說明在教觀念和解題方式之前,心態才是最需要調整的一環。
Thumbnail
2024/06/11
聊兩個學生
Thumbnail
2024/06/11
聊兩個學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做中學學中做,這句話屬實不假,我沒有很聰明但也不笨,就是理解力弱了些,不過這些並不妨礙我學習,雖然我鑽牛角尖,但也並非壞事,至少我會找到所有我能找的方法去解決我眼前的問題。 我從來沒有正規的學習過電腦的任何東西,什麼excel、word、autocad...,但就是做中學,不知不覺也都會操作使
Thumbnail
做中學學中做,這句話屬實不假,我沒有很聰明但也不笨,就是理解力弱了些,不過這些並不妨礙我學習,雖然我鑽牛角尖,但也並非壞事,至少我會找到所有我能找的方法去解決我眼前的問題。 我從來沒有正規的學習過電腦的任何東西,什麼excel、word、autocad...,但就是做中學,不知不覺也都會操作使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瞭如何學習的重要關鍵,包括充分的睡眠、適時的運動、專注和反思等方法。透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腦神經的連結、深化和鞏固,讓學習更有效。此外,書中也分享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如番茄鐘學習法、手寫筆記和善用比喻等。這些內容雖然針對青少年,但也對成年人有幫助。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瞭如何學習的重要關鍵,包括充分的睡眠、適時的運動、專注和反思等方法。透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腦神經的連結、深化和鞏固,讓學習更有效。此外,書中也分享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如番茄鐘學習法、手寫筆記和善用比喻等。這些內容雖然針對青少年,但也對成年人有幫助。
Thumbnail
學習適當的背誦對於數學學習來說是好事,但並不是要求學生把每個算式從頭背到尾,而是需要理解和應用數學概念。毫無壓力的學習沒有不好,但必須接受沒什麼成效的結果。透過自律性的執行計劃,避免沉迷於不當消遣,才能加強學習的效果。
Thumbnail
學習適當的背誦對於數學學習來說是好事,但並不是要求學生把每個算式從頭背到尾,而是需要理解和應用數學概念。毫無壓力的學習沒有不好,但必須接受沒什麼成效的結果。透過自律性的執行計劃,避免沉迷於不當消遣,才能加強學習的效果。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數感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詞語,我個人的解讀是對數字的敏感度。計算能力對於數學上得高分是最重要且容易被忽視的;珠心算對於算好數學有幫助,練習計算能力不難,從基本的四則運算開始,慢慢進階到分數、括號或較複雜的題型。記憶力和判斷力在數學學習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數感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詞語,我個人的解讀是對數字的敏感度。計算能力對於數學上得高分是最重要且容易被忽視的;珠心算對於算好數學有幫助,練習計算能力不難,從基本的四則運算開始,慢慢進階到分數、括號或較複雜的題型。記憶力和判斷力在數學學習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學生又說:「但如果我將來讀文組,不就用不著了嗎?」我說:「假使你從數學課學到數學的精神- -嚴謹的邏輯思考,從而能判斷真假,不輕信未經證實的陳述或訊息,那麼起碼你不容易受騙,不容易被唬住。」
Thumbnail
學生又說:「但如果我將來讀文組,不就用不著了嗎?」我說:「假使你從數學課學到數學的精神- -嚴謹的邏輯思考,從而能判斷真假,不輕信未經證實的陳述或訊息,那麼起碼你不容易受騙,不容易被唬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